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9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920篇
测绘学   1770篇
大气科学   864篇
地球物理   753篇
地质学   1411篇
海洋学   958篇
天文学   662篇
综合类   535篇
自然地理   37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51.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大气氮氧化物污染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中国南方某省所辖城市近年来N0x污染指数的测量数据的统计资料,建立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探讨了大气中氮氧化物指数的变化趋势。所建模型残差仅1.17%,关联系数为0.9067,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可以为管理规则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2.
WZY-1型钻参仪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钻参仪未能普遍推广应用的原因。介绍了WZY-1型钻参仪的总体构成、测试参数、性能特点及其分别与钻机和水泵的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3.
灰色系统在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地面沉降的研究之中。根据上海地面沉降的历史数据建立了上海地面沉降发展的GM(1,1)模型以及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映射GM(1,2)模型,最后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地面沉降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森林沼泽区开展1∶20万区域化探4个不同阶段工作方法技术及效果的回顾和总结,认为在不同时期的工作方法技术随着对森林沼泽区这一特殊景观的认识不断加深,其工作方法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发现矿点8处、矿化点17处,其中,银锌矿17处、金矿1处,取得了较好的地球化学勘查成果,所完成图幅较客观地反映了工作区区域构造、成岩成矿作用的表层地球化学面貌,大大提高了地球化学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5.
灰色GM(1,1)模型最优维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灰色GM(1,1)模型的维数对模型的预测精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自编的FORTRAN程序,在合适的范围内对GM(1,1)模型的维数进行自动优化,通过对宁波市地面沉降数据的计算分析,得到了C和P的定性关系,确定了优化的评价标准,维数最优化后的模型能反映预测数列变化幅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6.
灌溉实时调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世祥  傅骅  李靖 《水科学进展》2003,14(5):660-666
灌溉实时调度是农业水管理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及农业灌溉、气象学、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提高调度的灵活性、可靠性、实用性,是灌溉实时调度今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处理费用过高、卫星传输周期长等多方面的困难。综述了国内外在实时灌溉预报、渠系动态配水、土壤墒情监测、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灌区空间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主要成就,力求促进灌区用水管理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7.
灾害预报与鸡西煤矿瓦斯爆炸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上半年,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日益加剧,全球性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6月20日发生在中国黑龙江省鸡西煤矿的瓦斯爆炸事件和6月22日发生在伊朗的强烈地震,时间恰逢月亮近地潮的6月19日和太阳潮半日形变最大值的夏至的6月21日附近,是地球形变和排气较强烈的时段.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月球与地球发震有关系的重要条件是“近地点兼朔、望”以及各大行星特定位置的配合,张元东称之为“特殊天象组合期”[1];郭增建等提出,月亮赤纬角或太阳黄赤交角最大时地球形变和排气最强烈[2~5].在此期间,中国各种大的突发性灾难,如空难、海难、火车事故、矿…  相似文献   
158.
The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typical tar oil compounds such as acridine, benzo(b)thiophene, dibenzofuran, indane, and indene under different redox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microcosm studies.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the inherent contamination in polluted soil as well as the added N‐, S‐, O‐ heterocyclic and homocyclic compounds were transformed predominantly apart from thiophene. 1‐Indanone was detected by RP‐HPLC‐DAD and GC‐MS as an intermediate metabolite from indane and indene. Under nitrate and sulfate reducing conditions indane, benzo(b)thiophene, and dibenzofuran were transformed in assays with the polluted soil samples from well B 65 and B 66 within 426 days, whereas they were persistent in assays with the highly polluted soil B 67. All heterocyclic and homocyclic compounds added to the non‐contaminated soil from well B 85 were not degraded under nitrate and sulfate reducing conditions, too.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e decision, wether natural attenu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 in addition to BTEX and PAHs especially the fate of further tar oil compounds in anoxic aquifers has to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59.
In this study a field‐sampling technique for dissolved hydrogen (H2) in groundwater will be presented which allows the transport of gaseous samples into the laboratory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 method consists of transferring the headspace trapped in a gas‐sampling bulb which is continuously purged by groundwater into previously evacuated vials using a gas‐tight syringe. Three transfer steps with preceding evacuation of the vial led to a H2‐recovery of 100 %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determine H2 concentrations in an aquifer contaminated with chlorinated solvents. Test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umping techniques on H2 concentrations revealed that most reliable values were obtained with a bladder pump, while an electrically driven submersible pump generated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hydrogen due to electrochemical interactions with the sampled water.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hydrogen in field and laboratory samples were about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when sampling was performed with the electrically driven submersible pump compared to sampling with the bladder pump and a peristaltic pump. Lab experiments with a Plexiglas reservoir to produce H2‐enriched water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wo tubing materials (PVC, polyamide) on H2 losses. PVC tubing turned out to allow transfer of H2‐enriched water over 25 m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es, while PA‐tubing was not suitable for sampling of H2.  相似文献   
160.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中阴影的自动提取与处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开创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但影像中的阴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它给象影像分类这样的一些应用带来了很大麻烦,另一方面,它提供了物体的高度信息。本文利用纹理分析的方法,通过共生矩阵和相应指数的计算,对高分辨率卫影像中阴影的自动提取与处理作了一个尝试并给出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