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聂树明 《华南地震》1995,15(3):100-104
叙述了珠江三角洲综合地震灾害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的目的和任务,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主要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502.
503.
大洋钻探与大洋地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地球科学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向地球深部延伸,目的于探查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与作用过程,其代表性学科即地球动力学;二是向全球性扩展,把区域性的地学问题同全球变化联系起来,研究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冰冻圈的变化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代表性学科即广义的环境科学。由于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以上,洋壳只有5~6KM,海底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人类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海洋科学的研究。多国合作、学科光  相似文献   
504.
海洋在第四纪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海洋沉积记录了大量第四纪古全球变化的信息,特别是可提供古全球变化中高分辨率的短期气候事件的记录;另一方面,无论是全球性大洋环流、生物和化学的变化,还是区域性西太平洋边缘海浅水陆架的出没,这些海洋事件都可能是许多第四纪古全球变化现象的原因之所在。因此,从海洋角度研究第四纪古全球变化,已成为当前古全球变化和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重点。在这方面,深海钻探(DSDP)大洋钻探(ODP)以及相关的海洋研究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05.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特征是科学认识大尺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研究进展从模型研究到空间尺度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指出机理模型研究是未来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方向,而尺度研究目前研究的精度不够;在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各类方法分析和归纳后,指出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变异性研究的方法包括直接测定方法和间接估计方法两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结果的标准化问题和不同尺度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相互转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06.
近35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麟  祝萍  肖桐  曹巍  巩国丽 《地理科学》2018,38(4):600-609
通过分析三北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量变化,进而评价工程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① 近35 a,三北工程区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持续减少,特别是半干旱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区。植被覆盖度在前20 a持续增加,近15 a则呈现先下降而后略微增加趋势。②土壤风蚀模数持续减少,近15 a减幅远高于前20 a,沙地、草地、其它类型转林地或转草地区域的减幅尤为明显。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保有率呈上升态势,干旱荒漠区增幅显著。草地和沙地为工程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总量贡献了71%,且转草地区域的贡献高于转林地区域。③ 考虑到植被好转同时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风场减弱为主的气候变化导致土壤风蚀力减弱与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介于85%~89%和11%~15%之间。  相似文献   
507.
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海洋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对河流的水文学、营养元素、悬浮物、沉积物、水生生物的影响,进而对海洋产生的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是陆地—海洋相互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介绍了当前北海沿岸的英国及其它一些国家实施的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计划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提出今后应加强海岸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与陆地—海洋相互作用研究的结合,提高对全球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508.
青岛市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在分析青岛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当抓住海洋强国战略向纵深推进的有利时机,围绕深海大洋开发主题,加大对海洋新资源、新空间开发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巩固和扩大现有海洋产业优势,着力培育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并提出了加强重点科技项目引进、扶持深海产业、建立离岸海洋开发示范区、健全海洋要素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9.
东亚区域陆面过程方案Noah和Noah-MP的比较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果  薛海乐  徐晶  陈军明  何会中 《气象》2016,42(9):1058-1068
文章对天气研究和预报(WRF)模式中两套陆面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Noah及Noah-MP,在整个东亚区域做了评估。评估时间分别为2013年1和7月。通过对地表通量、2 m温度、10 m风速、地表温度、第一层(5 cm)及第二层(25 cm)土壤含水量和第一层(5 cm)及第三层(70 cm)土壤温度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的评估,发现:(1)与Noah陆面参数化方案相比,冬季,Noah-MP方案模拟的地表感热通量在大部分区域偏低,而对地表潜热通量的模拟在大部分区域偏高;夏季,Noah-MP方案对感热通量的模拟值,在印度次大陆、中国西部和相邻区域以及中国东北及其以北地区偏低,其他地区偏高,而对地表潜热通量的模拟在大部分地区偏高,而且幅度明显高于1月。(2)Noah-MP方案提高了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在东亚区域的整体模拟效果。(3)相较于Noah方案,Noah-MP方案模拟的2 m温度和10 m风的误差较小,特别对印度大陆和高寒地区的2 m温度模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此研究证明了Noah-MP在东亚区域的应用优势,为WRF/Noah-MP在未来的进一步业务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10.
Coastal areas are located in marine-terrestrial interlaced zone. With their unique geographical positions, the coast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has both the complexity of region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nd its own particularity.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coas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astal ecological risk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lacking in further systematic study about the coast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With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from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land-ocean interaction plan and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uniqueness, regionalism and complexity of the coastal zon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made scientific conclus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ast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concept and its components from risk source, habitat and risk suffer-the three basic elements. Moreover, from risk source, risk suffer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he three aspects, it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related research topics, progress as well as main conclusions. Then, it analys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the framework model of coast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inally, it analysed and proposed the existing deficienci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coast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