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06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三丁基锡对罗氏沼虾血清中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在含0.1、0.2、0.4 mg/L三丁基锡(TBT)的水体中浸浴48 h,检测TBT对罗氏沼虾血清中部分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2 h内高剂量(0.4 mg/L)可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48 h时,诱导作用逐步解除;12 h内各剂量组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表现抑制效应,酶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在48 h时TBT对ACP表现为诱导效应,酶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0.1 mg/L)TBT对罗氏沼虾血清中AKP活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剂量组(0.2 mg/L)和高剂量组(0.4 mg/L)AKP活力表现为先抑制后逐渐转为诱导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2.
为探讨高盐胁迫对壳长约2 c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幼贝存活和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盐度分别为20‰(S20)、25‰(S25)、30‰(S30)、35‰(S35)、40‰(S40)和45‰(S45)6个组别胁迫缢蛏,测定各组幼贝死亡率,并计算不同胁迫时间的半致死盐度(LC50);同时研究了S20、S30和S40组幼贝软体部Na+-K+-ATP酶(NKA)、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三种酶在不同胁迫时间的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实验处理120 h后,各组死亡率分别为0、(2.17±0.85)%、(9.50±0.82)%、(30.67±3.70)%、(73.50±7.08)%和(94.67±3.06)%,168 h时S45组的缢蛏幼贝全部死亡;直线内插法计算得到的72、96、120、144、168 h的高盐LC50分别为46.03‰、39.85‰、35.77‰、34.57‰、33.69‰,概率单位法得到的高盐LC50分别为44.31‰、40.74‰、36.96‰、35.67‰、34.47‰。随着盐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NKA、AKP与ACP活性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稳定的趋势,三种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但效应时间不同,盐度高于30‰会给幼贝机体造成较大伤害,能降低机体渗透压调节和免疫防御机能,甚至导致死亡。研究结果为高盐条件下开展缢蛏科学养殖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3.
转录组分析发现DEAD-box RNA解旋酶家族参与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本文对4个低温显著差异表达基因LlDEAD12, LlDEAD32, LlDEAD43LlDEAD65的生物信息学特性、组织特异性以及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红榄李幼苗中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LlDEAD12、LlDEAD32、LlDEAD43和LlDEAD65均属于疏水性蛋白, 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组成, 具有多个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 且不含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 LlDEAD12和LlDEAD32分别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 而LlDEAD43和LlDEAD65则定位于线粒体上。通过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LlDEAD12、LlDEAD32和LlDEAD43分别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巨桉 (Eucalyptus grandis)和石榴 (Punica granatum)的DEAD-box RNA解旋酶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发现, LlDEAD12LlDEAD32在叶中高表达, LlDEAD43LlDEAD65在茎和花中高表达, 但这4个基因在根中都不表达, 说明这4个基因对红榄李生长发育的调控主要集中在叶、茎和花等器官。低温胁迫对红榄李幼苗这4个基因的表达均有显著的抑制, 说明它们参与了红榄李在低温环境下的分子响应, 其中LlDEAD12LlDEAD32可能参与了叶绿体的发育, LlDEAD43LlDEAD65可能参与到了维持线粒体功能的稳定。以上结果可为红榄李抗冷性苗木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4.
本研究预测naa cluster中的naaB基因负责催化烟酸到6-羟基烟酸的反应。通过对NaaB的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酶含有三个亚基,分别由naaBL1、naaBS、naaBL2基因编码,其中naaBL1和naaBL2分别编码2个含有钼辅因子结合结构的大亚基,naaBS基因编码一个含有[2Fe-2S]簇的小亚基。本研究对naaB基因进行了克隆,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ME6032-naaBL1SL2分别转化到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通过HPLC和LC-MS检测验证了NaaB负责催化烟酸到6-羟基烟酸,并且在无色杆菌和大肠杆菌中NaaB均能够转化烟酸,这与之前报道烟酸羟化酶不能在大肠杆菌表达的结果不同,说明NaaB的基因编码和催化功能具有独特性。通过序列分析推测NaaB的这一特性可能跟该酶同时含有两个钼结合结构域的大亚基有关。  相似文献   
145.
