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2篇
  免费   1409篇
  国内免费   1976篇
测绘学   264篇
大气科学   965篇
地球物理   718篇
地质学   3927篇
海洋学   3397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05篇
自然地理   48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496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北极海冰的厚度和面积变化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文中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设计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 ,模拟研究了北极海冰厚度和面积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尤其是对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模式中海冰厚度处理趋于合理分布 ,导致东亚冬、夏季风偏强 ,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冰岛低压的模拟结果更趋合理 ;另一方面 ,海冰厚度变化可以激发出跨越欧亚大陆的行星波传播 ,在低纬度地区 ,该行星波由西太平洋向东太平洋地区传播 ;海冰厚度变化对低纬度地区的对流活动也有影响。冬季北极巴伦支海海冰变化对后期大气环流也有显著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冬季巴伦支海海冰偏多 (少 )时 ,春季 (4~ 6月 )北太平洋中部海平面气压升高 (降低 ) ,阿留申低压减弱 (加深 ) ,有利于春季白令海海冰偏少 (多 ) ;而夏季 ,亚洲大陆热低压加深 (减弱 ) ,5 0 0 h 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 (南 )、强度偏强 (弱 ) ,东亚夏季风易偏强 (弱 )。  相似文献   
842.
对近五十年全球海面平气压场和我国夏季水资料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海平面气压场与夏季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反映年际变化的关键区,据此分别构造了春季(3-5月)经向气压指数(IMP),纬向气压指数(IZP)。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发生与前期春季的环流异常有关,春季IMP和IZP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并能有效地反映极端降水(旱/涝)情况。在强(弱)气压指数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少)。同时两气压指数与华南地区夏季降水有显著的负相关,这与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与华南地区降水互相关相一致。因此,春季IMP和IZP具有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843.
文中讨论了在局地热平衡情况下简单模式中的热带海气耦合扰动 ,指出参数 KH,KS和α决定着耦合扰动性质 ,并研究了使用抛物线柱函数展开时所截项数多寡对耦合扰动性质的影响以及对称和反对称于赤道的耦合扰动特征  相似文献   
844.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段复式断陷层序地层与油气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立  付荣 《古地理学报》2001,3(1):71-77
辽河盆地为中国东部大陆裂谷渤海湾裂谷系的北延部分,是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断陷盆地。 东部凹陷北段是辽河盆地的一部分,也有人将其称为裂谷段,具典型的裂谷盆地的发育特征。经过多条横切构造走向的剖面研究,证实了东部凹陷北段为复式断陷,断陷的走向与盆地走向基本平行。所谓的复式断陷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半地堑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在一定时期内,相邻的次一级半地堑各有独立的沉积物供给系统,但当各个次级半地堑充填满以后,相邻的次级地堑具有统一的物源供给系统和水系联通特征,以较大的整体断陷形式继续发育。在控盆断裂一侧的断陷内层序发育较全,而斜坡及边缘地带层序发育不完全,通常缺失低水位体系域或水退体系域。复式断陷不同断陷内的层序,主要受旋回内不同级别幕式构造运动和气候周期性变化的控制,两者的共同作用影响着湖平面的升降和可容空间的变化。由于相邻断陷对物源侵入的阻挡作用,在一定的时期内,各断陷发育独立沉积体系和构造部位的差异,导致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生储盖层及其组合的发育差异。厚度最大的密集段发育在TST与HST之间,是区域性的生油岩; LST,TST底部,HST顶部、RST通常构成有利储层;密集段也通常成为较好的盖层。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东部凹陷北段复式断陷湖盆中的油气,主要富集在有利构造岩相带的水退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低水位体系域中。层序地层格架内油气藏类型及发育规模存在一定的规律:在缓坡一侧的断陷内,易形成地层超覆型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在陡坡一侧的断陷内,易形成透镜状油气藏、背斜油气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储盖层的发育状况及其与有利的构造圈闭条件的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845.
简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三大变形幕的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在楚雄地区的反映。在剥去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把攀西地堑系和滇中海槽复原到建造时的位置后(楚雄盆地视作相对原地的),以“盆”“山”耦合的思路重塑了古特提斯分支洋盆的演化及这些盆地的发育。川滇交界区尽管发生燕山运动,印支期建立起来的“盆”“山”耦合关系直至喜马拉雅运动才脱耦。分析了脱耦的各种表现及第四纪内继承的新构造运动对盆地保存和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46.
847.
848.
In this work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n operational management tool for the Greek Seas is described. This tool consists of a three-dimensional floating pollutant prediction model coupled with a weather, a hydrodynamic and a wave model in order to track the movements and the spreading of the pollutants and indicate those coastal areas which might be affected. The tool is part of the Poseidon system which has been designed to provide real time data and forecasts for marin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Greek Sea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four case studies based on realistic scenarios that show the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for long-term strategic planning and short-term decision making in oil spill accidents.  相似文献   
849.
The polar motion prediction is computed as a least-squares extrapolation of the polar motion data. The least-squares model consists of a Chandler circle with constant or variable amplitude, annual and semiannual ellipses, and a bias. The model with constant amplitude of the Chandler oscillation is fit to the last three years of polar motion data and the model with variable amplitude of the Chandler oscillation is fit to the whole time series ranging from 1973.0 to 2001.1. The variable amplitude of the Chandler oscillation is modeled from the envelope of the Chandler oscillation filtered by the Fourier transform band pass filter from the long-term IERS EOPC01 polar motion series. The accuracy of the polar motion prediction depends mostly on the phase variation of the annual oscillation, which is treated as a constant in the least-squares adjustment. There were two significant changes of the annual oscillation phase of the order of 30° before the two El Niño events in 1982/83 and 1997/98.  相似文献   
850.
都日木断陷为二连盆地的中新生代单断型凹陷,其地表为腾格尔沙漠的一部分。根据地面化探测量结果,结合地质、地震等资料,指出了该断陷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最有利区为蒙古勒背斜,有利区为板新图断块和布拉格背斜。该工作为该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也为在沙漠区进行化探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