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54篇
大气科学   411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水汽场初值调整及其对华南降水预报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GMS多通道气象卫星资料推导得到的降水资料估算出的加热率, 作为非绝热的非线性正规模初始化过程中的非绝热强迫项, 进行风压场的初值调整, 再采用一个与模式中的对流参数化方案相反的逆运算方案, 进行水汽场的初值调整.以保证初始时刻按模式的物理参数化方案计算得到的加热率与由卫星推导的加热率一致. 这一方法在非绝热的非线性正规模初值化的框架中, 使初始时刻的水汽场得到调整.既实现了传统的初始化目标, 又提高了模式对降水的短时预报效果.对华南的两个个例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2.
长江三峡陕西营旋转滑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陕西营旋转滑坡的成生条件、形成机理,旋转滑坡的必备约束边界,滑动受力数据分析及滑坡发展趋势。对于深入研究旋转滑坡可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3.
If the initial fields are not in geostrophic balance, the adjustment and evolution will occur in the stratified fluid, and the frontogenesis will occur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The evolution is studied here with a nonhydrostatic fully compressible meso-scale model (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 ARPS). Four cases are designed and compared: (i) control experiment; (ii) with different initial temperature gradient; (iii) with vapor distribution; (iv) with orographic forc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is an inertial oscilla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imbalanced flow with the frequency of the local Coriolis f, and with its amplitude de-creasing with time. The stationary balanced state can only be approached as it cannot be reached in the limit duration of time, The energy conversion ratio varies in the range of [0, 1 / 3]; (2) the stronger initial tempera-ture gradient can make the final energy conversion ratio higher, and vice versa; (3) suitable vapor distribu-tion is favorable for the frontogenesis. It will bring forward the time of the frontogenesis, strengthen the in-tensity of the cold front, and influence the final energy conversion ratio; (4) the orographic forcing has an ev-idently strengthening effect on the frontogenesis.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n the frontogenesis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final energy conversion ratio depend on the relative location of the mountain to the cold front.  相似文献   
144.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太阳短波吸收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艳  高歌 《气象科学》2000,21(3):260-269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总云量、行星反射率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年、月平均云对地气系统太阳短波吸收辐射的强迫及其敏感性系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绘制了地气系统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全国分布图。结果表明:我国地气系统短波辐射云强迫及其敏感性系数都与总云量有较好的非线性相关,呈幂指数形式,且季节变化明显。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地理分布与总量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5.
北半球环流季节演变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北半球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一种反馈机制:外界(太阳、海洋、陆地等)的热力强迫加热大气,形成波状低云;而波状低云又使高中纬大气冷却,进而影响高纬冷气团冬夏变化。根据波状低云影响高纬冷气团变化这一负反馈过程,对1958-1993年进行夏季旱涝预报试验,结果每年中国东部的主雨带基本可正确预测出来。  相似文献   
146.
青藏高原东坡近地表的辐合能够增加地表的位涡密度(PVD)。高耸的青藏高原与等熵面相切, 其东坡近地表增加的位涡密度成为等熵面边界上的位涡密度强迫源。利用IAP/LASG FAMIL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探究青藏高原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对2008年初中国华南地区雨雪灾害天气形成的影响。首先与观测资料对比发现, 通过张弛逼近动力初始化, 在参照试验中, 模式能够比较合理地再现青藏高原东部的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和1月24-27日中国华南的大气环流场及降水场。而在高原的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减弱的敏感性试验中高原下游区域特别是华南沿海、广西到山东一带的降水明显减小甚至消失。对结果的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区域的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在低空能够增强中国华南沿海地区的南风和水汽输送以及负的绝对涡度平流输送;在高空, 高原上产生的正的位涡密度沿西风环流向下游输送, 形成高层正的绝对涡度平流。从而在高原下游形成绝对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强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同时, 高原地表位涡密度增长在低空所激发的气旋式环流增加了华南的水汽输送, 最终激发了华南极端降水的产生。该个例模拟的结果证实了青藏高原东部的地表位涡密度强迫激发其下游极端天气发生的一种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7.
利用湖北省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逐6 h的NCEP/GFS再分析资料及FY-2E红外卫星云图等资料,对三峡谷地南北汇合型及聚集增强型两类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南北汇合型以天气尺度强迫为主,低层冷暖切变结合提供了主要的动力抬升机制,地面气流汇合及Ω型温度场的形成促使中尺度对流系统南北汇合增强,并受地形影响,沿峡谷向东移动。2)聚集增强型以边界层辐合和地形强迫抬升为主,边界层弱切变和地面形成的有组织的涡旋结构促使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产生发展,地面温度锋区的形成进一步促使零散分布的对流系统产生聚集增强,并由南向北移动。基于以上分析,建立了三峡谷地两类突发性中尺度暴雨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48.
利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和琉璃河镇内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和环境监测站观测数据,对2013年至2015年PM_(2. 5)、PM_(10)、NO_2、SO_2、CO 5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3年来,两个镇综合污染物指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各污染物对房山区整体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从大至小依次为PM_(2. 5)、PM_(10)、SO_2、NO_2、CO,PM_(2. 5)已取代传统大气污染物SO_2成为房山区的主要大气污染贡献体。两个站点各污染物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月、日变化特征。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局地气象要素与污染天气发生概率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可根据气象要素分级方法找出各季节污染天气发生时最敏感的气象因素,为局地污染天气预报提供参考指标,也为防范空气污染、制定科学的综合管理措施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9.
用动力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对海温热力强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对于行星尺度系数,海温热力场的持续强迫作用可以很快激发出稳定的大气平衡态响应,该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大尺度东-西及南-北向涛动特征,对于天气尺度系统,海温热力场则主要激发出大气低频振荡,研究结果揭示了海温势力构型与大气响应形式的基本对应关系和动力过程,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50.
Why Is the Climate Forcing of Sulfate Aerosols So Uncerta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 IntroductionAlthough the aerosol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has innuence on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limate for a long time, it still has much uncertainty in assessingits climate forcing. The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of sulfate aerosols has been estimated rangingfrom --0.3 W/ m2 to --0.9 W/ m2 in recent publications (Charlson et al., l992, Kiehl andBriegleb l993; Taylor and Penner 1994, Boucher and Anderson l995, Kieh1 and Rodhe l995;Chuang et al., l997, Pen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