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54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379篇
地质学   940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4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由于深水浮式平台的运动幅度较固定式平台增大,其运动与下部立管的动力耦合变得更加明显。研究了上部平台运动对水下立管涡激振动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了与结构运动耦合的立管尾迹流场的涡激升力、流体阻力模型,进行了"平台运动-立管涡激振动"整体系统的动响应数值模拟,分析了平台横荡运动的幅值、频率等因素对水下立管涡激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平台的振动会在沿着立管展向传播的过程中被放大(称为响应放大);与不考虑平台运动相比,立管的动响应位移增大了多倍,而且振幅放大倍数随着模态阶数的降低而增大;平台横荡振幅越大,立管振动幅值也越大,但是振幅放大倍数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2.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grazing pressure of heterotrophic nanoflagellates(HNF) on bacteria assemblages in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YSCWM) area in October, 2006.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NF abundance ranges from 303 to 1 388 mL-1, with a mean of 884 mL-1. The HNF biomass is equivalent to 10.6%–115.6% of that of the bacteria. The maximum abundance of the HNF generally occurred in the upper 30 m water layer, with a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urface layer abundance greater than middle layer abundance, then bottom layer abundance. The hydrological data show that the YSCWM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typically 40 m beneath the surface. A weak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abundances of HNF and bacteria in both the YSCWM and its above water layer. One-way ANOVA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abundance of HNF and bacteria differs between inside the YSCWM and in the above water mass. The ingestion rates of the HNF on bacteria was 8.02±3.43 h-1 in average. The grazing rate only represented 22.75%±6.91% of bacterial biomass or 6.55%+4.24% of bacterial production, implying that the HNF grazing was not the major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bacterial loss in the YSCWM areas.  相似文献   
143.
大雾是引起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现象.提高雾的预报技术水平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从统计和数值预报两个方面,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在雾预报技术上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缺陷.在某些情形下,新统计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雾的预报准确率,但仍然无法摆脱统计方法本身的缺陷.相比较而言,数值模式在大雾预报方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大的潜力.在目前的计算机水平下,使用高分辨率的一维雾模式与中尺度天气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雾的预报准确率,该方法在大雾易发区的机场及高速公路沿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高,包含大雾形成和演变的各种复杂过程、具有先进资料同化过程的高分辨率三维雾模式,以及集合数值预报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4.
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多新息辨识理论、耦合辨识概念是研究复杂多变量系统辨识的新理念和原理.将它们结合起来研究类多变量输出误差系统的辨识问题,提出了多元辅助模型辨识方法、多元辅助模型多新息辨识方法、变递推间隔多元辅助模型多新息辨识方法.为减小算法的计算量和提高参数估计精度,将系统模型分解为一些子辨识模型,应用辅助模型辨识思想、多新息辨识理论、耦合辨识概念,研究和推导了部分耦合辅助模型辨识方法、部分耦合辅助模型多新息辨识方法.讨论了几个典型辨识算法的计算量,给出了参数估计的计算步骤和计算流程图.  相似文献   
145.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已导致京津冀地区出现严重的地面沉降,为了分析地下水与地面沉降之间的耦合关系,首先利用GRACE-FO数据与GLDAS数据反演出京津冀地区2016—2019年地下水变化时序;然后利用MCTSB-InSAR技术反演出该地区同时段的沉降变化时序。通过试验分别获取地下水与地面沉降的差分变化序列和变化趋势线,并引入非弹性存储系数分析地下水对地面沉降影响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当地下水迅速升高或降低时,地面沉降速率减小或增大;当地下水持续升高时,地面沉降接近停止。②沉降越严重的区域,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变化趋势的相关性越强。③由地下水变化引起沉降的能力,随沉降等级升高而变大,且该能力在不同沉降等级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6.
现有的井群疏干、地下巷道集中排水、地表地下联合疏干方法都已比较成熟有效,但当矿区的地下水系统由非均质各向异性、低渗透性含水介质组成时,井群疏干受到低渗透性含水层和高倾角裂隙的制约,无法达到良好的疏干效果。地下巷道集中排水方法一次性工程投入很大,含水层富水性极度不均时易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地表地下联合疏干方法的地面部分对矿坑边坡安全和采场作业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结合马钢集团南山矿业公司高村露天铁矿的地下水疏干技术研究专项,调查分析了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含水介质特点及含水层富水特征,借助GMS软件建立了高村矿区地下水水流模型,提出了辐射井疏干技术的设想,并依据前人提出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模拟辐射井,完成了此类矿山的地下水辐射井疏干方法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7.
赵珍  李贵仁 《地下水》2014,(4):43-45
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给工程和周边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以天津地铁 XX站深基坑为例,通过使用有限差分模拟软件Processing 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渗流场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利用抽水试验数据反演识别场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对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结合施工要求,本着在规定时间内用最少的抽水量完成降水要求,并对基坑周围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小的原则,对基坑降水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8.
基于GIS与熵值耦合理论的矿井断层构造复杂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断层构造的非线性特征值、断层规模指数、煤层底板倾角指数、断层断距指数等与矿井构造复杂程度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南某矿为例,对矿井断层构造复杂程度进行多因素评价综合分区。结果显示:该矿井构造以中等和简单为主;在构造简单-中等区,构造对煤层开采基本无影响,而在构造复杂区,断层可导致水文地质条件变得较为复杂,影响煤层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49.
In the paper, we present newly developed hydro-mechanical hypoplastic model for partially saturated soils predicting small strain stiffness. Hysteretic void ratio dependent water retention model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existing hypoplastic model. This required thorough revision of the model structure to allow for the hydro-mechanical coupling dependencies. The model is formulated in terms of degree of saturation, rather than of suction. Subsequently, the small strain stiffness effects were incorporated using the intergranular strain concept modified for unsaturated conditions. New features included degree of saturation-dependent size of the elastic range and an updated evolution equation for the intergranular strain. The model has been evaluated using two comprehensive data sets on completely decomposed tuff from Hong-Kong and Zenos Kaolin from Iran.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modified intergranular strain formulation coupled with the hysteretic water retention model correctly reproduces the effects of both the stress and suction histories on small strain stiffness evolution. The model can correctly predict also different other aspects of partially saturated soil behaviour, starting from the very small strain range up to the asymptotic large-strain response.  相似文献   
150.
王文圣  丁晶 《水文》2014,34(2):3-7
水文现象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常用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分析。这两种方法在水文学中广泛应用并愈来愈密切耦合。对这种耦合的背景、实质和途径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水文学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耦合的内涵;分析了耦合的客观背景,指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辩证的统一、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耦合的哲学基础;总结了耦合的三大主要途径:(1)简单混合。对某一个水文问题的解决分成两个部份,一个部份用确定性方法,另一个部份用不确定性法;(2)一般嵌入。指在某种分析法的总体框架下,局部或某些部分嵌入另一种分析法以达到提高分析可靠性之目的;(3)复杂的渗入。指两种方法相互渗透,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促使耦合效应独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