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7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1221篇
测绘学   371篇
大气科学   2343篇
地球物理   2124篇
地质学   2516篇
海洋学   403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385篇
自然地理   37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470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用半球气候异常场强度及球函数分析改进方案,分析了北、南半球500hPa气候异常高度场的环流特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半球异常冬强于夏,北半球强于南半球。2)500hPa气候异常位势高度场具有低阶、低维的特征,它们主要由超长波及长波波段(0≤m、k≤6)的球函数构成。3)北半球500hPa气候异常位势高度场集的球函数谱结构较南半球复杂.夏季较冬季复杂。仅用超长波及长波波段的球函数拟合半球500hPa异常位势高度场,就可保证其有足够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2.
太平洋混合层厚度(dml)年际异常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太平洋区域30a逐月混合层厚度(dml)及浅层海温(Ts)距平资料,分析了20°S以北太平洋区域dml年际变率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得到两个纬向dml高变率带,它们分别位于北太平洋(45°N附近)和赤道中、西太平洋.重点分析了赤道太平洋dml高变率带,并对其上混合层气候位置、dml年际异常与El Nino事件关系及伴随强El Nino事件的dml正异常东传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3.
张存杰 《干旱气象》2003,21(3):90-93
文中给出了目前我国干旱气候预测的水平和使用的主要方法。指出数值模式的预测方法不仅具有明确坚实的物理基础。而且具有客观、定量的优点。是气候预测方法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的发展为区域气候的模拟和预测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发展适合西北地区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是目前西北地区气候规律及其预测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4.
利用1980~200l午封丘县夏蝗发生资料和同期该地区气候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法,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夏蝗发生的影响,并找出了一些预测夏蝗发生的定性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55.
云南地区地震宏观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付虹  万登堡  张立 《地震研究》2003,26(3):209-216
经历史震例及近几年地震震前短临跟踪预报实践,对宏观异常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宏观异常内容和数量多少与震级有关;宏观异常不只是短临和临震异常信息。也有不少是中短期、短期异常信息;宏观异常分布在震中及附近地区;最早出现的宏观异常地点对未来地震震中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6.
绿洲环境形成机制和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胡隐樵  左洪超 《高原气象》2003,22(6):537-544
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本文总结了绿洲小气候的一系列研究结果。根据绿洲小气候的形成机制和绿洲稳定性状态,提出了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及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的建议。指出绿洲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应充分利用绿洲冷岛效应小气候特点,把有限的水资源与丰富的光热资源结合起来,发展独特的气候生态类型。对于不同稳定状态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应采取不同对策。并指出良性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应发展耐旱喜阳生态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效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应尽量调整绿洲格局,将破碎绿洲连通成片,力图减小晒衣绳效应;“退化绿洲”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是在足够水资源供给的条件下修复生态系统,限制地下水开采和农牧业的发展,抑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57.
江西2003年夏季罕见高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江西省2003年夏季罕见高温干旱的强度、气候历史地位、500hPa环流形势特征和海温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夏季高温强度在多项指标上均排建国以来第一位;在500hPa环流形势上具有特殊的分布特征;在前期环流形势场和海温场上具有一些前兆特征,有较好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58.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旱涝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孙力  安刚 《气象学报》2003,61(3):346-353
文中利用 196 1~ 2 0 0 0年中国东北地区 80个测站 4 0a的月降水和同一时期的北太平洋海温资料以及奇异值分解 (SVD)技术 ,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当前期冬季和春季甚至是前一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如果处于异常偏暖 (或偏冷 )状态 ,并且西风漂流区具有较明显的SST负 (或正 )距平分布时 ,则东北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整体偏多 (或偏少 )的倾向。当然 ,东北地区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这种联系也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9.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   总被引:77,自引:6,他引:77  
朱益民  杨修群 《气象学报》2003,61(6):641-654
利用 195 1~ 1998年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指数、全球海洋和大气分析资料及中国降水和气温站点观测资料 ,分析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在海洋中的特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结果表明 ,PDO与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对应于PDO暖位相期 (即中纬度北太平洋异常冷、热带中东太平洋异常暖 ) ,冬季 ,阿留申低压增强 ,蒙古高压也增强 (但东西伯利亚高压减弱 ) ,中国东北、华北、江淮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气温异常显著偏高 ,而西南和华南地区气温偏低 ;夏季 ,海平面气压在北太平洋的负异常较弱 ,而在东亚大陆的正异常较强 ,东亚夏季风偏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 ,热带太平洋信风减弱 ,赤道西风增强 ,此时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而长江中下游、华南南部、东北和西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 ,东北、华北及华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 ,而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异常偏低。对应于PDO冷位相期 ,上述形势相反。结果还表明 ,处于不同阶段的ENSO事件对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明显受到PDO的调制。在PDO冷位相期 ,当ENSO事件处于发展阶段 ,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 ,东北地区夏季多低温 ,在其衰减阶段 ,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降水偏多 ,淮河地区降水偏少 ;  相似文献   
160.
Strategies to mitigate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recognize that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terrestrial biosphere can reduce the build-up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However, climate mitigation policies do not generally incorporate the effects of these changes in the land surface on the surface albedo, the fluxes of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to the atmosphe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within the climate system. Changes in these components of the surface energy budget can affect the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climate. Given the goal of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all of th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errestrial vegetation and to work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ll climate system. Acknowledging the importance of land surface change as a component of climate change makes it more challenging to create a system of credits and debits wherein emission or sequestration of carbon in the biosphere is equated with emission of carbon from fossil fuels. Recogni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human-caused changes in climate does not, however, weaken the importance of actions that would seek to minimize our disturbance of the Earth’s environmental system and that would reduce societal and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