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590篇
地质学   418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Except the commonly selected pressure transfer function derived from the linear wave theory, a previous study on the pressure transfer function for recovering surface wave from underwater pressure transducer suggested that the pressure transfer function i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parameter only. With careful analysis,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essure transfer function should include a transducer submergence parameter as that given by the linear theory.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viously suggested empirical formula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measurements with the pressure transducer close to the surface; otherwise overestimation of wave height would result. Field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n acoustic wave gauge and a synchronized pressure transducer located at various depths with submergence parameter close to 1 (near the sea floor). It was shown that the previous one-parameter empirical formula might overestimate 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by more than 30%. This study found that with deep-water wave bursts excluded, the transfer function based on the linear wave theory provided a fairly good estimation on 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 with an average deviation of 3.6%.  相似文献   
12.
孙孚  张书文 《海洋与湖沼》2001,32(5):547-550
首次将列率谱分析的方法引入到随机海浪的研究。根据不同环境条件下实验室资料,对列率谱与频率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列率频对频率谱高频部分有明显改善,特别对二倍频含能段的分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另外,列率谱具有计算速度快、简单易行、分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羌D2井海相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羌塘坳陷D2井中侏罗统曲布组海相碳酸盐岩大部分为差—好烃源岩级别,少部分为非烃源岩级别,有机质母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热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油源对比分析表明,羌D2井曲布组白云岩和含沥青角砾岩中油质沥青来自该组地层灰岩烃源岩,具自生自储性质。同时,中侏罗统雀莫错组灰黑色泥页岩作为烃源层也存在提供油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封闭体系有机质与有机碳氢氮恢复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封闭体系的条件下,对典型的Ⅰ、Ⅱ、Ⅲ型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的损失进行生烃动力学研究,获得了Ⅰ、Ⅱ、Ⅲ型干酪根的总量、有机碳、氢以及氮质量损失动力学参数。用Kinetics软件计算了封闭体系干酪根有机碳丰度、氢碳原子比和氮碳原子比的恢复系数。认为在对高成熟—过成熟干酪根进行生烃评价时,Ⅰ、Ⅲ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需要进行恢复,而Ⅱ型干酪根残余有机碳丰度不需要恢复。三种类型干酪根的氢碳原子比均需要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15.
地震泼由多种频率成份组成,在其传播过程中。由于地球介质的滤波作用,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高频成份逐渐被衰减。周期越大的成份传播越远。因此,在地震观测上,不同频带的地震仪用于观测不同震中距范围的地震,使仪器较好地响应,就我国台网而言,短周期仪用于地方震、近震的监测,中长周期仪和长周期仪用于远震,极远震的监测,其中长周期仪偏重于记录极远震。但作者在实际分析工作中注意到,短周期仪的记录应用于远震,极远震的分析,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短仪资料,将会更加丰富远震、极远震的震相资料。本文以高台地震台的资料为依据,从震中距和震级角度,与中长仪和长仪作比较,对短仪记录远震、极远震的震相及特征作了统计分析与初步探讨,并对新疆地区“影区”地震S波的记录、日本地区地震_PPcP等震相的出现提出了现象的存在,给出了相应的观测结果,以待步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 for source water protection in Ontari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ntario began developing a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planning process in 2000, after a rural community's water supply was contaminated by pathogens from agricultural runoff. An expert committee report has recommended legislating a new source protection “sphere of jurisdiction” for municipalities; however, no specific new municipal tools or authorities have been proposed as yet. This paper reports findings from an evaluation of the extent to which exist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land use planning and water management facilitate or constrain source protection by municipalities. A case study of the 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Waterloo suggests there is the potential to link land use planning more strongly to water management through creative use of existing tools, forgoing the need for major institutional changes.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由美国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OLR资料研究了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记为ATC)与热带对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1)当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ATC为异常偏多(少)时,ITCZ位置累积距平为正(负)值,即ITCZ位置异常偏北(南);(2)利用OLR设计了Walker综合指数WI,该指数的强弱可以反映ATC的异常情况,即当ATC为异常偏多(少)时,walker环流圈异常强(弱);(3)OLR距平累积量场能较好的表征ATC异常年份所对应的低纬度及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配置,其可以作为预测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18.
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响应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MTS伺服压机上对不同饱和状态的砂岩、大理岩标本进行了垂直层理和平行层理两个方向的正弦波加载试验,研究了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行为. 在最大载荷低于岩石的屈服点时,获得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都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同时它们还具有较明显的应变振幅效应和频率效应. 随着应变振幅的增大,衰减近似呈线性增长,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近似呈线性下降. 在0.005-4Hz频段内除衰减不明显依赖频率以外,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对频率的依赖性都较强; 当频段扩大到15Hz时,这4个参数都表现出较强的频率效应. 饱和岩石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均随饱和液体的黏滞系数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南北地震带强震复发间隔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北地震带各主要断裂带历史强震的时空特点研究 ,试图寻找出带内各主要构造带强震的复发和填充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差异性 ,对未来各带发生强震的危险性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20.
苏乃秦 《内陆地震》2002,16(3):224-234
对新疆北天山l931年以来6级以上、l97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空间图像进行了分析,发现震前多有不同程度的地震空区或条带出现,其孕育时间一般为8-14年;震源深度呈现由浅而深、通常超过25km的变化,孕育时间一般为3—4年。同时对上述地震活动空间图像前兆特征的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所选资料的精度等问题进研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