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1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31.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2年1月对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潮滩0~10、10~20、20~30cm层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羽须鳃沙蚕主要分布在10~20cm层,奇异稚齿虫、德氏狭口螺、尖刺樱虫、寡鳃齿吻沙蚕、莫顿长尾虾、沼蚓和小头虫主要分布在0~10cm层.大型底栖动物在0~10cm层呈高密度分布是各种类型潮间带生物分布的共性,其原因是沉积物越深含氧量越低、食物越少.大型底栖动物个体的分布深度与其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32.
粘土矿物对尖刺拟菱形藻多列型生长和藻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1994年1-7月在加拿大贝德福(Bedford)海洋研究所进行粘土矿物(halloysite)对尖刺拟菱形藻(Psuedonitzschiapungensf.multiseries)生长和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Acid,下简称DA)生成的影响研究,在Gompertz菌类生长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尖刺拟菱形藻生长速率模型,得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藻细胞最大生长速率,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对藻细胞的“遮  相似文献   
133.
STUDY ON PERMIAN REEFS AND PALEOECOLOGY OF REEF一BUILDING ORGANIS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ddle and Upper Permian reef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nd well developed in south China. Sponges (sphinctozoans,inozoans ; and sclerosponges)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rame一building organisms.Algae have played an exceed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efs. Abundant records of Permian reef communities exist in South China. Most reefs clearly exhibit distinct cycles,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ef community flourishing. Results of the author research in individual paleoecology and community paleoecology furnished fresh evidence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mian reefs of south China.  相似文献   
134.
135.
研究雷州半岛自然生活条件、养殖条件下的野生贝和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养殖贝主要污损及寄居生物。结果表明:大珠母贝主要污损及寄居生物共46种,其中自然生活条件下野生贝的污损及寄居生物有24种,养殖条件下野生贝的污损与寄居生物42种,养殖贝的污损及寄居生物有31种;根据附着或寄居部位可将大珠母贝污损及寄居生物可分为4种类型:贝壳表面附生型、贝壳层寄居型、贝壳内侧寄居型、外套腔寄居型;海绵、缨鳃虫、龙介沙蚕、长鳃树蛰虫为贝壳表面附生型主要种类,砗磲江珧虾为外套腔寄居型种类,对大珠母贝危害较小;石蛏、开腹蛤、厥目革囊星虫、有盾海扇虫、才女虫、钻穿裂虫为贝壳层寄居型的主要种类;吻蛇稚虫为贝壳内侧寄居型,对大珠母贝危害较大。自然生活条件下野生贝主要危害种类为石蛏、开腹蛤、厥目革囊星虫、才女虫、钻穿裂虫,养殖条件下野生贝主要危害种类有石蛏、开腹蛤、厥目革囊星虫、有盾海扇虫、吻蛇稚虫、才女虫、钻穿裂虫;养殖贝受寄居生物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136.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Fe. Mn, Zn, Cu. Sr and Ba are studied for the marine organisms collected from typical Chinese coastal waters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ajor elements Ca and Mg. Nearly all the distributions for trace elements in macroalgae, benthic molluscs, crustaceans, cephalopods and different tissues of fish (muscle, liver and bone ) are found to show some degree of positive skewness, indicating a relatively large number of marine organisms with low concentrations for a particular element and only a few organisms with disproportionately high concentrations. Their distribution types are generally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or nearly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of Ca is similar to that of trace elements, while Mg shows normal distribution. Average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types of organisms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ir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137.
海上围隔羟基治理赤潮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化学药剂和粘土絮凝法治理赤潮存在的问题,2002年8月在胶州湾近岸进行了海上围隔杀灭赤潮生物的试验。采用强电离放电的物理方法,将空气中O2和海水中H2O电离离解成OH等自由基,溶解到一部分海水中形成高浓度的羟基溶液,喷洒在围隔内水面上,其比值浓度为4.2mg/L。当海水中羟基浓度达到0.68mg/L时,赤潮生物叶绿素α含量低于检测的最低值。24h后检测杀死灰甲多甲藻、光甲多甲藻、多纹膝沟藻等33种赤潮生物,其致死率达99.8%,其中藻类孢子的致死率达100%,海水水质亦有明显的改善。试验结果表明,羟基溶液是目前治理赤潮可行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8.
天体,地球,生物的一种自相似律——对数螺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玉鲸 《吉林地质》1999,18(3):1-10
自相似是指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部分与整体之间,广泛存在着的放大对称(dilata-tion symmetry)它们不仅在形态上,时空关系上,而且在信息,功能和能量等各个方面都表出的自相似特征,天体中,从众多的硕大的旋状星云,到坠落于地球上的微波的陨砂,陨尘,普遍存在着螺旋状的结构形态。地球上从变形矿物的包体至巨型的旋涡状构造,从岩石圈表层,直至外地核的深处,也都能发现螺旋形结构的存在,生物世界人植物  相似文献   
139.
鄱阳湖水文过程对湿地生物的节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实测水文数据出发,研究2009-2013年近5年各年水位过程变化,归纳年内、年际水位变化的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年水温、水体透明度及水深梯度的变化过程.结合"鄱阳湖科学考察项目"对生物资源及其动态变化的考察成果,重点探索2009、2010、2011年3个典型年鄱阳湖湿地生物繁殖、生长、成熟或死亡过程与各水文要素变化过程耦合时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4-6月涨水过程,沉水植物经历淹水深度1.5~2.0 m、水体透明度低于20~30 cm后,大部分死亡;3-6月和6-9月水位过程偏低,导致定居性鱼类产卵场和索饵场范围缩小;10-12月水位偏高或偏低影响冬候鸟入迁或栖息等.研究初步揭示鄱阳湖水文节律对鄱阳湖湿地生物生长、生存的节制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鄱阳湖生态水文过程.  相似文献   
140.
海湾扇贝消化盲囊衣原体样生物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1992 ̄1995年研究了胶州湾养殖海湾扇贝消化盲囊内寄生的原核生物。光镜和电镜下可看到消化盲囊的组织病理变化和这种寄生物形成的包涵体。初步认为它是一种衣原体微生物,与近年来养殖海湾扇贝的大量死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