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513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581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1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阐述了地震分析预报数据库在地震中短期预报系统中的重要性 ,同时具体提出建立该数据库系统所用的方法和技术途径 ,并给出预期的成果。另外 ,本文还介绍了建立该数据库系统的有利条件极其存在的困难 ,并对解决困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2.
简要地介绍了地震数据国际交换试验系统和台站地震数据实时采集传输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特性与功能、地震数据数字化及实时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83.
巴卡.  M 《内陆地震》1996,10(1):79-85
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变形及破坏试验,研究断裂形成过程中的声发射记录(AE),以找到能解释地震前兆现象的方法.另外,对试验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及资料进行了数理统计处理.  相似文献   
84.
本文在分析自动脉冲数字测相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推出了不仅与测距频率有关,而且还与填充脉冲频率及低频测相频率有关的新的频率改正公式,并给出新的频率改正公式与传统频率改正公式之间等同的条件,即有锁相环路(或频率跟踪电路)的正常工作来保证。  相似文献   
85.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很多与图像相关的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反过来,这些变革也对数字图像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新的、面向具体应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本文展示了一个基于Unix工作站的、适用于遥感领域的交互式图像系统的设计框架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6.
潮汐数字记录应用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又陵  蔚晓利 《内陆地震》1993,7(4):379-385
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重力潮汐数字记录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数字采集的控制部分、观测资料的日常处理、重力仪记录格值的标定等一系列与台站观测有关的处理功能。它实现了潮汐信息从采集到成果处理的自动化,首次将48小时的Nakai潮汐数据预处理方法引入PC-1500计算机。它能有效地剔除、修正数字采集器本身无法识别的错误数据或干扰信号,使观测人员能根据拟合参量的变化,及时了解仪器的工作状况及记录系统灵敏度的变化。实践表明:此软件配合数字采集系统使用后大大提高了重力固体潮观测的整体水平。对这一软件作部分的改进后,可用于固体潮其它分量的观测。  相似文献   
87.
光滑处理使得单界面成为非均匀薄层,界面反射转变为层反射.为了探讨光滑处理的影响,以平面波作为入射波场,首先利用过渡层反射系数推导了反射信号的理论公式,然后就非均匀薄层下反射系数的计算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并通过与经典Epstein过渡层反射系数解析结果的对比说明了算法的精度.最后在单界面及其被光滑后界面的对比分析中,得出了几点重要结论:随着光滑次数的增加,反射信号的到时基本保持不变,而反射信号的主频与能量呈减少趋势,其中信号能量在低光滑次数的衰减速率明显大于高光滑次数.  相似文献   
88.
Single-point, three-component turbulent velocity time series data obtained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over the ocean reveal coherent structure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a model of a steady linearly varying spatial velocity field that translates past the measurement point at constant velocity. The kinematic model includes both strain and rotation rates and has implications regarding vortex generation, vortex pairing, vortex break-up, and stability. While the complete specification of the dimensions, spatial velocity gradients, and translational velocity of the linear coherent structure (LCS) cannot be made from the single-point, three-component measurements, the model LCS velocity time series can be determined from least- squares fits to the data. The total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is used to find in the record the initial and final times of a model LCS in the data, i.e., the time interval over which a model LCS is passing over the anemometer. Maxima in the kinetic energy removed from the data (by subtraction of the model LCS velocity functions from the data) are used to identify the most-energetic model LCSs. These model LCS velocity functions replicate the essential large-scale features of the time series of the three-component velocity fluctuations, most noticeably in the streamwise component. The model LCS decomposition was used to perform a scale analysis of the data, which was compared to the usual Fourier method. Time intervals of model LCSs were found successively in the data, after subtracting the previous fits. This process resulted in a series of 'levels with a number of LCSs found at each level. About six levels account for most of the kinetic energy. The model also allows the computation of the Reynolds stress components, for which six levels also are sufficient. The recomposition of the time series on a LCS-by-LCS basis compares well with the mode-by-mode Fourier recomposition for the average momentum fluxes and kinetic energy.  相似文献   
89.
“数字地球”科学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地球”是集科学、技术和工程于一体的一项宏伟的科学体系。“数字地球”由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科学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工程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和目标。文章在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0.
地球系统科学与数字地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心源  郭华东 《地理科学》1999,19(4):344-348
数字地球将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带来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革命,因对地观测和数据资源共享技术的发展将使传统的野外地学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从而使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