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1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888篇
测绘学   939篇
大气科学   1556篇
地球物理   471篇
地质学   2538篇
海洋学   406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385篇
自然地理   25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基于MAPGIS平台地质勘查空间数据库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查综合空间数据库中应用,包括对其中的数据采集、建立拓扑、误差校正、图影变换等操作作了具体说明.同时对建立地质勘查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92.
自从Linux2.4支持对称多处理结构以来,Linux操作系统开发者一直在探索能够更好发挥多处理器效能的方法。其中,加强超线程处理能力是基本的解决方案之一。因此分析对称多处理器下超线程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内核源代码的解读,对对称多处理器下基于调度域的超线程实现机理进行了剖析。最后针对两个版本的内核(一个带有调度域结构,一个没有调度域结构)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对称多处理器下基于调度域的超线程实现其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993.
薛茹  李广慧 《岩土力学》2011,32(11):3242-3248
软土中孔隙水压力长消规律是研究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机制及控制施工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的模型试验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模拟某高速公路现场条件,按不同锤重、不同落距、不同锤底面积等工况分别进行。重点研究了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时,夯击击数、夯击能、夯锤重量及落距等参数在不同组合情况下土体不同深度处孔隙水压力的长消规律。研究表明,夯击能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夯击次数将导致孔隙水压力消散减慢,但保持夯击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锤重比增加落距的加固效果好;高夯击能能使孔隙水压力有较大增幅,相应的加固范围也会增大。为了促使孔隙水压力消散,施工时宜采取多遍夯击,逐遍增加夯击能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地基处理合理方法等问题,选择典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埋设水分计的浸水试验以及挤密桩、DDC(孔内深层强夯)桩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入渗过程中,深度22.5~25.0 m以上土体易发生湿陷,该深度以下土体则含水率增加缓慢,达不到湿陷起始含水率,不易发生湿陷,因此该深度考虑可作为现场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也可作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可参考的地基处理下限深度。DDC桩间距为1.0~1.4 m时,无论从挤密系数还是湿陷系数都能满足规范要求;挤密桩15 m试验区域沉降量较小,但其剩余湿陷量任未满足要求,这也佐证了关于22.5~25.0 m深度难于发生湿陷的结论。试验成果可作为今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以及黄土规范进一步修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上埋式钢筋混凝土拱涵受力特性及地基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保国  孙金山  张磊 《岩土力学》2011,32(5):1500-1506
涵洞属于填埋式构造物,其受力状态不同于普通建筑物。对涵-土体系作用机制认识不足和涵洞地基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涵洞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甚至影响道路运营。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了上埋式钢筋混凝土拱涵结构与土体的作用机制,得出了涵-土体系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涵洞地基处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基处理的宽度、深度以及处理后的地基刚度对涵洞受力状态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涵顶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该效应的影响范围为涵洞两侧约3b(b为涵洞宽度);涵顶土压力系数随填土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涵顶土压力、基底压力和涵洞结构内力随地基处理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随地基处理深度和地基弹性模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大。实际工程中,涵洞地基处理宽度宜取b+2h(h为涵洞高度)左右,地基处理的深度和处理后的刚度应以允许沉降或差异沉降为控制指标,不应额外增加地基处理深度和提高地基刚度  相似文献   
996.
997.
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为了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以及保留数据的可靠频段,通常采用频率域滤波的方法.但是,传统的频率域滤波方法是基于傅里叶变换,在窗口与窗口之间的接合部位会出现假异常.且在滤除噪声的同时,很可能同时也将有用信息一起滤除掉.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将小波域分频处理与重构的方法应用到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在提高信号信噪比的同时又可兼顾其它频段信息,使处理出的地震剖面信噪比提高,频带有所拓宽,从而达到最佳重构.文中先后给出了小波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数值计算方法以及最佳小波和最佳重构系数的求取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际应用效果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98.
对临沂市莒南县砂岩进行经历25~850℃高温作用后的力学试验。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高温作用后砂岩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研究表明:砂岩的峰值强度在25~400℃间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整体上变化不大;在400℃以后,试样的峰值强度开始迅速下降;砂岩试样的变形位移总体上随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00℃以前变化不大,当温度高于400℃后峰值强度对应的位移迅速增加。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当加热温度越高时砂岩微观孔隙越多,特别是在500℃时,部分颗粒胶结物已经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999.
在磁云内部常常观测到反常高的重离子电离态,这些增加的重离子高价电离成分可以揭示其源区的温度特性.利用ACE卫星数据检查了1998年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的74个磁云事件,发现14个磁云事件的内部具有明显的局部高温质子区.通过对这些高温区域内部质子温度与O~7/O~6比值和铁平均电离态áFe?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9个磁云事件内部高温区域的质子温度和O~7/O~6比值或铁平均电离态áFe?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余5个磁云事件内高温区域的质子温度与O~7/O~6比值和铁平均电离态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表明9个磁云事件内部的高温现象起源于太阳.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开源的Java编程语言和百度地图搜索技术,基于Internet技术的B/S架构(Browser/Server结构),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台站地震记录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提供震源信息输入、快速定位及地震前后各类业务数据的异常分析和总结,并且形成各类专业图件,结合百度地图直观呈现,最终实现了对地震信息的综合分析管理和电子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