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显著。基于1961—2016年期间,全国763个观测台站白昼和夜间的降水观测数据,分别从昼夜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以及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等四个方面,解读中国九大流域昼夜降水变化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① 昼夜降水量变化的流域差异显著,可归纳为四种类型:昼夜同增型、昼夜同减型、昼增夜减型和昼减夜增型。② 流域总降水量变化与昼夜降水量密切相关。淮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是由白昼降水量(-0.72 mm/a)减少所致,而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则是由夜间降水量(-0.21 mm/a)减少所致。③ 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半湿润区的流域,昼夜大雨的雨量要高于昼夜暴雨;湿润区的流域,则表现为昼夜暴雨的雨量要高于昼夜大雨,尤其是珠江流域和东南诸河流域。④ 从全国尺度来看,白昼大雨、夜间大雨和暴雨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超过10%,而白昼暴雨的贡献率约10%。湿润区流域昼夜暴雨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高于昼夜大雨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率,而干旱区-半干旱区流域则相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认识全球变暖对区域日降水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基于多尺度的中国环境污染事件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雪雁  王蓉  王晓琪  刘江华 《地理科学》2019,39(9):1361-1370
环境污染事件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急需厘清环境污染事件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环保政策提供借鉴。利用Theil指数、变异系数、ESDA等方法,分析了2006~2016年中国环境污染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识别了不同尺度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6年省级尺度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总频次与不同等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发生频次和区域差异呈“东--西”洼地型格局;地级市尺度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频次随城市规模减小有所降低,随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呈倒U型,同时,环保重点城市污染事件发生频次高于普通城市的特征;而环境污染事件的差异性表现为随城市规模减小有所降低,随经济发展水平降低而递减,及环保重点城市高于普通城市的特征。“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环境污染事件多发且类型多样,以西地区污染事件少发且类型单一,不同等级环境污染事件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且随尺度增大,影响因素与环境污染事件的关联性趋于增强。其中,经济发展和环境监管水平对不同尺度环境污染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环境监管水平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不同尺度环境污染事件的解释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3.
琼东南盆地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西北部,是新生代形成的北东向伸展盆地,其断裂走向、次级凹陷分布方向、构造样式等在东西部表现出明显差异。文章采用构造解析与构造物理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先存的中生代构造几何形态及基底性质差异对琼东南盆地东西部构造差异性演化的控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先存构造薄弱带几何边界分布方向与区域伸展方向共同控制了琼东南盆地主要断裂的走向以及断裂构造样式。由于先存构造薄弱带边界方向存在东西差异,在早期NW向拉伸阶段(Tg-T80)盆地断裂系统在东西部就已表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西部由于垂向拉伸产生一组NEE向断裂;东部由于斜向拉伸,发育至少两组方向的断裂,一组与应力方向垂直(NEE向),另一组沿着构造薄弱带分布(WE向)。后期断裂活动继承和改造了这一时期的断裂,使断裂系统更加复杂。先存构造薄弱带几何形态变化是导致琼东南盆地东西部构造差异性发育的主控因素。(2)基底强度差异性对上覆构造的断裂数量以及地貌起伏特征有一定影响。琼东南盆地在东西部的断裂走向及构造样式上的差异性受基底强弱、先存构造形态及构造应力方向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34.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作为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之一,在地热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沉积盆地型与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由于自身地质特征的不同,必然造成它们的地球化学判识指标和异常模式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这两种类型地热系统判识指标和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差异性进行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导致针对不同的勘探对象在方法选择和异常解释上依据不足。以典型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河北雄县地热系统,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安徽巢湖半汤地热系统为例,开展地球化学方法试验,建立了两种类型地热系统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从地热系统的地质因素(热源、热水、热储、通道、盖层)出发,对其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差异性进行分析,表明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为受导水断层、破碎带控制的正异常;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气体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为受热储构造控制的正异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为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的负异常;二者在有效地球化学指标组合和异常形态上均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不同类型地热系统勘探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5.
SARAL/AltiKa completed its first year in orbit in March 2014. The 1 Hz GDR-T data of the first 10 cycles of the mission are used to perform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sessment by means of a global multi-mission crossover analysis. Within this approach, SARAL sea surface heights are compared with data from other current missions, mainly Jason-2 and Cryosat-2, to reveal its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with the other altimeter systems. Alongside with global mean range bias and instrumental drifts, investigations on geographically correlated errors as well as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s origin are performed. The study proves the high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SARAL. The mission shows only a small range bias of about ?5 cm with respect to Jason-2 and neither significant time-tag bias nor instrumental drifts. With 1.3 cm the scatter of radial errors is in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for Cryosat-2 and Jason-1 GM and will probably further improve using an enhanced sea state bias (SSB) model. However, the wet tropospheric corrections from SARAL radiometer still show some systematic effects influencing the range bias as well as geographically correlated error patterns and the z-component of the origin. Improved inflight calibration will be necessary to overcome these effects.  相似文献   
136.
