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焦家金矿是一座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老矿山,随着采矿深度和力度的加大,保有资源量已经不足,在黄金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焦家金矿提出了开发利用低品位资源的计划。文章利用成本收益比较法计算出了焦家金矿低品位下限为1.067×10^-6,并估算出了1.00×10^-6~1.50×10^-6范围的资源量为226.38万t(矿石量),金金属量2600.86kg,平均品位1.15×10^-6,可有效地延长矿山服务年限4.5年。  相似文献   
23.
土地出让收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近几年,烟台市土地收益出现下滑,土地出让量下降明显,面临的形势较严峻。结合烟台实际,对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究其下滑原因除受宏观环境影响外还与自身工作不足有关;并就下步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4.
王丰龙  刘云刚 《地理学报》2013,68(12):1595-1606
土地开发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焦点,但是对“土地财政”现象的研究仍集中在其形成机制方面,而很少证实土地是否及如何推动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为此,本文基于《城市统计年鉴》(1985-2011) 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城市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机制、区域差异和开发效率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从1995 年开始,中国城市的土地开发是推动其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这种效应主要为即期的影响,而对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增值税的长期推动效果不太显著,这暗示了土地财政在中国有过度的倾向。从区域差异来看,土地开发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推动幅度在中西部地区或在100 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更大,且随城市规模的增加其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5.
荥经县是一个铅锌锰铜矿资源丰富地区,近期国内外市场行情转暖,为矿产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经矿山整顿后矿权重新市场配置,可为财政增收3 000万元。  相似文献   
26.
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折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现行征地制度是从计划经济演化而来,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则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结果。这两个制度的结合,形成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现行土地制度导致的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透支未来收益、社会分配不公等弊端日益显露。土地制度的未来走向,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赋予农民完全的土地财产权;政府最终必须退出土地直接经营活动。彻底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和政府经营土地制度,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27.
采用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观测数据、GPS/MET大气可降水量观测数据和NCEP/NCAR提供的FNL0.25°×0.25°分析数据,通过对比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田地区2次落区接近、强度不同暴雨过程的环流和水汽特征,分析了影响极端暴雨产生的急流和水汽因子特征,结果表明:沙漠南缘暴雨时环流配置符合“三支气流”模型,高空急流、中层偏南风、低层辐合切变的强度与降水量正相关,当高层有极涡直接南伸至中亚发展而成的副热带大槽、中层有气旋前部的强偏南或西南气流、低层有偏东风急流明显西伸与西风急流形成强辐合时有利于出现极端暴雨。沙漠南缘暴雨的水汽源地、输送路径、水汽含量、饱和层厚度与降水量相关,暴雨的水汽源地一般为欧洲和北冰洋,降水区水汽输入以中低层为主,低层比湿大于6 g?kg-1,饱和层位于700 hPa以上;当中高层有来自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的由偏南风输送水汽的加入,低层比湿达8 g?kg-1以上、饱和层扩展至750 hPa以下时,可出现极端暴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