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王陈燕  游为  范东明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1):4142-4155
2004年12月苏门答腊发生MW9.3地震,造成巨大的质量重新分布.利用GRACE卫星月重力场数据计算了研究区域地面1°×1°网格点上的重力变化时间序列,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两种方法,提取了重力变化的空间与时间特征,结果显示震中两侧区域的重力变化呈两极分布,其中东侧重力下降,西侧重力增加.相较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独立成分分析能更好地从原始信号中提取地震的信息,能分解出具有显著阶跃变化的独立成分.除了2004年的苏门答腊大地震外,独立成分分析还分解得到了2012年Andaman地震的特征,与该次地震的空间特征与时间序列基本一致.相较于适合定量分析的多项式拟合方法,独立成分分析更适合大范围区域的定性分析,建议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从而为GRACE地震监测提供一种更为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苏门答腊地区发育多条左旋走滑性质断层,地震活动活跃.2006年3月2日该区西南海域发生了MS7.8大地震.大地震的发生常常会引发区域位移场和应力场及周围断层应力状态发生变化.本文建立全球PREM有限元地球模型,据已有的断层滑动模型计算了此次苏门答腊地震引发的同震位移和应力及库仑应力变化,并进一步讨论了此次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以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对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此次苏门答腊MS7.8地震造成较大的南北向水平位移且集中在探测者破裂区(Investigator Fracture Zone),最大水平位移量约6.74 m,断层倾角接近垂直,下盘向北运动而上盘向南,进一步表明MS7.8地震为典型的左旋走滑为主的地震,发生海啸的可能性较低;库仑应力变化达MPa量级的区域集中在震中,但近场大部分余震分布在库仑应力减小区域,有效摩擦系数变化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可能是其原因;利用改进的库仑应力变化计算方法和最优破裂方向计算得出的结果显示库仑应力触发理论可较好地解释余震分布.  相似文献   
43.
2004�����Ŵ������������Զ���α�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λ?????????2004??????????????????????γ????????λ????????????,??????????????GPS????????????????????????????????λ?????????????????????????????????????????????????й???????????????λ??????????????????????仯??  相似文献   
44.
????????YRY??2????????????????????о????????????????????????????????????????????????????????????????????????????2004??12??26???2005??3??28???????????????δ???????????????????????????0T11??0T18????????????ε????????仯??????????????ε???????0T11??0T18???????????????????????仯???С????????????????????????????????????????????2???????????????????????????????ù????????  相似文献   
45.
福建数字地下流体网对远处大震映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8.7级地震及2005年印尼8.5级和巴基斯坦7.8级地震时福建省地下流体数字化监测台网观测到的震时和震后效应。结果表明以永安—晋江断裂为界线,北边多数观测井表现为水位上升,南边多数观测井为下降。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有关。  相似文献   
46.
历史上苏门答腊大震与台湾大震有呼应性,故2004年苏门答腊发生巨震后,我们在2005年曾预测台湾南端及附近海域可能会发生7级地震,结果2006年12月26日在台湾南端恒春附近海域发生了7.2级地震.本文是预测性回顾.  相似文献   
47.
刘亚明 《地质与勘探》2012,48(3):637-644
[摘 要] 本文以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区块的构造、生储盖、圈闭和油气分布特征,总结出 区块的成藏主控因素,明确区块下一步的勘探方向。研究发现区块的油气成藏具有构造复杂、烃源岩优 越、储集层丰富、盖层良好和圈闭多样的特征。油气分布具有西油东气,西部下部地层( LTAF 和UTAF 组)为主,东部上部地层(Gumai 组)为主,下油上气的规律。分析认为区块的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储 集层和断裂的控制。对于区块下一步的勘探,西部地区应以寻找剩余的断层相关圈闭为主;东部地区应 以寻找远离断层的背斜圈闭为主,同时岩性地层圈闭是重要的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48.
陈运泰 《地学前缘》2014,21(1):120-131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MW9.1地震及印度洋超级海啸,以及2011年日本东北MW9.0地震及海啸与核泄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两次灾难的接连发生充分暴露了迄今我们对于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水平还是很低的,启示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地震发生的规律性与地震预测预报的研究。在地震危险性评估中,要努力克服经验性方法的局限性,加强地应力测量以确定断层接近破裂的程度,更直接地估计地震危险性;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地震、大地测量、地质、地貌等所有可资利用的资料,尽快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防灾减灾实践。要重视不同观测资料的整合集成。要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科学界与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相互沟通。要加强在海域对地震、海啸的多学科、多手段的监测工作,加强地震破裂过程复杂性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提高对地震、海啸(包括局地海啸)的监测、预测预报与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49.
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的苏利特河铜矿床代表了侏罗纪-早白垩世岩浆弧相关的铜金成矿期次。为了总结其特征并指导该区找矿实践,本文对其地质背景、岩相学和主量及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矽卡岩主量元素与岩浆岩相比,其Ca O含量增多,Si O2、Al2O3、K2O以及Na2O含量降低;在FAM图解和Fe Ot-Mg O-Al2O3图解中,矿化矽卡岩落在变质闪长斑岩附近,但是二者的REE配分模式不尽相同:闪长斑岩岩体具有更高的Σw(REE)含量和Eu正异常,而矽卡岩普遍表现为Eu负异常。综合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证据,苏利特河矿床时代可能为早侏罗世以后,属于造山后和碰撞后阶段的板内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0.
Tsunami intensity is poorly correlated with earthquake magnitude. The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 that immediately followed the 2010 Maule (Chile), the 2004 Sumatra–Andaman and the 2005 Nias (Indonesia) events supports the view that faulting within an accretionary wedge or an outer rise can sometimes disrupt the seafloor more effectively than a megathrust even if the associated seismicity is minor. Monitoring offshore faults would thus seem an effective way to supplement modes of tsunami early warning which hinge on instrumental earthquake detection or wave height and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