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4篇
  免费   3275篇
  国内免费   4363篇
测绘学   1088篇
大气科学   1874篇
地球物理   2248篇
地质学   9849篇
海洋学   3549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1306篇
自然地理   234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582篇
  2021年   751篇
  2020年   728篇
  2019年   868篇
  2018年   749篇
  2017年   754篇
  2016年   826篇
  2015年   903篇
  2014年   1070篇
  2013年   1013篇
  2012年   1088篇
  2011年   1113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956篇
  2007年   1015篇
  2006年   1015篇
  2005年   864篇
  2004年   774篇
  2003年   693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429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本文分析了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生态零点调查四个航次的浮游植物样品,结果表明: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种数和细胞密度在时间尺度上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夏大于秋大于春大于冬,并且与环境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温度、盐度和径流,而影响日变化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潮汐。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用能谱方法分析了黄海的海表面水温(SST)场的准周期变化。由分析结果清楚地看出,SST具有高频准周期变化:黄海北部以2.6—3.2,1.4—1.7,3.6—3.8和6.7个月的准周期为主;3.3—3.6,5,1.3—2.3及6.7个月在黄海南部占优势。同时,两个海域都有6.7和3.3年的明显的准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03.
外大陆架划界信息系统中数据交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B.NET作为开发工具,ArcGIS Engine作为开发平台,进行外大陆架划界的数据交换研究,所开发的程序能够实现图元和文件层次的交换。该方法的研究对于我国外大陆架的划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北极海冰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NASA的海冰密集度资料(时间为1978年10月~2002年9月,分辨率为1.0×0.25),计算并分析了1978~2002年的北极海冰面积、范围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5.
李宇  陈润珍  蔡敏  孔宁谦 《海洋预报》2006,23(Z1):104-109
本文对1960~2002年进入广西影响区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平均每年有4.3个热带气旋进入广西影响区,强度突然加强的平均每年有0.3个,发生在6~10月,其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海南岛东北部近海至粤西近海区域和北部湾海域。利用《台风年鉴》和《历史天气图》以及欧洲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类热带气旋进行环流特征诊断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有助于更好地做出这类热带气旋的风力和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106.
107.
南极普里兹湾气旋的生消发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1989~2000年现场观测的气象资料,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在南极考察船上接收的NOAA卫星极轨高分辨的卫星云图,研究了普里兹湾气旋的生消发展;提出了夏季绕极气旋进入普里兹湾内也会发展加强,在湾内东风带里也能生成气旋的新观点,修正了普里兹湾仅是气旋墓地的不全面说法,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南极西风带绕极气旋和东风带上气旋生消发展的理论;研究了普里兹湾冰-气-海相互作用的机理,解释了气旋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用整体动力学输送法计算了进入普里兹湾980205号绕极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能量交换,指出气旋在超过冰坝进入冰间湖可以获得巨大的热量,使气旋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南极特色的强风暴,风力达12级以上,平均风速为38m/s;瞬时最大风速达100m/s.  相似文献   
108.
孙孚  张书文 《海洋与湖沼》2001,32(5):547-550
首次将列率谱分析的方法引入到随机海浪的研究。根据不同环境条件下实验室资料,对列率谱与频率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列率频对频率谱高频部分有明显改善,特别对二倍频含能段的分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另外,列率谱具有计算速度快、简单易行、分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9.
110.
用北太平洋(含赤道太平洋区)1949~1979年的COADS资料,通过矢量EOF分解得到北太平洋异常风场的分布型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分析表明,EOF1~5场与大气活动中心、海洋相互作用有联系,具有明显的天气学意义。此外,还讨论了EOF异常风场间的转换及其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