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37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3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乡村文化与"三农"关系研究--以商丘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文化结合形成了乡村文化,农民在乡村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落后、封闭、固化、狭隘"的文化观念。千百年来,乡村文化观念已成为农民心理结构的主要成份,并对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活动一直起着制约作用,进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乡村文化观念。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是:首先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转变其乡村文化观念;其次是对农用土地进行规划整治,改变农村面貌,调整农业结构,促使农业全面发展;第三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整合,使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92.
阐述了气象行政文化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简述气象行政文化的现状和建设气象行政文化的作用,对我国的气象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气象行政文化建设的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3.
关中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庞奖励  黄春长 《地理科学》2003,23(4):448-453
通过对周原全新世古土壤和关中新石器文化的研究,认为新石器文化对环境变化有积极的响应,但这种响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其中5800~5000a B. P.间的以干旱为特征的环境恶化是造成关中仰韶文化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探讨了环境因素在新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类文化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其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  相似文献   
994.
南京六朝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南京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阐述了六朝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规划的基本构思。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既可进一步树立南京"六朝古都"的城市形象,又可成为南京旅游业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995.
ABSTRACT. Detached from the mainland and with a distinct historical ethnic geography, the conquered kingdom of Hawai'i, now the fiftieth state, is the only U.S. state with an 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 majority as well a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racial and ethnic intermarriage. Hawai'i's population reflects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 culturally pluralistic “spirit of aloha” and the ethnic‐cum‐social stratification that has evolved from its historical economic geographies. In this article I focus on one of these strata—what is referred to as “local” culture—discussing its ethnogenesis and contemporary manifestations, and I apply Jonathan Okamura's 1981 model of situational ethnicity to examine how locals and new immigrants negotiate the ethnic dynamics and social expectations of their daily lives. I also discuss various ways in which “localness” is represented on O'ahu's economic landscape,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Aloha Stadium Swap Meet, as a holistic expression of local culture.  相似文献   
996.
边疆在整个国家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性不亚于首都和核心区.但目前我国边疆研究却相对滞后,研究内容和视角也相对单一.这与目前我国以领土边疆为主的边疆观具有重要的关系.为此,作者首先对我国的边疆界定进行了评述,认为以领土边疆为主的我国边疆观无法涵盖不同时期和国家边疆概念中拓居边疆、利益边疆等的多重涵义.基于此,依据国内外边疆的多重涵义,对我国的边疆概念进行了拓展,将边疆划分为政治边疆、文化边疆和拓居边疆3种类型,并依据各自的空间涵义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97.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可分解为人文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遵循一定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内容。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经历了乡村地理、乡村发展和乡村转型3个阶段,研究趋势也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发展。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学科主要有建筑学、地理学和社会政治学等,其中地理学经历了乡村聚落研究、乡村环境研究和乡村文化转型研究3个阶段。该文讨论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空间分析的史前郑洛地区连续文化聚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郑洛地区的史前聚落位置与河流关系的距离进行分析,可知郑洛地区史前四个文化时期60%以上的聚落遗址都在水系4 km半径的缓冲区之内。对该地区四个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的高程分析,发现大部分聚落遗址的高程位于100 m到400 m之间,而高程值小于100 m的遗址点不足10%,并且四个文化时期遗址的平均高程值都在280 m左右。对该地区史前四个文化时期的聚落数量进行增长分析,得出了郑洛地区聚落数量具有由早到晚呈几何状不断攀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9.
三丁基锡(TBT)对牡蛎细胞基因组DNA影响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僧帽牡蛎(Saccuostrea cucullata)为材料,取其鳃进行组织培养,同时对其进行7个浓度0,0.02,0.2,2,20,200,2000μg/L的三丁基锡(TBT)处理,提取鳃细胞基因组DAN。从3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个引物,对上述DNA样品进行利用RAPD-PC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TBT处理的基因组DNA与对照组样品比较有一定差异,扩增条带总数均有所减少,随TBT处理浓度的不同,条带缺失或者条带深浅变化呈明显差异性,表明不同浓度TBT处理会对DNA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00.
中全新世气候突变对青海东北部史前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青海东北部自然环境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且本区史前文化发达、序列完整、遗迹丰富。因此本区是我国研究气候变化对史前文化影响的典型区域。利用气候和考古研究结果,采用GIS和数学分析方法,发现:4 kaBP本区气候向干冷化突变,齐家文化在3.9 kaBP突然衰弱,在干冷形势基本稳定的3.6 kaBP,出现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遗址数猛增;齐家文化是农耕文化,辛店文化继承了齐家文化的生产活动,其地域范围缩小,向低海拔和向东部的低山丘陵、河谷、沟谷地带退缩;而卡约文化在适应气候突变后,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方式--畜牧业,并向西和更高海拔的中山地、高山地等扩展,地域范围达到史前文化最大。因此气候突变,史前居民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气候突变是本区史前文化由单一向多元分异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本区大型聚落难以维系,文明进程受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