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5篇
  免费   1590篇
  国内免费   2696篇
测绘学   351篇
大气科学   5110篇
地球物理   879篇
地质学   1276篇
海洋学   2498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349篇
自然地理   59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4年   5篇
  1952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元素地层学是海洋沉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海底沉积物中元素或元素组合的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元素地层学取得较大进展的主要表现在大陆地质的研究中,而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却进展较缓慢。论述了近年来随着南黄海海洋地质调查的不断深入,在元素地层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83.
根据南黄海区域地质特征、南黄海海相中一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构造与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了前期的地震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采集参数的研究,设计了适用于前新生代地震勘探目标层的地震采集参数,进行了地震资料采集,取得了品质良好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984.
秋季南黄海网采浮游生物的生物量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6年9月南黄海浮游生物网(孔径为70,160,505μm)采集样品内的浮游生物个体大小的粒径分布进行研究,确定各粒级大小的功能群组成,建立2006年秋季调查水域网采浮游生物的生物量谱,比较分析三个特征水域(黄海近岸、黄海中部及黄海和东海交汇区)的浮游生物生物量谱特征参数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三种网采浮游生物粒级范围主要包括100 pg/个~70 ng/个的浮游植物和70 ng/个~62 mg/个的浮游动物。Sheldon型生物量谱为近似连续的波动曲线,标准型生物量谱为线型。总测区的标准生物量谱斜率和截距为-0.74和18.64,各个特征水域,黄海中部为-0.67和15.60、黄海近岸为-0.64和14.34、黄海、东海交汇区为-0.73和18.03。浮游动物种类多样性对标准生物量谱的特征参数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5.
基于WebGIS技术的黄海大海洋生态系信息共享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基于WebGIS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套适合于减少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环境压力(YSLME)项目应用需求的信息共享系统--YSLME GIS系统,系统能够通过Internet提供元数据查询、数据查询、基于电子底图的空间数据查询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从而实现对项目多源异构数据的有效管理,并且向科学家和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信息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986.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但目前还缺乏这一应用的现代证据,尤其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文中作者对东/黄海的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357~3 115 ng/g,黄海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2 898 ~6 714 ng/g,硅藻、甲藻和颗石藻生物标志物总量基本具有近岸高、离岸低的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所得到的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比例结果显示在东海的长江口方向离岸越远硅藻相对比例下降,而在长江口以南则是离岸越远硅藻比例升高.在东海和黄海颗石藻所占比例都很低,但是有离岸越远比例升高的趋势.用生物标志物所重建的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相符,但其绝对值却与现场资料存在差异.本研究为生物标志物重建种群结构提供了现代数据,但是此方法的定量应用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运用Gaussian03量子化学程序包,在B3LYP/6-31G*基组水平上对合成的化合物2-[[(2-氨基苯基)亚胺]苯甲基]-4-氯苯酚的晶体结构进行优化,计算了分子稳定构型的总能量、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原子自然电荷布局、自然键轨道(NBO)及稳定化能等.计算结果与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得的晶体结构的实验结果吻合.此项研究可为异双希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88.
Analysis of Argo float trajectories at 1 000 m and temperature at 950 m in the North Atlantic between November 2003 and January 2005 demonstrates the existence of two different circulation modes with fast transition between them. Each mode has a pair of cyclonic - anticyclonic gyres. The difference is the location of the cyclonic gyre. The cyclonic gyre stretches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in the first mode and from the southwest to the northeast in the second mode. The observed modes strongly affect the heat and salt transport in the North Atlantic. In particular, the second mode slows down the westward transport of the warm and saline water from the Mediterranean Sea.  相似文献   
989.
利用观测量分布函数作为权函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密度权法的抗差性和收敛速率,证实了用密度权法处理含粗差数据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0.
Direct current observations in the Yellow Sea interior are very scarce due to intense fishing and trawling activities. Most previous studies on tides in the area were based on coastal measurements or satellite altimeter sea levels and have not been rigorously compared with direct measurements. In this paper, tidal currents are studied with current profiles from three bottom-moored Sontek Acoustic Doppler Profilers (ADPs) deployed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in summer of 2001 and 2003. The measured current series were dominated by tidal currents. Maximum velocities are between 40-80 cm/s at the mooring stations. M2 current is the most dominant primary tidal constituent, while MS4 and M4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shallow water tides with much smaller amplitudes than the primary t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