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microwave irradiation was investigated as a means of reducing the nitrosamines level of tobacco smoke under mild conditions where the microwave energy was 1 kW and the irradi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2 min. The microwave‐induced elimination of nitrosamines such as N‐nitrosopyrrolidine (NPYR) and N‐nitrosodiphenylamine (NDPA)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impact of the presence of water and salt in the medium on the reduction was assessed in detail. The existence of water in the medium was crucial for the microwave‐induced reduction of NDPA, because the rapid movement of water molecul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icrowaves strongly affects the adjacent nitrosamines leading to their decomposition.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microwaves have been used to directly irradiate cigarettes sealed in their packaging, and the nitrosamines content of tobacco and smoke of these irradiated cigarettes were analyzed with care. Irradiation for 90 s with microwave energy of 1kW was seen to reduce 25 to 30% of the nitrosamines in tobacco and 50 to 60% of the levels present in the mainstream smoke of the cigarette. Moreover, lower mutagenic activity and higher CHO cell livability were found for the irradiated cigarett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n vitro tests.  相似文献   
82.
程星  郭明  石方红 《中国岩溶》2005,24(2):164-168
通过对贵遵高速公路、老贵遵路、贵新路、兴关路、贵毕路、贵黄路、水黄路、水威路、以及在建的清黄路、崇遵路等水环境破坏的野外调查,总结出了贵州岩溶地区公路建设中地下水环境破坏的6种形式,即改变水流方向、阻断地下水补给源、截断地下水的径流路径、封堵地下水的排泄口、施工爆破造成的水环境破坏、复合型的水环境破坏类型,并结合不同岩溶地貌类型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83.
莫世江 《中国岩溶》2005,24(1):48-50
通过对贵州亮岩峰丛山地的墓地进行调查和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墓地在一定坡度上的特定地段有集中趋势,而喀斯特地区土体厚度则是影响墓地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绝大多数墓地集中分布在日照较好、排水畅通、土体较厚的阳坡山麓地带,以占用质量较优的耕地为主。因此,在墓地利用管理实践中, 实施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建立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用地指标,加强墓地绿化,实施墓地园林化建设等措施,以期多元化开发利用墓地,有效保护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84.
旅游溶洞内氡污染和从业人员的辐射防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吕惠进 《中国岩溶》2002,21(2):173-139
在我国南方许多已辟为旅游景区(点)的溶洞中,氡及其子体浓度严重偏高,有的甚至超过放射性矿区坑道作业面上最大容许浓度,危害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的健康,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5.
针对目前德保县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的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6.
文章结合国家有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澳门海域实际情况,分析海域对于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海洋空间管控,构建绿色发展格局;开展岸线整治修复,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维护滨海湿地功能,推动海湾综合治理;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海洋旅游市场;实施污染联防联控,有效推动公众参与。同时,结合澳门实际情况,提出中长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助力澳门在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87.
广东省作为海洋强省,海洋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不断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在分析广东省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状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主要包括:健全源头管控,制定各类型入海排污口管控措施,实施动态监管;开展入海江河整治,减少入海营养盐负荷,逐步建立“河长制”和“湾长制”的衔接机制;加强用海风险防范,严控海洋环境风险,构建事前防范、事后管控、事后处置的全过程海洋生态风险防范体系;实施洁净海岸带工程,强化海洋生态修复,提升公众亲海岸线的生态空间品质;强化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坚持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监测技能提能增效,提升全省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8.
李江  柳莹  刘生云  彭兆轩  吴涛 《干旱区地理》2020,43(6):1409-1416
截止 2018 年,全疆(含兵团)已建、在建及拟建水库 722 座(包括电站水库),总库容 295.0 × 108 m3。有力地改善了水资源调控和利用效率,在灌溉、供水、防洪、发电、旅游等方面发挥了极其 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针对南北疆 水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水资源利用不充分问题,谋划提出了兴建数十座大中型山区水库,以及提 升已建水库大坝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水库调度运行管理,在满足生态需水的前提下统筹生活、生 产供水,最大程度发挥水库效益、确保水库安全运行。针对新时期气候变化条件下水库洪水风险 分析、大坝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几项关键技术、山区水库替代平原水库、河流健康与生态调度、水库 清淤与能力提升、水库信息化与智能调度以及延长服役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刘依然 《北京测绘》2020,(3):329-332
注册测绘师制度作为保证测绘成果质量、强化法律责任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重要举措,对测绘企业乃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都有着深远影响。本文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行解读,分析注册测绘师制度对人力资源规划、岗位设置和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所思所想提出了特定项目试点执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实行绩效管理等执业建议,以实现注册测绘师、测绘企业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0.
深圳市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研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2014年地理信息产业调查估算产值为50-60亿元,产业发展潜力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有效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加快深圳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本文在对深圳市现有地理信息产业政策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政策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促进深圳市地理信息发展的产业政策研究,提出深圳市地理信息产业优先发展方向、领域,并基于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研究理论框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