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深港边界是全球跨境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以通过深圳湾口岸前往蛇口消费的香港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定量和空间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香港居民来往深圳的消费模式和行为影响因素,发现在蛇口的跨境港人多来自“新界西”的屯门、元朗、荃湾三地,呈现以公交出行为主、出行频率高、消费低、时间短、老龄化、女性多的特点,其跨境行为主要受到个人年龄及收入、出行距离、区位等因素影响;港人在深港边界的跨境活动开始出现与收入、年龄相关的空间分异现象,呼吁展开针对不同过境群体的进一步研究,厘清其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这将有助于建构粤港“优质生活圈”、促进粤港两地间更便利的跨境活动和更深层次的协作。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底拖网作业对珠江口香港海域底层鱼类的影响。【方法】根据2007-2009年及2014-2016年在珠江口香港海域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在禁止底拖网捕捞实施前后鱼类种类组成及生物量和生态多样性指数,评估5种典型底层鱼类资源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该海域捕获鱼类种类数在禁止底拖网作业后明显增加,鱼类种类数量从44种升至73种。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2007至2009年,4.937~5.711,2014至2016年,6.559~7.074;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2007至2009年,1.945~2.841,2014至2016年,2.220~2.381;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2007至2009年,0.539~0.776,2014至2016年,0.557~0.600。卵鳎Solea ovata、韦式羊舌鮃Arnoglossus waitei、尖嘴魟Dasyatis zugei这3种底层鱼类禁止底拖网实施后在数量(number)和生物量(biomass)上都增幅明显。不同站位数量和生物量的数值在“禁拖令”实施后也都有所增加,其中以站位2(大屿山以北,较靠近香港国际机场海域)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3.
吴超羽 《第四纪研究》1997,17(4):354-366
珠江口伶仃洋两岸5000年来沉积差异显著。西岸沉积了数千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平原,却失去了所有深水良港;而东岸的香港海岸,则长期处于侵蚀状态,保留了曲折的海岸和陡峻的水下岸坡,形成众多的深水港湾。以上差异对香港城市发展有深远影响。文章提出城港关系演变的3个阶段。香港高度发达的商业中心和现代化港口的各种功能系统在最狭小的空间里交叠在一起,带来城市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对今后50年香港城市发展进行情景分析。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计划的大屿山新港址有严重的策略选择问题。提出未来香港都市向大屿山东北扩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4.
香港港口的发展与粤港港口衔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群亮 《热带地理》1997,17(2):139-148
本文在宏观上论述了香港港口具有典型的山地溺谷湾形态特征和潮流强、波浪弱、泥沙淤积少的动力特性,指出过量的围海造地威胁天然良港的永续利用。文中从港口的历史发展阐明香港港口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根据货运量持续增长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快速增长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隐优和挑战、未来运输量增长的预测,讨论了香港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新港址,提出屯门龙珠岛-青山电厂煤码头,赤Lie角新机场以东的大屿山岛北岸两处深水岸段作为新发  相似文献   
35.
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工业合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余国扬 《热带地理》1997,17(2):108-113
珠港两地工业合作使珠三角经济迅速发展,使香港增强了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实力。但是目前两地的合作只是“前店后厂”式的生产方式合作,层次低而不适合发展的需要。珠港两地工业合作应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升级为主要目标,以基础原材料工业合作发展为基础,以珠三角沿海港口重化工业区、中部城市轻型工业区、西部和北部内陆采伐工业区为布局手段,使两地目前的生产要素互补性合作发展成为经济循环全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36.
查瑞波  孙根年  董治宝  黄驰 《地理科学》2016,36(7):1050-1056
引入调节变量,采用香港1999~2014年的季度统计数据建立一个新实证模型,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非平稳数据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系统分析了入境旅游、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旅游、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之间存在相关性和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入境旅游对消费物价的带动性高于经济增长。入境旅游与消费物价、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入境旅游发展必然带动经济增长并影响消费物价。入境旅游对消费物价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是入境游客规模扩大和结构单一;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当地底层民众生活品质、损害当地旅游形象和主客感情;对策主要为拓展入境旅游类型并使旅游发展红利惠及底层民众。  相似文献   
37.
ABSTRACT. A massive, voluntary shift to cremation has taken place in Hong Kong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 The provision of facilities b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 began with niche walls in existing cemeteries. These were soon supplemented by sizable buildings known as columbaria. The largest and most recent columbarium, completed in 1996, provides 49,884 niches, each of which can hold at least two sets of ashes. Designing columbaria that are functional, sensitive, and culturally specific provides a fascinating challenge to architects. This article contrasts the conservative response of the public sector with the more expressive solutions of private providers.  相似文献   
38.
内地与香港旅游业跨区域协作的实施途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总结了进入90 年代以来内地与香港旅游业跨区域交流的几个新特征,即两地游客互访市场增长迅速、旅游业资金技术联系日趋频繁、协作形式趋向多元化和高层次;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两地间开展跨区域旅游协作所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经济基础与地缘基础三方面的前提条件和门槛限制,并探讨了今后内地与香港开展跨区域旅游协作的几个重点实施途径,提出了把握一个中心、面向两个市场、开拓三个合作领域的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39.
Tolo Harbour has received massive discharges of municipal sewage,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cottage industrial effluents, via three river system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before the mid Eighties. The Harbour is almost land locked and poorly flushed. The soft sediment acted as a sink for nutrient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After a decade of efforts in establishing and enforcing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legislations and upgrad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the sediments have turned into sources of nutrients and exert a measurable oxygen demand upon the overlying waters. In vitro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sediments oxygen demand (SOD) was between 17.6 and 54.3 mgo2 · m-2 · h-1. The maximum rates of release of ortho-phosphate 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were 15.0 and 206.0 mg · m-2 · h-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0.
For centuries, Bermuda has been challenged with wastewater managem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By quantifying the δ15N of the common sea fan Gorgonia ventalina sampled from 30 sites throughout Bermuda we show that sewage-derived nitrogen is detectable on nearshore coral reefs and declines across the lagoon to the outer rim. We also sampled gorgonians from two museum collections representing a 50y time-series (1958–2008). These samples revealed an increase in δ15N of > 4.0‰ until the mid-1970s, after which δ15N values slowly declined by ~ 2.0‰. A δ15N chronology from a gorgonian skeleton exhibited a similar decline over the last 30–40 years of approximately 0.6‰. We conclude that policies have been effective in reducing sewage impacts to Bermudian reefs. However, significant sources of sewage pollution persist and are likely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harbor and nearshore coral communities and human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