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描述了一种宽带厘米波频谱日像仪模拟接收机的设计方案。用实际器件参数计算了模拟接收机分系统的关键技术参数:信噪比、动态范围。分析表明所设计方案满足日像仪的系统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2.
量纲分析应用于地震预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卸载响应比(LURR)的基本思路是希望能够通过刻画震源区介质的损伤程度,反映地震孕育的进程,从而预测地震.近30年来,很多人对加卸载响应比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加卸载响应比在地震预测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异常区与地震发生的位置有较好的对应性,但是预测效果仍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实际预测中对当地的地球物理情况考虑的不够.本文采用量纲分析与加卸载响应比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球物理情况,例如剪应变率和平均地震波能量等因素的影响.文中选取1970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34个震例资料,通过分析得到了与发震震级和时间相关的无量纲量π1和π3,根据对实际数据的拟合,π1和π3均与震级成指数关系.在应用于地震预测实践时,首先根据LURR空间扫描结果选取异常区,然后确定异常区的地球物理参数,通过π1确定震级M,再由π3确定发震时间T.  相似文献   
73.
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勘探中,针对目的层地震数据信噪比较低情况,为改善信噪比,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TSBBRA).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波束形成原理,文中通过对相控震源激发定向地震波场的分析,提出在反射地震勘探中,在信号接收端同样能生成定向地震波的思路.具体地,论文给出在地震数据集上先对单炮记录分组,再对组内记录时域内延时、叠加,生成对应定向地震波场的地震记录的方法.TSBBRA方法适于杂波干扰强,且杂波与目的层反射波方向不一致的地震条件.本文先通过波场模拟,展示了TSBBRA方法具有形成定向地震波场的能力;而后通过对比相控震源与TSBBBRA时间剖面,说明了TSBBRA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在吉林某油页岩矿区,用TSBBRA方法,分别针对浅层目标与深层目标,生成定向地震波数据.与原始数据相比,目标层信噪比提高了3~35 dB,在时间剖面上观测到的深部目标信号从200 ms扩展到1000 ms,TSBBRA剖面资料与测区附近区域的地质与地震资料一致.由此得出结论,TSBBRA方法有助于改善目的层地震资料信噪比,当关注深部目的层时,由于TSBBRA方法能有效压制噪声,因此可用于能够实现更大的勘探深度.实验中,我们给出了浅层勘探结果,由于本方法对震源及观测系统没有限制,实际应用中TSBBRA方法可作为深部资源勘探领域提高深部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该文首先将汶川余震序列分成西南、 东北两段, 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别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震后两段的响应比值都比较低, 明显小于1, 这可判断汶川地震属于主余震型地震; 且地震序列中的强余震(M≥5.0)发生前加卸载响应比值出现明显异常, 大都是加卸载响应比出现峰值, 之后发生强余震。 考虑到主震后余震的时空丛集现象, 结合ETAS模型对原有的加卸载响应比计算式进行改造, 并分析了主震之后15天的改造后响应比值, 发现改造后的响应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丛集的影响, 并展示了对紧随主震发生的强余震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5.
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地层湍流热通量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2007年8月3日至10月31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取得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比较了涡动相关法、波文比法和空气动力学法计算得到的湍流热通量,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能量平衡各分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波文比法、空气动力学和涡动相关法计算得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湍流热通量日变化特征是一致的,整个观测期间,空气动力学方法和波文比法计算得出的湍流通量大于涡动相关法。它们的顺序分别为,波文比法计算得出的湍流热通量最大,空气动力学方法次之,涡动相关法最小;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能量平衡各分量基本上以12:00时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具有非常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净辐射日最高值324 W·m-2出现在当地时间11:30,最小值-85 W·m-2出现在当地时间18:30;土壤热通量在12:00左右达到日最高值143 W·m-2,而20:00时出现最小值-69 W·m-2;感热通量在13:30时左右达到最高值178 W·m-2,19:00时左右出现最小值-7 W·m-2;相对于上述3个能量平衡分量,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不太明显。每日12:30左右出现潜热通量的最大值43 W·m-2,06:00时出现日最低值-1 W·m-2。  相似文献   
76.
海洋重力测量网自检校平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洋重力测量是在测量平台不断动态状态下进行的一种动态测量,由于受海浪起伏,风,流等扰动因素的干扰,海洋重力观测值将受到水平加速度,垂直加速度,交叉耦合以及Eoetvoes效应等于交错面干扰加速度的影响。最扣一个时期为了提高海洋重力测量成果的质量,世界各国海洋重力测量工作者曾就海洋重力观测网平差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7.
期刊评价指标能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评估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文基于2006—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收录的统计数据,选取了《地球学报》期刊被引用计量指标(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期刊来源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学科分类内期刊计量指标(综合评价总分、学科扩散指数、学科影响指标),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论如下:核心总被引频次、平均引文数、学科扩散指数、学科影响指标显著提高;核心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波动式上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基本保持稳定.上述研究表明,《地球学报》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科学交流程度和吸收外部信息能力显著增强,这与其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影响力提升措施密切相关,如注重文章质量和原始创新性,树立精品意识;辟特色栏目,推优秀专辑;独特的封面设计理念及"封面故事";注重编辑与出版质量;关注出版行业和期刊发展动态等.  相似文献   
78.
ADCP技术是海洋测流领域的热门技术,而频谱估计方法的研究是该技术的核心。文章介绍一种最小二乘的改进算法(ELMS),利用该算法可以很好的提取出淹没在白噪声下的正弦频谱。和传统的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FFT)相比,该算法极大的压缩了数据量的要求,而且在信噪比为0DB的时候,仍能够较准确的估计出信号的谱峰位置。实验结果辩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9.
大数据量、强噪声环境给地震P波到时的自动提取带来很大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特殊的特征函数,建立SNR与STA/LTA的内在联系,提出两种基于SNR的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方法,即基于SNR的STA/LTA方法与基于SNR的综合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运用SNR概念对传统STA/LTA方法和STA/LTA与AIC综合方法的改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弱噪声环境(10dB)和一般噪声环境(6dB),本文方法较传统STA/LTA方法对地震P波到时提取的准确度更高;而对于强噪声环境(3dB),本文方法仍能准确提取地震P波到时,而传统STA/LTA方法则出现了较大的误判率(10%)与漏判率(65%).本文方法为STA/LTA赋予了明确的物理意义,使其阈值的选取建立在严密的数学推导之上.另外,本文方法在进行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的同时,兼具数据预处理功能,无需额外的基线校正或高通滤波,因而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80.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citation of large-volume airgun source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in Hutubi, Xinjiang,China,we conducted a targeted experiment. The method of time-frequency analysis is used to study the signals recorded by a seismometer on the shore of the excited pool,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different gun combinations will lead to different frequency of bubble pulse signals. Besides, linear combination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 of signals excited by different gun combinations which was recorded by seismic stations around the airgun sour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 it is more effective to increase the activation energy (the number of excited guns at the same time) than to stack the excited signals with smaller energy repeated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