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551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249篇
地球物理   263篇
地质学   657篇
海洋学   114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地理   68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高黎贡山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高黎贡山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的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特性,探讨了不同土地类型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其对微生物生长代谢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微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2.
Calcite grew continuously for 500,000 years on the submerged walls of an open fault plane (Devils Hole) in southern Nevada, U.S.A. at rates of 0.3 to 1.3 mm/ka, but ceased growing approximately 60,000 years ago, even though the fault plane remained open and was continuously submerged. The maximum initial in-situ growth rate on pre-weighed crystals of Iceland spar placed in Devils Hole (calcite saturation index, SI, is 0.16 to 0.21 at 33.7 °C) for growth periods of 0.75 to 4.5 years was 0.22 mm/ka. Calcite growth on seed crystals slowed or ceased following initial contact with Devils Hole groundwater. Growth rates measured in synthetic Ca-HCO3 solutions at 34 °C, CO2 partial pressures of 0.101, 0.0156 (similar to Devils Hole groundwater) and 0.00102 atm, and SI values of 0.2 to 1.9 were nearly independent of PCO 2,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saturation state, and extrapolated through the historical Devils Hole r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lcite growth rate is highly sensitive to saturation state near equilibrium. A calcite crystal retrieved from Devils Hole, and used without further treatment of its surface, grew in synthetic Devils Hole groundwater when the saturation index was raised nearly 10-fold that of Devils Hole water, but the rate was only 1/4 that of fresh laboratory crystals that had not contacted Devils Hole water. Apparently, inhibiting processes that halted calcite growth in Devils Hole 60,000 years ago continue today.  相似文献   
953.
954.
955.
根据精巢形态、切片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 ,可将日本虫寻的精巢发育划分为三期 :未发育期、发育期与成熟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知 ,它的精子为无鞭毛精子 ,呈圆球形 ,大小为 30 μm。并运用实地调查、解剖、分析样本及光镜观察等手段 ,对其性腺形状、交配行为及胚胎发育等作了初步的描述。  相似文献   
956.
对新引进的红拟石首鱼Sciaenopsocellatus进行咸水池养生长特性与饲养技术研究 ,结果表明 ,其生长旺盛期在 2龄。应用vonBertalanffy方程求得人工饲养条件下其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 =656.2 72 2 [1 -e- 0 .5998(t 0 .0 82 3) ]和Wt =41 93.90 2 1 [1 -e- 0 .5998(t 0 .0 82 3) ]2 883 4。体重生长拐点于 1 7龄处。面积为 6 5hm2 池塘的单养 ,经 365d ,最高单产 1 860 0kg·hm- 2 ,净产 1 1 0 2 5kg·hm- 2 ;面积为 1 0 1 7hm2 池塘以拟石首鱼为主养对象的混养 ,经 540— 560d ,最高单产 1 8640kg·hm- 2 ,净产 1 82 2 5kg·hm- 2 。投入产出比 1∶1 2。  相似文献   
957.
958.
细胞生长时期对两种海洋微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报道海洋微藻后棘藻 (Ellipsoidion sp.7- 14)和眼点拟微球藻 (N annochloropsis oculata)细胞生长时期对细胞内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微藻的总脂均在稳定期含量最高 ,分别占干重的 54.5%和 4 3.3% ,而 EPA、ω- 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 PUFA的最高比例均出现在对数早期 ,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可分别高达 2 7.3%和 2 7.7% ,同时总脂的含量却最低 ,分别占干重的 2 2 .9%和 2 2 .0 %。在生长对数期中 EPA是脂肪酸的主要成分 ,而在稳定期中16∶ 0、16∶ 1ω9和 18∶ 1ω9是脂肪酸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59.
湘东地区板杉铺加里东期岩体是一套具埃达克岩性质的花岗闪长岩。该岩石具有高的SiO2(~70%)和Al2O3(~16.5%)、中等高的Na2O/K2O比值(普遍大于1.0,可达1.4)和低但可变的Mg质指数(Mg#= 37-59)。相对高的Sr(均值: 520 ppm)和Ba(1052~1502 ppm)以及低的Y(<12 ppm)和Yb(<1 ppm)丰度,导致该岩石具有低的Rb/Sr(0.17~0.42)、高的Sr/Y(34~64)比值,以及LREE强烈富集[(La/Yb)N= 27 ~ 71]而铕弱负异常(Eu/Eu*= 0.76 ~ 0.91)的稀土配分模式。因此,板杉铺岩体源区岩可能为石榴角闪岩或石榴角闪岩-角闪榴辉岩过渡相。但低Nd和高Sr同位素组成[?Nd(t)= -6.7 ~ -8.4],(87Sr/86Sr)i= 0.7078 ~ 0.7140]说明它们并不来源于俯冲的玄武质洋壳或亏损地幔;而高放射性成因Pb[(206Pb/204Pb)i=18.22~18.78]、高微量元素比值(如Ba/La=~15-28、Th/Ce=0.29-0.36)暗示深海沉积物及再循环的陆源沉积物可能已卷入这些岩石的成因。结合区域地质、地层和构造事件,我们认为,早古生代可能的陆-弧-陆碰撞是导致研究区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产生的重要机制,而源于先前富集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底侵则诱导了加厚的中酸性弧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可能经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过程最终形成了板杉铺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华南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厘定不仅揭示早古生代时期华南地区经历了地壳增生事件,对正确理解华南、特别是扬子板块东南缘Au-Sb-W-Cu等多金属成矿作用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0.
干旱胁迫下秸秆覆盖增强玉米耐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宋凤斌  戴俊英 《中国沙漠》2001,21(Z1):58-62
田间试验于1994- 2000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洮南市幸福乡实施,试验田包括露地栽培和秸秆覆盖栽培两个处理,覆盖区于玉米植株5叶期用粉碎的长度为2~3的玉米和小麦秸秆全面覆盖,随机区阻设计,重复4次,试验区每年重新安排,以免上一年的覆盖物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于5叶期在每个小区的中部连续标记10株,以后跟踪调查记录,子粒达生理成熟时收获。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前处理与对照的土壤含水量无差异,而5叶期实施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这种效应一直持续到7月的第二周。6月10日、6月25日和7月15日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高12.86%、7.17%和2.86%,这就保证了玉米植株的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在半干旱地区及干旱年份实施秸秆覆盖处理可提高田间土壤水分含量、促进玉米植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提高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重、有利于雌穗分化发育、改善穗部性状、增加单穗粒数和粒重、最终增加子粒产量。因此,可把秸秆覆盖作为玉米综合抗旱栽培措施中的一项措施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