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1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南海自动剖面浮标轨迹模拟系统包括高分辨率模式流场、拉格朗日追踪模型和垂向浮标运动参数化方案等三个核心部分。该系统可在南海范围内模拟两类自动剖面浮标: 传统自动剖面浮标(停滞深度为1000m, 最大下潜深度为2000m)和新型深海自动剖面浮标(停滞深度为距海底500m)。通过对南海现有的6个传统浮标的模拟, 该系统可以预测其100d内的漂流轨迹。通过与真实浮标轨迹数据的对比, 验证了该模拟系统的准确性。此外, 根据该系统, 我们初步探讨了深海自动剖面浮标阵列(时空分辨率为2°×2°×30d)在南海内区布放方案的可行性。该模拟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助于对现有传统剖面浮标布放策略进行优化, 并对未来深海剖面浮标在南海的推广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2.
刘烨  邢小罡 《海洋与湖沼》2019,50(5):994-1001
Argo浮标观测的溶解氧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目前还还不够完善,其中传统的气候态校正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会受到异常剖面和异常斜率系数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套气候态校正方法的改进方案,包括:1)使用中值法取代平均值法;2)利用比较浮标观测的溶解氧饱和度整个剖面与气候态剖面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异常剖面的剔除标准;3)提出了一种异常斜率系数的剔除标准。改进后的溶解氧剖面与气候态剖面更为接近,有效避免了异常剖面与异常值的影响,显著提高了Argo浮标观测溶解氧的整体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53.
利用基于客观分析方法重构的Argo网格资料(未同化其他观测资料),分析探讨了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太平洋海域(60°S-60°N、120°E-80°W)盐度气候态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别位于南、北亚热带海域的两个高盐(北部约为35.2,南部为36.4左右)中心,呈马鞍形的双峰分布,对称中心不在赤道,而是偏北12个纬度;在南、北纬40°附近海域,盐度等值线十分密集,形成“极锋”;在新西兰东南海域存在低盐水由南向北的入侵现象,且由表层至1000 m深层终年存在。盐度在亚极地海域每年大致呈一高一低的周期性变化,亚北极海域更明显,最高盐度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份,最低盐度值则出现在每年的9月份,高低盐度差在0.30~0.45之间。表层以下,盐度的周期性变化远不如表层明显,至500 m中层,整个太平洋海域的盐度最大变幅不超过0.10。赤道海域的表层盐度在2007年和2010年分别有明显的异常减小,最大振幅约为0.8,年际变化周期约为3年;北副热带和亚北极海域的表层,盐度表现出3-6个月的年际振荡,振幅约为0.2;中层盐度几乎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54.
综合利用Argo温、盐度观测剖面资料,以及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时沿途获取的XBT温度剖面,分析探讨了苏拉威西海域(117°E-127°E,0°-8°N)上表层温度和盐度的气候态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苏拉威西海域的温度范围约为2.5℃~30℃,盐度约为33.2‰ ~ 35.1‰.与垂向变化相比,温、盐度水平梯度均较小,...  相似文献   
155.
Argo观测点数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洋渔业速报使用的遥感数据一般只能获得海洋表面的环境信息,而Argo数据可以为渔业速报提供较深处的温盐数据,通过分析Argo数据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特点,可以提高其在渔业速报中的应用质量。2001-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Argo浮标最大观测深度在2 200 m以浅,从观测点数量来看,以200 m,500 m,1 000 m,1 500 m,2 000 m为界分为六段;从垂直分辨率间隔周期来看,以200 m,400 m,1 000 m,2 000 m为界分为四段,垂直分辨率分别为5 m,10 m,50 m与20 m,50 m;从不同区域覆盖率来看,大西洋最高,太平洋最低,印度洋居中,北半球的格网覆盖率明显高于南半球的覆盖率,1 500 m以深格网覆盖率下降较快,1 700 m以深下降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