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271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4 毫秒
21.
利用船载CTD仪、国外剖面浮标(APEX)和实验室盐度计等标准仪器设备,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对2种型号国产剖面浮标(COPEX和HM2000)进行了现场比测试验,并对观测资料质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 COPEX和HM2000型剖面浮标观测的盐度资料均能达到国际Argo计划提出的±0.01的精度要求;(2)HM2000的最小观测深度离海面1 m以内,最大观测深度基本稳定在2 000 m左右,并能保持在1000 m深度附近漂移,而COPEX的最小观测深度在8~9 m之间,最大观测深度则在1 800~1 900 m之间波动,且漂移深度都在600~800 m之间;(3)COPEX和HM2000都获得了70条以上有效观测剖面.总体而言,两种国产剖面浮标观测的温、盐度资料都是可信、可靠的.但试验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仍有待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2.
文章利用舟山海洋环境监测站2014年第16号台风"凤凰"过境影响期间,对OS071X测波雷达和3m波浪浮标在同一海域内的波浪探测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通过分析,OS071X测波雷达探测反演的有效波高、周期与3m波浪浮标探测结果对比,二者按先后顺序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m和0.29m,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0。结果表明,OS071X测波雷达系统的探测精度得到了验证,能够满足实时探测近岸海域波浪的需求。  相似文献   
23.
The water resource and its change of mountainous area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oasis economic system and ecosystem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the water transfer and circulation process among vegetation, soil, and atmosphere over different hydrological units in mountainous areas such as snow and ice, cold desert, forest and grassland is the basic scientific issue of water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which is also the basis of water resource delicacy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There are many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hydrological function of different land covers in mountain areas, basi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however, there are only very limited studies on the water internal recycle at basin scale.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water internal recycle is still at the starting stage, which faces many challenges. The key project “Study on water internal recycle processes and mechanism in typical mountain areas of inland basins, Northwest China” fund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will select the Aksu River and Shule River Basin, which have better observation basis, as study area.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moisture transfer and exchange process of different land cover and atmosphe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water cycle in the basin, and water transfer paths in atmosphere will be studied through enhancing runoff plot experiments on different land cover,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water vapor transfer and ex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land covers in the watershed by isotope tracing on the water vapor flux of vegetation water, soil moisture and atmospheric moisture, improving the algorithms of remote sensing inversion and ground verification on land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on different land cover, and analyzing the water vapor flux from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coupling modeling of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nd land surface process model. At las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and cover in hydrological process of mountain area, and the impact of land cover on downstream oasis will b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相似文献   
24.
中国于2019年第35次南极考察中,首次在南大洋布放了锚系实时综合观测浮标(西风带海洋环境监测浮标,WEMB),为深入了解此海区的海洋环境变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国家海洋技术中心WEMB研究团队基于AVISO公开发布的多颗卫星高度计L3产品,通过数据配对,误差统计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等方法,对西风带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的有效波高数据误差进行了分析与校正.校正后的浮标有效波高统计显示西风带常年处于大浪以上海况,观测期间内57%处于巨浪海况,并且伴随有高度相关的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25.
张永丰  曹东生 《高原气象》1990,9(2):177-182
本文介绍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建立局地网络的微气象观测系统,实现气象数据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和集中实时处理。整个系统由一个中心站和五个(或更多)观测子站组成,是一个点到点的通讯网络。该系统为研究不同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提供了手段和方便。整个系统分两部份介绍,本文作一总体概述,第二部份说明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6.
采用边界元数值计算法解决地电阻率(ρ_s)法中不均匀介质细柱体对ρ_S测值影响的定量计算问题,给出细柱体自身参数变化,(电阻率、长度)、柱体与观测装置相对位置的变化(方向和位置)以及观测装置尺度改变时影响场的定量计算结果和影响特征。计算结果可供条件相当的台站使用。  相似文献   
27.
地质找矿过程中如何提高物探工作质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如何提高物探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物探作用.这些问题均为作者在多年野外工作中遇到后加以总结.这六方面内容为:测网敷设,物探数据的观测及室内整理,资料成图,岩矿石标本的物性测定,物探工作方法选择,成果解释.  相似文献   
28.
本文叙述了高耸钢筋砼结构日照变形的监测方法与监测过程,初步总结出了日照变形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9.
再论拟准检定法的原理、实施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阐述了拟准检定法的原理和特点、研究思路。拟准检定法的关键是如何正确选择拟准观测,文章介绍了初选的复选拟准观测的实施要点。列举了拟准检定法在图相关情况下的相差检测,形变分析中的异常探测以及GPS相位观测的周跳检测和修复等方面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临汾区域数字地震台的技术系统建设过程、技术构成及成果应用,并将其与同台基模拟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其监测地震的能力以及处理地震的速度明显优于模拟观测系统,山西临汾区域数字地城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山西南部对震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