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328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864篇
地质学   650篇
海洋学   318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波对沿线建筑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适用于高速铁路线路周边建筑结构的振动评价方法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首先,基于萨道夫斯基公式与简谐激励作用下建筑结构响应的原理,建立了等效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eak particle vibration velocity,简称PPV)计算式;随后,开展现场土体监测试验,分析了振动信号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衰减特征,并通过小波包变换分析振动信号的频带能量特征,理论计算得出了等效PPV;最后,以现有交通振动作用下建筑容许振动值为评价标准,进行高速铁路线路周边建筑结构的振动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除局部放大程度显著的位置外,高架桥桥墩地基中高铁振动波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衰减公式对实际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整体拟合结果较好;基于等效PPV的振动评价方法发现,在振源距45 m处,G924次列车的0~10 Hz等效PPV值大于1 mm/s,超过了振动敏感和具有保护价值建筑的振动容许值;与现有振动评价相比,等效PPV的振动评价方法具有振动敏感性大、可针对特定建筑结构进行振动控制、可在高铁线路周边建筑选址前进行振动评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2.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发育豹斑状云质灰岩,因其分布广泛、成因复杂以及具有重要的油气储集意义而长期受到关注。文中以山西省兴县关家崖剖面马家沟组四段顶部为例,依据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结合碳氧稳定同位素、原位激光剥蚀的微量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分析了豹斑状云质灰岩的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豹斑状云质灰岩的特征为: (1)常发育于(含颗粒)泥晶灰岩中,且向上白云石化程度增强,云质斑块内常伴有针状或板条状石膏假晶;(2)按产状可大致分为水平、斜交和不规则花斑3种类型,分别对应于向上变浅序列的下部、中部和上部,序列顶部多见近原地角砾化;(3)基质灰岩与云质斑块的δ13C、δ18O值较同期海水略显负偏,顶部不规则云质斑块负偏程度最大;(4)“豹斑”与基质灰岩均具有较低的Mn、Sr、Ba等含量和低Mn/Sr值;(5)“豹斑”的ΣREE含量较基质灰岩略低,且皆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δCe微弱负异常,δEu无异常。依据上述结果,推测关家崖剖面马四段豹斑状云质灰岩产状受到生物扰动和高频海平面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耦合控制,序列由下至上耦合改造由弱变强,形成下—中部以岩溶影响较小的水平和斜交虫迹为特征、上部叠合岩溶强改造形成不规则花斑的垂向序列组合;早成岩期的暴露岩溶不仅叠合改造生物潜穴,而且蒸发浓缩的有限重卤水沿叠合优势通道优先交代孔渗条件更好的区域,至埋藏时期白云石化作用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了区内类型多样的豹斑状云质灰岩。研究结果还揭示出沉积期微地貌控制的早成岩期岩溶作用是马四段这类特殊的豹斑状云质灰岩或豹斑状云岩储集层形成的关键,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这类储集层的分布,这一认识可为高频暴露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3.
研究目的】碳酸盐岩地层易受海平面变化影响而发育高频层序,但是反映海平面变化的地化指标的精度不足,导致高频层序对海平面振荡的响应认识不够深入,高频海平面变化对台地边缘礁滩沉积的高频层序和沉积演化的控制尚不明确。【研究方法】论文研究选取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某钻井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连续取心资料,通过密集取样开展微相分析和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该井良里塔格组中上部发育7种微相类型,沉积演化分析表明良里塔格组沉积中—晚期,沉积环境由潮坪向生物礁-颗粒滩再到较深水的开阔台地演化。碳、氧同位素测试显示δ13C为0.5993‰~1.6228‰(均值1.139‰),δ18O值为-8.3608‰~-5.1452‰(均值为-6.790‰);δ13C和δ18O的振荡变化与微相变化和沉积旋回对应良好。古海洋条件分析表明,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气候温热,礁、滩体发育层段样品的古温度值最高,代表着高的碳酸盐产率;Z值所反映的古盐度在底部潮坪沉积段最高,在高频旋回的顶部古盐度均明显减小,指示可能存在大气淡水的影响。与塔北地区南缘和巴楚地区的δ13C和δ18O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和古水深。【结论】良里塔格组中—上部存在至少3个完整的海平面升降变化周期,内部又包括至少2个次级周期;不同级别的海平面振荡主要受古气候变化驱动,并控制了高频层序的发育。海平面先缓慢上升再持续稳定或小规模振荡,是连续厚层的生物碎屑和砂屑颗粒滩沉积发育的有利条件;良里塔格组沉积晚期海平面快速上升,沉积环境向滩间洼地和较深水的开阔台地转变。在高频层序顶部海平面的小规模下降导致的早期岩溶作用是礁滩体储层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4.
