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厦门市排海污水COD的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污水排海是目前滨海城市排污的主要方式。城市污水来自生活和工业废水,污水中有机污染含量往往比海水水质标准允许量高出近百倍。目前的海洋环境污染一般也以有机染污为主。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是水质控制的一个主要指标。污水所含有机污染物是个复杂的混合物,它们的含量一般都很微小,其中许多种类难以分离和直接鉴定,因此在环境污染监测和水质控制工作中,常常采用某些比较实用的宏观参数作为指标。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是其中常用的一种[1]。它是海水水质标准中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2]。也是近年来若干临海城市制定污水排海规划时水质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2.
《地理教学》2007,(11):48-48,44
为期5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预备会议8月3113在这里闭幕。与会代表达成共识认为,工业化国家应力争在202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5%至40%。  相似文献   
193.
《地理教学》2007,(2):45-45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日前公布(2005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05年度该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96.4亿吨,比上年增加8.3亿吨,增幅2.9%。其中工业废水204亿吨,约占七成。公报显示,排污主要集中在太湖、洞庭湖水系、湖口以下干流、宜昌至湖口、鄱阳湖水系、岷沱江和汉江,占长江废污水排放量的八成多。根据2004年的公报,当年度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为288.1亿吨,比2003年增加14:8亿吨,增幅5.4%。  相似文献   
194.
李晓  杨立中  魏民 《矿物岩石》2004,24(4):111-114
渗滤取水净水机理主要是利用砂砾石层表面的泥膜及砂砾石层本身过滤作用、吸附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达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降低水的浊度、除菌的效果。通过分析重庆江津白沙渗滤取水工程中渗透水水质表明,河水经过天然河床渗滤处理,其中的悬浮物质几乎可以被完全去除,并有较好的除菌效果。渗透水中NO3^-,COD,BOD,TOC去除率达75%以上。渗透水常量化学组分Na^ ,Cl^-浓度明显降低,Ca^2 ,Mg^2 ,HCO3有少量增加。渗滤水的水质得到大幅提高,不仅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而且由于水岩相互作用,使渗滤水矿化度也有所增加,产生一定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5.
196.
广西北海湾COD与水文生物要素及不同形态氮磷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探讨了北海深COD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水文,生物要素及不同形态氮,磷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河流输入对本湾COD值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春、夏季、冬季最小,秋季则以沿岸排废,排污影响为主,水文要素对COD值的分布起主导控制作用,生物化学作用仅占次要地位;春、夏、冬三个季度月COD值与氮含量的相关性较为显著,秋季则与磷含量的相关性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7.
198.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温室气体排放的科学定量评价是建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确定各国合理的减排责任、部署国际减排行动的基础。通过系统阐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评价指标(国别排放指标、人均排放指标、GDP 排放指标和国际贸易排放指标等), 并通过定量评价剖析这些评价指标的优缺点及其局限性。讨论了发展科学、公平和易于广泛接受的新评价指 标的可能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提出了“工业化累积人均排放量” 的新指标, 以客观定量评价世界各国工业化以来温室气体历史累积排放量的当代人均量。新指标的结果显示, 英美等老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累积人均排放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 水平。还提出并讨论了人均单位GDP 排放量、消费排放量、生存排放量等潜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9.
采用酸性溶胶法制备掺铁-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测试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太阳光照射下,对pH=4﹑质量浓度为20 mg/L的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时,其脱色率可达95%以上,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该催化剂在经过200℃焙烧活化2.5 h后可多次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00.
汉江上游重点保护水源污染控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大银  蒋艳 《地球科学》2000,25(5):487-491
汉江上游是我国“十五”水环境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 丹江口水库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保护水源.汉江干流和丹江库区现状水质已达Ⅱ类标准, 但因为支流污染严重而形成巨大威胁, 主要污染物COD在“十五”有超标趋势.COD来源以生活源为主, 占77.2%;工业源中制浆造纸业为主要污染行业, COD排量占38.29%.列出了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主体的含A, B, C三种工程项目类型的污染控制方案.实施A类项目需投资27 500万元, 可使汉江上游COD在2005年降至32 682.25 t, 低于基准年1998年的排放水平, 落在省下达的目标总量控制范围内, 保证干流和丹江库区保持Ⅱ类水质; 接踵实施B, C类项目, 可保证其水质稳定达标, 并使支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