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41篇
  免费   13435篇
  国内免费   19011篇
测绘学   10557篇
大气科学   10348篇
地球物理   14728篇
地质学   40658篇
海洋学   14400篇
天文学   7977篇
综合类   5871篇
自然地理   11348篇
  2024年   297篇
  2023年   975篇
  2022年   2659篇
  2021年   3096篇
  2020年   3247篇
  2019年   4042篇
  2018年   3068篇
  2017年   3700篇
  2016年   3662篇
  2015年   4087篇
  2014年   5122篇
  2013年   5290篇
  2012年   5227篇
  2011年   5713篇
  2010年   4885篇
  2009年   5877篇
  2008年   5819篇
  2007年   5943篇
  2006年   5613篇
  2005年   5123篇
  2004年   4423篇
  2003年   3987篇
  2002年   3559篇
  2001年   3046篇
  2000年   2853篇
  1999年   2566篇
  1998年   2229篇
  1997年   1699篇
  1996年   1472篇
  1995年   1288篇
  1994年   1177篇
  1993年   1020篇
  1992年   722篇
  1991年   601篇
  1990年   413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273篇
  1987年   159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34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8篇
  1954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作者引入 I(L)值完全下半连续映射 ,研究其性质。利用 I(L)值完全下半连续映射定义I(L)值完全诱导空间 ,给出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拓扑基的表达形式 ,证得两个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映射是连续映射的充分必要条件 ,并建立了乘积空间的 I(L)值完全诱导空间与 I(L)值完全诱导空间的乘积空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72.
湍流数值模拟中封闭模式应用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琼州海峡的潮流场特征进行数值模拟,指出了选择不同的特征混合长度表达式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表明了基于特征混合长度理论的流封闭模式在近海湍流数值模拟中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73.
渤、黄、东海夏季环流的三维斜压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拉格朗日时均观点描述环流,建立起潮流与准定常流共同占优势系统中的陆浅海环流模型,并诊断计算了夏季渤、黄、东海的三维环流图。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渤、黄、东海主要流系的特征。对照冬季结果,对渤、黄、东海环流的季节变化做了阐述。从环流垂向分量的分布图上,可发现渐闽近海、长江口外存在较明显的上升流区。另外,对夏季渤、黄、东海的热盐环流和潮致余流分别进行了模拟,发现它们均能在黄海构成一逆时针向的五流系统,这对形成和维持夏季黄海冷水团的存在有重要作用。热盐环流的模拟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环流含有“热成流”的成分;通过Lagrange余流的计算发现环绕黄河冷水团的环流还含有“潮成流”的成分。  相似文献   
974.
975.
油田水动力系统与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田水中存在“沉积承压水”和“地表渗入水”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水动力系统,前者由上覆地层重量所引起的地静压力以及地静压力等引起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所形成,具有内循环承压式水交替特征,后者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向储集层的渗入而形成,以外循环渗入或水交替为特征。这两大系统(尤其是前者)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含油气盆地中油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油气聚集区主要位于水文地质带中的交管阻滞一停滞带内,沉积交替强度的低值区是油气富集区,沉积水的离心流使凹陷中的油气围绕凹陷中心呈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76.
海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研究对制定行之有效的低碳海洋交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2006—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的海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然后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最后运用Tobit模型探究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整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且各省(区、市)间差异明显,但差异正在逐渐缩小。②2006—2015年沿海各省(区、市)市海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变动呈现出“M”形波动上升趋势。③将各省(区、市)海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水平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上海和天津属于高效率型,河北属于中效率型,其余省(区、市)市属于低效率型。④货运距离和能源结构对海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能源强度对其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977.
南沙群岛海域水体漫衰减系数Kd(490)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南沙群岛海区水体Kd(490)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Kd(490)的垂直分布与同步测量的海水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Kd(490)的垂直分布反映出该区域海水存在较强的分层现象,研究中还发现上行辐亮度漫衰减系数KL(490)与Kd(490)垂直变化趋势相当一致,但是以二者达到最大值的深度为界,上层水体的KL(490)值稍大于Kd(490)值,在这一深度以下则相反。  相似文献   
978.
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在东海黑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现有的几种海流计算方法,根据与P矢量法相同的动力特性和内在假设,对海流计算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易扩展、适用范围广的新方法: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利用1989年4月以来的"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6个航次的CTD资料,对东海黑潮流区域应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了海流计算.通过与船载ADCP实测结果比较表明,非线性共轭梯度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9.
Morphodynamic modeling is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work to predict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ver the next 100 years) of typical sedimentary coasts in the western Russian Arctic. The studied objects are the coasts of Varandey (the Barents Sea), Baydaratskaya Bay and Harasavey (the Kara Sea). The model developed takes into account both the short-term processes (storm events) and long-term factors (for example, changes in sea level,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gross sediment flux, lack or excess of sediment supply). Predicted and observ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coastal profiles are shown to agree well for time scales ranging from weeks to decades. It is revealed that under giv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storm surges and associated wind-driven circulation. The water level gradient created by a surge generates a seaward flow at the bed. This outflow is shown to be an important destructive mechanism contributing to the erosion and recession of Arctic coasts. The rate of change is found to depend on both the exposure of the coast (relative to the direction of dominant winds) and its height above the sea. The open coast of Varandey is expected to retreat as much as 300–500 m over 100 years, while recession of the less exposed coasts of Baydaratskaya Bay would not exceed about 100 m/century. If long-term sediment losses are insignificant, the rate of erosion decays with time and the morphodynamic system may tend toward equilibrium.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pected relative sea-level rise (up to 1 m over the nearest 100 years) is non-crucial to the future coastal evolution if an erosion activity is already high enough.  相似文献   
980.
大亚湾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998年秋季(10、11月)、1999年春、秋季(4、5、10月)5个航次对大亚湾海区微、次表层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的富集概况,讨论了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因海况及季节不同,富集因数(EF)与其他海区的有所差别;无论夏季或秋季,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中无机氮都以NH4-N为主要存在形态;其余水层则以NO3-N为主要存在形态。结果还表明,微表层、次表层海水中NH4-N与BOD5、COD测值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PO4-P和SiO3-Si含量均无相关,说明大亚湾海区水中含氮有机物较含磷有机物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