为了优化提取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多糖工艺实验条件,采用PEF酶法提取方格星虫多糖,依据料液比、浸提温度、酶底比、PEF电场强度、浸提时间、脉冲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响应曲面法优化方格星虫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糖吸光度进而计算提取率。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方格星虫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为:料液比电场强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 1︰7,浸提温度50℃,酶底比为2.5%,电场强度30 kV/cm,脉冲数为12,浸提时间2 h;多糖最大提取率为6.45%。  相似文献   
146.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锌对55~65代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肾细胞系的毒性效应。采用MTT法测得氯化锌24 h半致死浓度为308.41μmol/L。酶活力测定的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在氯化锌浓度为0~250μ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在250μmol/L浓度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氯化锌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在氯化锌浓度为125μmol/L浓度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氯化锌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微核实验结果是微核率随氯化锌浓度增加而增加,最高达12.33‰。彗星实验发现在半致死浓度条件下松江鲈肾细胞拖尾率为48.00%、迁移长度15.03μm±2.51μm,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氯化锌会引起肾细胞氧化酶活性的改变以及细胞核DNA损伤,本研究认为松江鲈肾细胞系可以作为Zn2+污染的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147.
研究在(27.0±1)℃条件下,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初始体重为(2.49±0.31)g]短暂饥饿处理后再投喂的补偿生长。结果显示:在恢复生长时期,饥饿3、6、9和12d处理组的特定增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的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变化趋势相同,均随先饥饿再饱食的顺序先下降后上升,而淀粉酶活力变化趋势不明显;恢复投喂后,各组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消化酶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表明饥饿3d组的奥尼罗非鱼幼鱼在恢复生长中具有超补偿能力,饥饿6d组幼鱼具有完全补偿能力,饥饿9和12d组幼鱼具有部分补偿能力。奥尼罗非鱼幼鱼短暂饥饿后出现的补偿生长效应主要通过增加食欲、提高摄食率实现。  相似文献   
148.
原油污染对栉孔扇贝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原油水溶性成分(water soluble fraction of crude oil,WSF)为污染物,采用暴露实验法,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和消化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WSF污染下,鳃和消化腺组织SOD和CAT酶活性随暴露时间增加一般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酶活性达到最高的时间随浓度不同而变化.第1天时消化腺SOD在0.08 mg/L浓度下被诱导,而后随时间增加表现为抑制效应;浓度为0.21和0.88 mg/L时消化腺SOD酶活性被抑制,随暴露时间延长而活性增加.暴露时间为4d时,石油烃浓度在0.08和0.88 mg/L时鳃组织SOD酶活性均被抑制,而浓度为0.21 mg/L时被诱导.消化腺和鳃组织SOD可以作为扇贝被污染胁迫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9.
对辽河口芦苇湿地不同程度柴油污染土壤柴油降解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柴油污染会对土壤石油降解菌数量、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造成影响:柴油浓度为1000μg/g时TPHs去除率达90%以上,石油降解菌数量和3种酶活性均显著提高;柴油浓度≥5000μg/g时TPHs去除率都可达70%以上,脱氢酶活性显著提高,石油降解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脂肪酶活性也都有所提高。其中脱氢酶活性对土壤柴油污染最为敏感,可作为评估湿地土壤柴油污染程度以及去除效果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50.
选取三江平原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沼泽湿地,研究了沼泽湿地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活性有机碳表征指标(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溶解有机碳DOC)在近表土层(0~30cm)的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探讨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的酶活性和活性有机碳表征指标含量最高,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MBC、MBN、DOC均显著降低。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表征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蔗糖酶与MBC、DOC相关系数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与MBN的相关系数最高。表明不同土壤酶对湿地土壤活性碳表征指标转化循环的贡献不同,土壤酶活性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有显著的影响,以蔗糖酶对活性有机碳库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