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0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343篇
测绘学   566篇
大气科学   265篇
地球物理   214篇
地质学   1037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64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李亮  陈余道  蒋亚萍 《地下水》2010,32(3):9-11
应用矩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示踪剂数据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步骤,包括数据标准化,浓度衰减的校正,去卷积,外推和积分。正确的分析,可以得出示踪剂扫描孔隙体积、流体几何和流体速度等场地的特殊信息,有助于了解库区边界的特征。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时间矩方法确定地下水有关参数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2.
解艳  薛科社 《地下水》2010,32(6):79-80,87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模拟和预测是水生态环境健康诊断、预测、预警及控制管理的重要基础。水环境数学模拟已经在国内外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水环境数学模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提出其发展趋势和国内水质数学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3.
单个流体包裹体LA-ICP-MS成分分析及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体对于热液矿床成矿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古成矿流体最直接的代表是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研究是了解与成矿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钥匙。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是了解成矿流体成分特征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_ICP_MS分析技术及待测样品选取等方面的问题,重点归纳了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在矿床学中的主要应用,如成矿流体的特征、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流体演化历程、诱发金属沉淀的原因、岩浆_热液矿床中金属的来源、元素在不同相中的分配、模拟计算。最后为LA-ICP-MS对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测试的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4.
传统的液动潜孔锤适应孔深较浅、孔径范围小。传统的正作用式液动潜孔锤阀、锤的工作弹簧对冲击能量影响大、弹簧寿命短,易损坏,其在不正常工作时将截断液流通道,必须提钻检查,否则将会出现烧钻事故;传统的双作用液动锤主要是靠锤、阀各自的上下活塞面积差产生的压力增高而工作,运动密封副多,对冲洗液质量要求高、运动阻卡几率大,固定式节流环对冲锤下行做功将产生一定的阻尼作用。YZX系列高效液动潜孔锤和SYZX系列绳索取心液动锤克服了传统液动锤的诸多不利因素,通过从基础理论研究、结构优化设计、产品规模开发,使我国液动锤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作为一种高效、简便、节能的新产品,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5.
杨春  赵慎中  宋珪 《探矿工程》2010,37(6):56-58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日益增多。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紧邻地下建筑物进行开挖、钻进等情况,特别是地下连续墙这样较大面积深层开挖的工法,势必会对原有地下建筑造成一定影响,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安全质量事故。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在上海市某紧邻地铁结构基坑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可行性分析,采取相关的施工过程控制措施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对地铁结构的变形影响达到最小,实践证明了该法对同类复杂工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6.
井中激电测井在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建西 《西北地质》2010,43(2):190-194
通过在陕南平利某工区ZK301孔及东、南、西、北4个方向分别布极,极距约100m,进行激电测井工作所取得的井中物探测井曲线图,结合工区的岩(矿)石电性参数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在该井深112~137m及202~215m两阶段均为弱矿化带,主要由黄铁矿化引起,而在井深225~245m及320~330m两阶段均为强矿化带,主要由闪锌矿化引起。由于钻孔的原因未做其他极距的激电测井工作。并对激电测井工作中应注意事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7.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是认识极地区域构造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回顾和分析南极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在南极地区取得的主要成果.归纳出南极地壳结构研究、南极古大陆重建与恢复、南极火山与岩浆作用调查和南极冰架与地质相互作用研究等4方面典型实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为南极地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有...  相似文献   
198.
自然资源大数据及其处理技术应用能够为自然资源研究与管理,特别是揭示自然资源系统要素、结构与关联研究提供基础支撑,为资源科学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文试图厘清自然资源大数据的概念、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自然资源大数据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自然资源大数据建设既是自然资源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自然资源产业及整个社会经济效率、完善自然资源治理结构和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手段。本文在地球系统科学体系下,构建了自然资源大数据应用研究的知识框架,基于“一图一网一平台”结构,提出建立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大数据库和“生产-生活-生态”应用框架,探讨建立基于自然资源数据收集、处理与应用的结构体系,并以此技术框架分析了自然资源大数据应用研究的学科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9.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d illustrates a practical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to evaluate the fitness for use of spatial data sets for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focusing on user requirements for specified application contexts. The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the use of metadata to analyz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data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ser’s needs or expectations for several quality indicators. Additionally, the concept of ‘critical factors’ is introduced in this framework, allowing users to define which quality indicators have greater importance given their own requirements or expectations and the specified application context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further allows integrating and interconnecting the spatial data quality (SDQ) evaluation methodology with metadata geoportals in WebGIS platforms, facilitating its operation by users from non-spatial disciplines and with often limited expertise on this subject. Examples of the evaluation of fitness for use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contexts within the project BIO_SOS (‘Biodiversity Multi-SOurce Monitoring System: From Space To Species’ FP7 project) are presented. By providing a prompt and straightforward evaluation tool,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an encoura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DQ evaluation routines in ecological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programs, promoting a more adequate use of geospatial data and ultimately contributing to well-supported policy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相似文献   
200.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研发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活动持续了将近70 a,其作业装备和技术方法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空中和地面一体化作业体系。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南非、泰国等为代表的国家主要使用飞机和地面发生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俄罗斯、中国、保加利亚等为代表的国家在使用飞机和地面发生器的同时,也使用火箭(或高炮)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随着高性能飞机的投入使用,播撒技术和催化剂配方的不断研发改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文章分别介绍了国内外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及机载作业装备、火箭和高炮、地面发生器、常用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