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2篇
  免费   736篇
  国内免费   1070篇
测绘学   1304篇
大气科学   903篇
地球物理   534篇
地质学   1919篇
海洋学   455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415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7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7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方法改进程美贞(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笔者对用紫外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法进行了改进,并做了一些条件实验进行探索。1方法的改进原方法用200ml容量瓶绘制标准曲线和样品测定体积过大,准确度较差,而且操作复杂,所以将200Yn...  相似文献   
112.
在进行岩石地层划分时,有必要进行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的划分。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是顶底以不整合界面为限,而由有关联的若干个基本岩石地层单位──组(群)组成的组合。和岩石地层单位一样,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实体。初步建议华北地区划分为8个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桑干河序列、五台山序列、滹沱河序列、秦幽序列、冀鲁序列、三晋序列、燕辽序列、河海序列。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的划分、确立,是进行地层格架分析、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前提,有利于以岩石地层单位(即以不整合界限地层单位)编制小比例尺地质图。  相似文献   
113.
针对与矿石矿物共存透明脉石矿物所含流体包裹体并不完全代表成矿流体,红外显微技术及EPMA、SEM等常规表面分析手段无法满足不透明矿石矿物所含单个低盐度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实际困难,本文首次成功地应用具同步扫描成象功能、电子束斑空间分辨率较高、信噪比较好的PHI595SAM/AES这一当代高灵敏表面分析技术,按单矿物分选→二次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外真空热爆→在金属铟片上压制成样的实验流程对新疆阿尔泰多拉纳萨依金矿床含金黄铁矿所含单个低盐度流体包裹体的液相组成进行了静态定点分析,实验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4.
板内造陆变形以平行不整合为标志,它是一个容易失稳的界面,后期构造变动中常常转化成拆离面。中浅构造层次形成脆性拆离断层(拆离带);中深构造层次则形成韧性剪切断层(韧性剪切带)。板内造陆变形及其后期演化改善了储集岩性能,影响了油气运移和聚集。后期转化还可以使油气重新运移,也可形成新的油气圈闭,同时深刻影响油气演化,有利于再次生油气。  相似文献   
115.
116.
魏春生  林清英 《矿物学报》1996,16(3):268-273
针对与矿石矿物共存透明脉石矿物所含流体包裹体并不完全代表成矿流体,红外显微技术及EPMA、SEM常规表面分析手段无法满足不透明矿石矿物所含单个低盐度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实际困难,本文首次成功地应用具同步扫描成象功能,电子束斑空间分辨率较高、信噪比较好的PHI 595 SAM/AES这一当代高灵敏表面分析技术,按单矿物分选→二次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外真空热爆→在金属铟片上压制成样的实验流程对新疆阿尔泰  相似文献   
117.
Endr.  AL 《地质科学译丛》1996,13(2):65-66
介绍了热中子热井的试验原理及野外和室内试验方法,阐述了热中子测井对在含水层中运移复杂的不混溶相有机污染物探测和监测有可行性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8.
鄂西娄山关组顶部存在古岩溶不整合面,有众多陆上暴露和溶蚀标志,表明其产生受寒武纪末海平面下降事件的控制。它不仅形成了碳酸盐台地上典型的Ⅱ型层序界面,而且恰与寒武—奥陶纪年代地层界线相重合,体现了层序界面、年代界线和事件界线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9.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成藏特征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松辽盆地所处地壳块段的纵向结构,依密度大小可分为上、中、下地壳.在上、中地壳间有一厚的3km的低密度层段.它可能是上地幔熔融物质析离出来的“流体相”在地壳中聚集的岩浆房.它通过地壳断裂和天然地震向松辽裂谷盆地供给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和其它气态物质及热液流体,这是松辽盆地形成非生物成因气藏的根本条件.在上地壳(或称盆地基底)断裂两侧有基底及以上层位的构造圈闭;有不整合面或横向延展广阔的含联通孔隙的砂层做为运移通道及天然气储集层;临近气层有泥岩做为封闭的盖层,这些条件的适当配置是非生物成因气成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0.
华北奥陶系两个不整合面的成因与相关区域性储层预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刘波  王英华 《沉积学报》1997,15(1):25-30
发育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顶部(UF1)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峰峰组顶部(UF2)的两个不整合面是控制华北早古生代与古岩溶有关的区域性储层形成及展布的关键性面。UF1F2原被认为分别代表了短期或长期的基底构造隆升,但是,基于新的证据,我们认为二者受控于不同成因机制,因而与之相关的储层预侧也应有所不同。UF原被解释为是板块南部基底上翘的结果,但层序地层分析却支持其海平面变动成因解释。海面下降会通过切蚀水平岩层产生一个倾向盆地的卡斯特侵蚀斜面。UF1从西北仅蚀亮甲山组到东南下切至下寒武统顶部。因此,与之相关的储层亦从西北至东南发育于相应层位内。在空间上,有利区域性储层主要分布于强烈混合带白去化并有随后轻度淡水淋滤的华北地区中心地带。UF2由全球性构造事件形成。这一构造运动导致板块内部下弯及相应的边缘上凸,在下凹的华北中心地带保存了较新的地层(峰峰组),而在凸起区这些新地层却被天水侵蚀殆尽。与UF2有关的潜在区域性储层趋于分布在边缘抬升区,特别是峰峰组分布的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