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1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移植大叶藻提高池养对虾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首次用移植的方法在虾池内栽培大叶藻。结果表明,大叶藻可以净化虾池水质,改善虾池底质条件,丰富了饵料生物,促进了对虾的生长,提高了产量,每亩虾池的产量提高26.6%,纯利润提高190.5%。文章讨论了提高产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2.
33.
虾塘养殖中有机质自身污染速率及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耀  殷丽  宋云利 《海洋科学》1997,21(4):45-49
利用养殖期间水体中颗粒有机质垂直迁移通量,测定了虾塘自污速率;并以虾塘沉积物的Eh和Com值为指标,结合其空间分布形式,初步探讨了虾塘中有机质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新、旧虾塘尤其是不同养殖区域间的自污速率都存在明显差别;而沉积物中Eh和Com值的垂直分布形式,则可能成为虾塘有机质污染程度的重要评估参数。  相似文献   
34.
虾池纳潮期日本刺沙蚕幼虫数量及其沉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1992年2月27日-5月30日在文登市高岛盐场养虾场,对日本刺沙蚕(卵、各期胚胎和幼虫)的纳潮数量和幼虫的沉降进行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养虾生产有意义的纳潮期有3个。3月上旬的新月潮,持续12d,数量为(25-50)×103个/m3,主要组成是受精卵、各期胚胎和担轮幼虫。3月甲旬的满月潮持续7d,数量为(2-5)×103个/m3。4月上旬的新月潮持续8d,数量为(2-3.5)×103个/m3。纳潮量与潮汐关系密切,但与平均潮高无显著的相关。各潮期的纳潮数量比应是4:4:2。对16个纳潮虾池测试的平均沉降量为4492个/m2。据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日本刺沙蚕幼虫的沉降期可划为暂时沉降(5-6刚节)和变态沉降(7—10刚节)。出现暂时沉降(4月15日以后),便可执行纳潮后的排水等虾池早期管理。纳潮的定量监测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可用来指导虾池的纳潮。  相似文献   
35.
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生物修复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当前 ,中国的多数海水养殖区富营养化相当严重。富营养化可引发赤潮和养殖动物病害 ,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海带、龙须菜、条斑紫菜等大型海藻 ,生产力很高 ,在生长过程中可大量吸收 C,N,P等生源要素 ,在水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富营养化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 ,海藻产品可食用、作为饲料、工业原料和有机肥料 ,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商品。大规模栽培大型海藻是减轻养殖区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6.
对虾免疫防御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抗菌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对虾免疫防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几种抗菌肽的研究进展。人们首先从对虾中分离到阳离子抗菌肽,即对虾肽(penaeidin),对其性质、抗菌谱和分布与合成部位等进行了研究。并克隆到了该类抗菌肽的基因。最近又在两种对虾的血淋巴中分离到了3种独特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肽类。与已发现的抗菌肽不同的是这3种肽带负电荷,与血蓝蛋白C-端序列的一致性达95%-100%,由此表明它来自对虾呼吸作用蛋白-血蓝蛋白的裂解片断。免疫检测表明,这种由血蓝蛋白限制性水解产生的抗菌肽与对虾的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7.
38.
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海水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应的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加强管理是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海水养殖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污染物的排放、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野生鱼类资源的破坏、自然种群的基因污染以及对重要栖息地的破坏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提出和采取了多种多样的防治措施,但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限制养殖业的发展,而是优化养殖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39.
中国对虾配合饵料添加维生素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维生素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加以试验,配备5个不同维生素水平(0,0.27,0.54,1.1,2.1%)的饵料试验组,经较长期的室内饲养试验以考察混合维生素对对虾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添加维生素份量的增加,对虾的成活率也增高,增重倍数也提高。这就表明,维生素(在试验范围内)有降低对虾死亡率、促进生长的作用。维生素促进生长的效应最敏感区间是0~0.54%,在此范围内,维生素的少量增加也能明显地提高其生长效果,而维生素在1.1~1.2%范围内,增重曲线就逐渐趋向平坦,表示2.1%的添加量接近维生素的最适添加量。 维生素还有降低饵料系数的作用,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维生素的增加,饵料系数也降低,最低可达2.48。  相似文献   
40.
概述了我国海水养殖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养殖产业规划滞后和养殖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若干问题。简要介绍"浙江省重点养殖海湾养殖生态和养殖容量研究"的立项背景和研究目的,鱼类、贝类和大型藻类的养殖容量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展示了近海养殖生态和养殖容量的研究思路,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一个范例。海水养殖的长远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良好的沿岸生态环境、资源与环境的和谐是支撑海水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总结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管理取得的进步并指出尚存在的问题。针对海水养殖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海水养殖业的规划管理和海水养殖技术改进等方面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