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蔡健 《中国沙漠》1991,11(2):66-70
八十年代以来,根据国外有关资料的报导和记载,我们开展了化学高分子聚合物固沙研究。本文仅介绍了选择用于固沙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腈(PAN)在水解实验和室内固沙实验方面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2.
以KMnO4、苯胺、LiOH和生物质碳气凝胶(BCA)为原料,通过水热沉积法得到了锰酸锂(LMO)负载的生物质碳气凝胶(BCA@LMO),并用HCl酸洗后得到了BCA@HMO复合锂吸附剂。利用IR、XRD、XPS、SEM、EDS、Mapping、BET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H值、离子强度、初始浓度、温度和吸附时间对锂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为介孔结构,其孔道内和表面具有丰富的锰酸锂颗粒,Li+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在pH=12时为4.07 mmol·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线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升高温度和碱性环境利于Li+的吸附。吸附机理为H+与Li+的离子交换。复合吸附剂较好地改善了锰系锂吸附剂固液分离困难的问题,该吸附剂在实际南翼山盐田和东台吉乃尔盐田卤水(2.92 mmol·g-1)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该吸附剂在卤水锂的分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相似文献   
53.
利用羟基氧化铁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制备复合吸附剂,然后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复合吸附剂对水体中铬酸根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1.0,废水中Cr(VI)质量浓度不大于100 mg/L,吸附剂用量为0.5 g,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左右时,对六价铬的去除率达85%。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Cr(Ⅵ)在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可以利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的描述。吸附平衡研究结果表明,Cr(Ⅵ)在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既可以利用Langmuir模型又可以利用Freundlich模型加以描述,这可能是由于复合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既有单层吸附又有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54.
利用硝酸铁与氨水之间的水解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黑色"非晶形三价铁羟基氧化物 (FeOOH).该物质在室温下稳定,有较高的硬度,其比表面积约为 300 m2/g,零电荷点 (PZC)在 pH 7~ 8之间.根据 M(o)ssbauer谱的鉴定,它具有四方纤铁矿(β-FeOOH)的结构特征. FeOOH和它与各溶质的表面配合物的 X射线光电光谱结果表明, FeOOH与 Pb、 Zn和GrO(4/2-)之间的反应是物理吸附,而与PO(4/3-)和AsO(4/3-)之间的反应是化学吸附. 3个阴离子及 2个阳离子的吸附等温式结果表明,该三价铁羟基氧化物的吸附能力比常见的铁羟基氧化物强 3倍.磷酸盐与砷酸盐之间的竞争反应结果表明,磷酸盐与 FeOOH的反应比砷酸盐强烈.  相似文献   
55.
王旭宏 《探矿工程》2009,36(8):31-33,36
大牛地气田水平井钻井中,由于A点前井眼尺寸较大,二叠系石千峰至下石盒子组泥岩普遍存在易水化膨胀、剥落、掉块、垮塌现象,处理复杂情况导致钻井周期长。经过2口水平井的钻井实践,摸索出了适合A点前的钾铵基聚磺钻井液体系,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提高了钻井效率,缩短了A点前的钻井周期,从而提高了该工区钻进水平井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STW型高分子土壤稳定剂改良粘性土团聚体的水稳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TW型稳定剂在低浓度(3%~9%)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粘性土团聚体的水稳性;在相同粒径条件下,团聚体水稳性指数K随着稳定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种稳定剂浓度作用下,团聚体水稳性K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根据改良前后团聚体的崩解特点,提出了渐进式和炸裂式两种团聚体崩解模式,并对STW型高分子土壤稳定剂改良粘性土团聚体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58.
高分子铝盐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为提高高分子铝盐絮凝性能,研究者做了大量工作,开发出了多种新型絮凝剂,如聚合硫酸氯化铝、聚合磷酸氯化铝、聚合铁铝、聚合硅酸铝等.就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用作了阐述,提出了高分子铝盐絮凝剂在今后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9.
A magnesia adsorbent was prepared from straw pulp black liquor and magnesium sulfat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its adsorption of 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 exam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sorbent were tested through chemical analysis, surface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and FT-IR spectroscop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dose, adsorption time and adsorption temperature, on phenol adsorption behavio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es can be fitted to the isotherm Langmuir model very well. It was foun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and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phenol removal was 40 °C. The optimum adsorption time was 10 min, and desorption would happen afterwards. Between the models of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phenol onto magnesia fitted the Langmuir equation better.  相似文献   
60.
蒋芬芬  吴宏海 《矿物学报》2012,(Z1):144-145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此类单一抗生素在土壤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Rong和Li,2010),以及阳离子类型、pH值、有机质等因素对其吸附、解吸的影响上(Steph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