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6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基于SPOT遥感影像的九段沙潮沟信息提取及分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永飞  韩震 《海洋与湖沼》2013,44(6):1436-1441
以长江口九段沙为研究区, 应用灰度形态学提取了九段沙湿地的潮沟信息, 并对提取出的潮沟信息分区域采用网格法进行了分维研究, 得出了九段沙不同区域潮沟的分维值, 并对分维值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比较发现, 九段沙不同区域的分维值, 上沙最大, 下沙次之, 中沙最小。而在不同区域的不同岸段中, 处于上沙北部沿岸的潮沟分维值大于上沙其它地区; 处于中沙、下沙西北-东南沿岸的潮沟分维值分别大于中沙、下沙的其它地区。这主要与它们所处地理位置水动力条件不同有关。另外也计算了九段沙南岸与北岸的分维值, 发现南岸的分维值要大于北岸, 这与其发育时间、水动力条件和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等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2.
Understanding socio-economic aspects of the tiger shark Galeocerdo cuvier diving industry,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participant expectations, experiences and expenditure, is necessary for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Aliwal Shoal Marine Protected Area on the east coast of South Africa. Between January and December 2007, a total of 2 133 tiger shark dives was conducted by 1 065 divers (95% CI = 946-1 198). Data were collected by mean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semi-structured survey questionnaire to 197 (18.6%) dive participants. Respondents indicated that the direct value of tiger shark diving to the Aliwal Shoal region was R12 405 274 (95% CI = R10 777 324-14 228 541). A total of 1 000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was used to estimate confidence intervals. On a ranking from one (poor) to five (excellent), the average participant response to overall quality of dive and standard of dive operator was 4.6 and 4.7 respectively. The majority of divers (98.0%) observed a tiger shark, at an average of four per dive. Although tiger sharks approached to an average distance of 1.6 m from divers, the majority (95.9%) felt safe and enjoyed the experience. The majority of interviewees (88.5%) supported the use of chumming for a closer ‘tiger shark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23.
现有的水下地形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探测模型尚未综合应用SAR的极化信息。本文基于Valenzuela的雷达散射截面表达式与袁业立提出的海波高频谱表达式,并结合全极化SAR相干斑抑制的极化白化滤波法,将极化信息有效地运用到水下地形SAR探测中去。最后,以中国台湾浅滩为例,分别利用Radarsat-2单一极化和全极化影像开展水下地形SAR探测研究,探测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全极化信息的探测精度明显优于单一极化信息的探测精度,利用极化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下地形SAR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24.
基于RS与GIS的南汇东滩围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S和GIS技术是滩涂围垦监测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基于1983年以来多期遥感影像,解译出了不同时期人工岸线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分析了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及其与滩涂淤涨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呈现"由慢至快"的发展趋势,经历了"缓慢—稳步—高速"三个发展阶段:(1)1983~1995年年均围垦速率约1.23km2/a,圈围速率较小;(2)1995~2000年为7.95km2/a,围垦速率处于稳步增长阶段;(3)2002~2005年为35.27km2/a,是围垦速率最大的阶段。2002年以前,围垦速率与滩涂淤涨速率基本一致,2002年之后,围垦速率远大于滩涂淤涨速率。本文认为8km2/a是南汇东滩适宜的围垦速度。2002年之后南汇东滩的快速围垦并没有导致上海整体滩涂面积的减少,围垦可不囿于局部滩涂面积的稳定,以全市总体滩涂面积和湿地水平的动态平衡,可为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5.
依据2010年在登州浅滩海域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资料,划分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分布类型,分析了登州浅滩海域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和粒度参数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沉积物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登州浅滩海域表层沉积物主要包括砾石、砾砂、粗砂、中粗砂、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黏土质粉砂、粉砂质黏土等11种类...  相似文献   
2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金色小沙丁鱼精巢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瑁  杨圣云  陈明茹 《台湾海峡》2000,19(1):17-21,T001
金色小沙丁鱼精巢发育分为6期,精巢属于典型的叶状精巢,每一精小叶内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将生殖细胞与精小叶壁联系起来。每一纤维束上连接的生殖细胞的发育都是同步的。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的金色小沙丁鱼雄鱼1a至少生殖2次。  相似文献   
27.
The Taiwan shoal sediments are well sorted, rounded, medium-coarse sands containing a large amount of shell and beach rock fragments and basalt gravels of deltaic, coastal, and aeolian origin. Underwater sand waves are formed by the combined tidal currents and remolded by storm waves.  相似文献   
28.
闽南-台湾浅滩海域鱼类资源生产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根据调查所获得的有关闽南-台湾浅滩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资料,检测了该海域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测算了生态效率,检测了52种主要经济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了该海域生态系统中鱼类资源的生产量(自然生产量),同时采用Cadima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鱼类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估算结果如下鱼类资源生产量为98.63×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 48.35×104t.1997年以来实际年渔获量为48.64×104t -53.83×104t,超过了鱼类资源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呈现过度捕捞态势.还讨论了加强该渔场渔业资源管理的7项重要措施,以促进鱼类资源的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29.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3,12(2):124-129
本文根据现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缘素a 的测定值,以及海水光强度的衰减变化,计算了海水消光系数,推导了福建东山湾、罗源湾、厦门西港和闽南-台湾浅滩海域海水消光系数与透明度的经验关系式;讨论了悬浮颗粒对不同深度下浮游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光学参数的差异主要在于悬浮物质的贡献;不同季节,生物活动对光学参数也有所影响。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一般出现在光衰减为10%~30%,频率分布因子为70%~80%。  相似文献   
30.
闽南-台湾浅滩海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容纳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方森 《台湾海峡》2003,22(4):449-456
以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开展的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有关闽南-台湾浅滩海域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对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和结构的调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等主要种的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检测和生态效率的测算,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该海域渔业资源容纳量(自然生产量).同时,采用Gulland模式和MSY简单模式估算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开发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渔业资源容纳量为125.23×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61.92×10~4t.1996年以来实际年渔获量在62.05×10~4~67.29×10~4t,平均64.74×10~4t,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剩余产量,呈现过度捕捞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