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04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采用GC-MS联合二维核磁的方法,对文蛤均多糖结构进行解析。运用双酶辅助水提的方法,提取文蛤粗多糖(MMPX),分离纯化得到文蛤均多糖,并通过气质联用技术(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1D,2D NMR),对文蛤均多糖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文蛤中提取得到文蛤粗多糖(MMPX),经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文蛤均多糖Fr.2A,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Glc)。GC-MS分析发现,Fr.2A存在三种残基单元1,4-Glcp、T-Glcp和1,4,6-Glcp,摩尔比为5.58︰1.26︰1.0;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Fr.2A是以α-(1→4)与少量α-(1→6)连接为主链,并存在少量的α-(1→6)和β-(1→4)支链的新型水溶性D型吡喃葡聚糖。  相似文献   
52.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FPS)是所有褐藻中所固有的细胞间多糖,存在于细胞壁基质中。生长于潮间带、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的褐藻种类中,如多年生的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类,其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含量可高达20%;生长在较深处的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类中含量较低,约为1%~2%。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类独特的结合有硫酸基的水溶性杂聚糖,其化学组成和结构非常复杂,以岩藻糖和硫酸基为主,随着褐藻的种类不同还含有半乳糖、木糖、糖醛酸等其他成分。褐藻多糖硫酸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针对墨角藻、泡叶藻(Ascophyllum nodosum)、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等褐藻中的褐藻多糖硫酸酯研究较多,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就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纯化、结构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3.
孙颖颖  王辉 《海洋科学》2013,37(5):45-49
前期研究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制备到一种球等鞭金藻胞外纯多糖ECPSⅢ。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比色法研究了 ECPS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测定 ECPSⅢ中的硫酸基和糖醛酸含量,初步分析了ECPSⅢ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 ECPSⅢ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O2·ˉ)、羟基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等活性氧的能力和一定的还原力。其中, ECPSⅢ对O2·ˉ和·OH的清除能力较强。ECPSⅢ中的硫酸基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76.90 mg/g和17.1%,是一种富含硫酸基和糖醛酸的酸性多糖。  相似文献   
54.
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近江牡蛎(oyster)的内脏团为原料提取、纯化多糖,与甘油、聚乙二醇400(PEG-400)、丙二醇和1,3-丁二醇四种常规保湿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44%时,前12h 吸湿率顺序为:马氏珠母贝<近江牡蛎<企鹅珍珠贝<翡翠贻贝< PEG-400<1,3-丁二醇<甘油<丙二醇;在相对湿度为80%时,前12 h 吸湿率顺序为:近江牡蛎<马氏珠母贝<企鹅珍珠贝<1,3-丁二醇<翡翠贻贝< PEG-400<甘油<丙二醇.前12 h 的保湿率顺序为:近江牡蛎>翡翠贻贝>马氏珠母贝>企鹅珍珠贝>甘油>1,3-丁二醇>丙二醇> PEG-400.翡翠贻贝吸湿性多糖优于其他贝类多糖,稍低于常规保湿剂.在相对湿度为80%时,前12 h 翡翠贻贝多糖的吸湿率大于常规保湿剂1,3-丁二醇,翡翠贻贝多糖保湿性稍弱于近江牡蛎,但强于其他贝类多糖和常规保湿剂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精复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的59.37%(1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BMI、FBG、2h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可以缓解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6.
在铈盐引发下甲壳质膜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壳质(Chitin)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多糖类衍生物,有如下的结构:  相似文献   
57.
红树林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物质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广西北部湾红树林海洋淤泥中分离筛选到270株海洋细菌,用喉癌细胞Hep-2的细胞毒作用为筛选模型,用SRB法检测这270株海洋细菌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其中13株呈阳性反应。依据形态和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中一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PLM4。取该菌株液体培养上清液,检测对人喉癌细胞Hep-2的生长抑制率为63.9%,经过凝胶过滤层析分析获得2个活性峰,其中活性高的峰估计平均分子量为116kd。采用经典显色反应法初步判断该活性物质为多糖。  相似文献   
58.
新型海洋硫酸多糖DPS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开颅机械闭塞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了DPS(D-polysaccharide sulfate)对MCAO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iv DPS剂量分别为20、40mg/kd于术后30min静脉注射,能明显缩小MCAO24h造成的脑梗塞范围,减少脑水含量,但对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DPS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素(TXA2)生成和提高A(Ⅲ)(AntithrombinⅢ)活性的作用。提示DPS可通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减少TXA2释放来发挥其抗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海藻硫酸多糖及其抗HIV-1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AIDS)患者,向WHO报告的临床病例现已超过几十万,据Piot1998年统计病患者平均每天以16000人数增加。AIDS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而传统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以叠氮胸苷(AZT)为代表都存在明显的副作用,硫酸酯化多糖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其用量少且副  相似文献   
60.
采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两肾一夹型)观察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DPS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第二天起分别以12.50,25.00,50.00mg/kg口服预防给药五周,每日给药一次。于给药前、给药后第三周和第六周分别测定动脉血压和心率。实验结束前,从每只大鼠取血6mL,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ngII和ET-1的含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14mg/kg)作为本实验阳性对照药。结果:DPS口服预防给药五周,可显著增加血清中NO的含量和降低血浆中ET-1的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DPS亦能降低血浆中AngII的含量,但未见剂量依赖性。结论:海洋硫酸多糖DPS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体内NO生成或释放、降低AngII和ET-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