1980~2010年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业生态系统过程模型(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 IMulator,APSIM),研究了1980~2010年间中国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时空变化。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校正后的APSIM模型总体能够较好地模拟徐州、郑州和昌平3个长期定位试验站点中各处理下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变化以及SOC的变化。区域模拟结果显示,1980~2010年间华北平原大部分农田SOC呈增加趋势,仅河北省的北部、山东省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农田SOC减少。华北平原总的农田面积约为24.52 Mha(1 ha=0.01 km2),其SOC密度的平均变化速率为0.35 Mg(C)ha-1 a-1,总的SOC贮量增加了约257.43 Tg。在京津冀地区、山东省以及河南省的农田中,SOC分别平均增加了102.05、59.82、95.56 Tg。SOC的增加,主要归功于过去几十年里外源碳投入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7.
大连市是辽宁省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但区域内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标准差及变差系数分析发现其绝对差异总体呈现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现波动增长的特点。本研究以大连市区域为研究范围,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大连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层次,较发达区域包括旅顺口区和金州区;中等发达区域包括甘井子区、中山区、西岗区;初等发达区域为瓦房店市;欠发达区域包括长海县、庄河市、普兰店市、沙河口区。  相似文献   
138.
区域战略视角下中国地区差异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泰尔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指标,在Eviews和ArcGIS等软件支持下,从时间、空间和空间关联性三方面分析中国在不同区域发展战略时期地区经济差异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平衡发展战略时期,中国地区经济相对差异较小,主要表现为南北间差异和东西间差异并存的格局,且全局空间分布呈随机状态;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时期,相对差异较大,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向东部集聚而欠发达地区向中西部集聚的分异状态;在协调发展战略时期,东西间相对差异开始收敛,但集聚和分异的趋势依然显著。  相似文献   
139.
韩增林  赵启行  赵东霞  管敦颐 《地理研究》2019,38(12):3025-3037
国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格外重视,尤其在“新东北现象”出现后,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选取东北三省人口与经济发展变化特征显著的辽宁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人口与经济系统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2000—2015年辽宁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协调演变特征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东北振兴以来,辽宁省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逐渐加深,呈现高水平耦合发展趋势,但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变动,中度失调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基本协调的区域有所下降,且耦合不协调地区以省内陆边界地带为主;耦合度增强、协调度降低的县市具有共同的特征,人口与经济变化不同步,人口综合指数一直下降,而经济综合指数却有增有降,也是导致地区失调的主要原因;辽宁省人口与经济既耦合又协调的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圈层+轴线”的空间结构,其中圈层是指以沈阳、鞍山、大连的三圈层结构(由中心向周围递减),且离中心地区越远,其耦合协调水平越低;轴线结构是处于哈大高铁线路上的沈大城市走廊,形成一条较明显的“梯度轴”。  相似文献   
140.
The Peruvian anchovy or anchoveta (Engraulis ringens) supports the highest worldwide fishery landings and varies in space and time over many scales. Here we present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ub-mesocale study of anchoveta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During November 2004, we conducted a behavioural ecology survey off central Peru and used a series of observational and sampling tools including SST and CO2 sensors, Niskin bottles, CTD probes, zooplankton sampling, stomach content analysis, echo-sounder, multibeam sonar, and bird observations. The sub-mesoscale survey areas were chosen from mesoscale acoustic surveys. A routine coast-wide (2000 km) acoustic survey performed just after the sub-mesoscale surveys, provided information at an even larger population scale. The availability of nearly concurrent sub-mesoscale, mesoscale and coast-wide information on anchoveta distribution allowed for a unique multi-scale synthesis. At the sub-mesoscale (100s m to km) physical processes (internal waves and frontogenesis) concentrated plankton into patches and determined anchoveta spatial distribution. At the mesoscale (10s km) location relative to the zone of active upwelling (and age of the upwelled water) and the depth of the oxycline had strong impacts on the anchoveta. Finally, over 100s km the size of the productive area, as defined by the upwelled cold coastal waters, was the determining factor. We propose a conceptual view of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ocial behaviour and environmental (biotic and abiotic) processe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choveta. Our ecological space has two y-axis; one based on self-organization (social behaviour), and the other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At scales from the individual (10s cm), to the nucleus (m), social behaviour (e.g. the need to school) drives spatial organization. At scales larger than the school, environmental forces are the main driver of fish distribution. The conceptual ecosystem model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may provide the final links needed to develop accurate forecast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choveta over multiple sca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