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48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浅析SVP使用的表层漂流浮标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漂流浮标日渐在我国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着重介绍TECHNCCEAN公司生产的测温型拉格郎日浮标构造、原理,数据传输及1996年以来在我国数次海洋调查活动中使用漂流浮标的情况。文章还阐明经努力可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2.
海南岛东部海域生物污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于1989年10月-1990年6月,在位于海南岛东部海域的琼 东和琼东南海区,分别布设W1和J2两个浮标站,进行生物污损的挂板试验。  相似文献   
543.
实测海浪方向谱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仪器阵列测量和“956”测波浮标获得的个例方向谱资料,分析了不同波场类型的实测方向谱形状;计算了海浪能量圩方向和频率的实际分布;结合实测的风要素,探讨了由台风边缘大风和寒潮大风引起的风浪峰频组成波方向与风向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44.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海洋资料浮标(以下简称浮标)的发展情况,以浮标为海洋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根据十年来浮标管理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及外国浮标发展的经验,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前提下,从三个方面探索了浮标事业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1.依靠科技进步,按照价值工程的原则进行设计、研制先进、高效的浮标;2.建立完善浮标研制、管理、资料服务一体化的管理机制;3.浮标只有面向海洋经济建设服务的市场  相似文献   
545.
一种精细化的海洋浮标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浮标数据获取特点及常见数据错情,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细化的海洋浮标温盐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范围检验、尖峰检验、莱因达准则等六个步骤实现浮标数据质量控制,其创新性在于有效集成了多种质量检验法,并且研究了一种融合传统尖峰检验与莱因达准则的质量检验新方法;并以中国近海观测研究网络黄、东海站浮标温盐观测数据为例,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该方法可广泛用于海洋浮标温盐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识别出长时间序列数据的异常值。经过本方法质控后的浮标观测数据对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气象预报、海洋灾害预警以及渔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6.
为有效保护近海海底观测网观测安全,免受渔船拖网和抛锚等损坏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多警戒浮标(直径2.4~3.0 m)的实时监控系统,该警戒浮标可获取浮标本身工作状态,并能实时、动态、连续的将警戒浮标的运行状态发送到陆基岸站,实现对保护目标海域的实时监控,同时该浮标系统可进行扩充实现对海洋环境要素的观测。警戒浮标布设采用正多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正五边形等)预警保护方式,浮标以保护节点为中心等距布放,组网形成有效的海上保护围栏,保障海底观测系统的安全运行;供电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组合供能方式,可保证在连续阴天的情况下警戒浮标系统运行100天。该警戒浮标技术已在东海海底观测网保护中成功示范运行6个月,该技术可为近海海底观测保护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47.
中国于2012年在北欧海的罗弗敦海盆布放了一套海气耦合浮标,断断续续地工作了三年。本文对数据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并以2014年6月—2015年1月的数据为例,给出了该海域各参数的变化特点。经与ERA5数据对比,气压、气温、湿度、风速、水温、辐射、热通量、波浪的参数可靠,与ERA5差别较大的是风向,本文的分析认为,浮标的风向是可靠的。由此得出,除了数据明显异常的时段之外,浮标的数据质量可靠,可以直接用于研究使用。有些参数未见明显异常,但仍可存在数据漂移和数据偏差等问题,需要在使用时精心分析和判断。罗弗敦海盆夏季海表面气压高,风速小,气温高,湿度大,感热和潜热都很小;冬季气压降低,气旋数目增多,强度变大,风速增大,降温过程频繁,降温幅度和持续时间都更大,感热和潜热增大,高热通量事件出现的次数增多,持续时间更长,对大气过程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8.
针对海水淡化预处理系统中关于原海水水质要素动态监测较少的现状,本文提出并设计实现了基于海面多要素浮标的原海水水质同步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海洋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并建立B/S架构综合信息分析系统,实现原海水溢油、浊度、PH等参数的实时采集、分析与预警。根据2022年5月青岛胶州湾定点观测试验数据,研究建立了区域悬浮物浓度检索模型,并进一步探讨近岸水体中悬浮物浓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浮标系统运行稳定,所采集的海洋环境信息准确有效;水体内悬浮物浓度日变化的平均范围在2.94~8.54 mg/L,呈现双峰结构。  相似文献   
549.
基于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20a的Argo浮标资料,采用一种合成分析方法,得到了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三维要素场对台风的平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移动路径右侧海表面温度呈明显的负异常,即具有"右偏性",次表层在"热泵"和"冷抽吸"共同影响下,温度异常呈正负相间的分布,次表层以下大部区域以温度负异常为主,但"右偏性"已不明显;表层至1 000 m深度,各层占主导的盐度异常值呈"正-负-正"的垂向分布,次表层以下,各层的盐度异常在平行和垂直于台风路径方向上的分布较为均匀,不具有明显的各向性差异;表层至1 000 m深度层,溶解氧浓度呈"小-大-小"的垂向分布,各层的平面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均在平行于台风路径-2~2 R50范围存在一带状高值区域;温度、盐度、溶解氧浓度等要素对台风的平均响应深度可达到1 000 m以上.  相似文献   
55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声纳水下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GNSS浮标阵列构型和声学测距精度。优化水面浮标阵列是提高水下定位精度的重要途径。探讨了GNSS浮标阵列解析优化方法,算例以5枚和6枚浮标布设为例,应用所提方法给出了最优浮标阵列解。基于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最小构型解析方法,通过考虑水下定位GNSS浮标位于水面和存在高度角限制这一约束条件,对水下定位浮标阵列进行了解析优化。由于浮标进行水下定位时是范围性的,还基于区域GDOP均值和方差两个指标对GNSS浮标阵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采用数值方法设计了区域GDOP均值最小构型搜索算法。研究表明,虽然存在高度角约束条件,最优浮标阵列几何结构并不唯一,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区域GDOP均值和方差最小的目标,则最终可获得唯一的区域均值浮标阵列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