潘云雨  梅金星  徐静  高翔  潘俊 《探矿工程》2022,49(2):135-144
文章主要介绍了ZHDN-SDR 150A 型高频声波钻机设计及其验证测试,为该钻机应用于污染场地调查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论文阐述了钻机总体设计思路及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系统分析了高频声波动力头、钻机主体、配套钻具结构设计及其技术创新。该钻机在两种不同地层进行了验证测试,各项测试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将验证测试结果与国内外同类钻机对比表明,ZHDN-SDR 150A型钻机主要性能参数与关键装置已处于国内先进和国外并跑水平。该型钻机在振动频率、地层适用性、钻具使用寿命等方面优势显著,但是存在过高温度运行条件下钻进效率降低、智能自动化水平不足的问题,需进一步研发耐高温强硬度新材料和改进远程无线操控系统。  相似文献   
155.
钻进过程中,钻柱振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钻柱产生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认识到钻柱振动对钻井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还认识到利用振动可以得到许多井下信息。运用一根钻杆模型,分析了其在不同工作状况下的振动特性,得到了钻杆在横向、纵向、扭转振动的多阶振型,以及对应的应力应变图。对照振型和应力应变图,联系钻井实践中各种钻柱失效形式,以期从中找出一些振动与钻柱失效的关联,更好地利用振动去解决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56.
针对2012年8月30日9月1日四川盆地东部的大暴雨个例,采用Barnes带通滤波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得出:700hPa的中尺度辐合系统与强降水位置对应较好,且中尺度低涡引发强降雨的强度(雨强、范围)要大于中尺度辐合线(辐合中心);盆地内大气的辐合运功主要位于850hPa,造成此次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由浅薄逐渐转为深厚,且在整个暴雨过程中都维持着强的辐合辐散运动;暴雨天气过程中非平衡状态呈现出逐渐加强到逐渐减弱的演变规律,持续的非平衡振动激发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增长,从而形成强烈的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157.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general class of Bianchi cosmological models with bulk viscosity and particle creation described by full causal thermodynamics in Brans-Dicke theory. We discuss three types of average scale-factor solutions for the general class of Bianchi cosmological models by using a special law for the deceler- ation parameter which is linear in time with a negative slope. The exact solutions to the corresponding field equations are obtained in quadrature form and solutions to the Einstein field equations are obtained for three different physically viable cosmologies. All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in each model.  相似文献   
158.
在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层序地层研究中,在寒武系、石炭系等许多层位的地震剖面上,发现了一系列高频前积层序。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系为例,探讨其中高频前积层序的主要特征。由于这些高频前积层序形成在相似的沉积背景条件下,故每一高频前积层序的内部结构和沉积特征基本一致。高频前积层序的发现使传统地层对比中的某些基本地色质概念需要修正,在地层对比性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得到了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9.
利用振动工程中的模态分析技术,对桩基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桩基系统的集中质量参数振动模型,对完整桩和各种缺损桩模型的导纳谱进行了大量的正演计算,按照导纳谱特征与桩基的缺损类型及缺损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编制了相应的判读软件DSP1.0系统,实现了桩基完整性以及缺损桩缺损位置和缺损性质的计算机自动判读。  相似文献   
160.
大气对地球自转参数(ERP)的高频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伯全  郑大伟 《天文学报》1996,37(2):113-123
本文采用1983—1992年期间由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观测和归算的地球自转参数(ERP)序列,以及由全球气象资料归算的大气角动量(AAM)序列,分析和研究了大气对地球自转参数的日长变化(LOD)和极移(x和y)在一个月时间尺度以内的高频激发作用,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大气对LOD分量高频潮汐的估计值存在着影响,但是,潮汐形变参数k/c随时间和频率的变化却是受非大气因素的扰动引起的.2.大气可以解释30天以下LOD非潮汐的大部分变化.3.极移分量30天以内的高频变化也主要由大气激发.x分量与大气的相关性要强于y分量,而且更为稳定,主要表现为平均时间尺度约为27天的波动,大气对这个波动的贡献可达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