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24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是世界性水环境问题。地下水硝酸盐绝对含量的增加,引起水质恶化,而其相对含量的增加,改变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在某些地区NO3-成为地下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之一,用"硝酸型水"命名这种新的地下水化学类型,目前正在逐渐被学者所接受。本研究通过分析厦门市平原区地下水中硝酸型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了硝酸型水的水化学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厦门市地下水已受到硝酸盐氮污染。在全区采集的87组地下水样品中,硝酸型水占比36.8%,主要分布于风化残积平原区,东部翔安区和同安区已形成较大面状分布,西部集美区和海沧区分布较少,且呈点状或局部小面积分布。硝酸型水主要存在于氧化沉积环境,具有低pH、低TDS和低硬度特征。风化残坡积含水层的酸性土壤、地下水径流缓慢和浅层地下水埋深浅等特征为地下水NO3-富集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人类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下渗、农业施肥等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来源。建议开展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识别研究,针对不同污染来源采取完善污染管网建设、农村改厕、科学施肥等措施,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相似文献   
82.
Samples of green lipped mussels (Perna viridi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sites (Huoshao, I’Maluan and Tong’an) around Xiamen coastal waters, where levels of various trace organic pollutants have been studied. Samples were also collected at a “cleaner” reference site near Dongshan Island for comparison. Clearance rate, absorption efficiency and oxygen consumption of the mussels were measured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ir tissues were also analyzed. Scope for growth (SFG) was employed as a general biomarker to evaluate the stress of pollutants. Specimens from Tong’an site had the lowest SFG values (1.14 J/h/g); while specimens from the I’Maluan site and Huoshao site had SFG values of 5.01 and 6.72 J/h/g, respectively. Specimens from Dongshan (reference site) had a relatively high SFG value of 10.96 J/h/g.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FG of the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green lipped mussel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DDT in their tissues.  相似文献   
8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单核心的市级商业中心,大多被双核心或多核心商业中心格局所取代。这些后期规划建设的商业中心,固然有着许多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着开发时间短,商业文化底蕴较薄,商业设施载体和商业功能需求不相适应,商业中心空间结构和业态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迫切要求学术界对新兴市级商业中心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以厦门市新兴商业中心富山商圈为例,通过对富山商圈内部空间结构现状的系统研究,阐述城市新兴商业中心战略定位、业态结构和空间布局等规划问题,为我国其他城市地区的新兴商业中心的研究提供比较案例,为城市构建最优的商业空间分布及商业空间搭配关系提供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84.
Samples of green lipped mussels (Perna viridi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sites (Huoshao, I’Maluan and Tong’an) around Xiamen coastal waters, where levels of various trace organic pollutants have been studied. Samples were also collected at a “cleaner” reference site near Dongshan Island for comparison. Clearance rate, absorption efficiency and oxygen consumption of the mussels were measured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condition;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ir tissues were also analyzed. Scope for growth (SFG) was employed as a general biomarker to evaluate the stress of pollutants. Specimens from Tong’an site had the lowest SFG values (1.14 J/h/g); while specimens from the I’Maluan site and Huoshao site had SFG values of 5.01 and 6.72 J/h/g, respectively. Specimens from Dongshan (reference site) had a relatively high SFG value of 10.96 J/h/g.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FG of the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green lipped mussel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DDT in their tissues.  相似文献   
85.
厦门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研究了厦门地区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了大气降水线方程的δD=8.16δ^18O+10.68,并与全国及全球降水线进行比较,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对全年氚过剩值(d)及降水线特征研究表明,厦门岛全年降不涞源较为单一,主要为海洋性气团。降水中δD与δ^18O的降水量效应明显,且该影响远远掩盖了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86.
厦门东侧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共鉴定厦门东侧海域浮游植物43属111种,其主体是广温性种类(56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50%。主要优势种的季节性演替明显。四季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总量达36500千个/m^3,最重要的优势种是施链角毛藻(Chaetocerosc curvisetus)(占总量的53.3%)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占20.0)。浮游植物的繁盛时期在春、夏两季,但高峰期出现在春季,不同于相邻的厦门外港和厦门西港。  相似文献   
87.
我国东南沿海3港口有机锡污染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法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对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和惠阳3个大型港口21个站位的水样、底泥和生物样的有机锡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样品的一丁基锡(MBT)含量最高,三丁基锡(TBT)次之,二丁基锡(DBT)大多低于检测限.水样的TBT含量实测值从低于检测限至9.8ng/dm3,泥样的为0.3~174.7ng/g(干重),生物样的为2.1~23.0ng/g(湿重).水样TBT含量均值以惠阳港的为最高,泥样和生物样的均以厦门港的最高.影响有机锡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港口船舶吞吐量、水文状况、季节和与大型码头的距离.关联的海产腹足类性畸变调查结果发现,我国沿海有机锡污染比较普遍和严重,已对生态系统产生实质性的负面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88.
基于GIS技术的厦门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是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角度衡量土地及其构成要素对城镇建设用途的适宜程度。本研究以厦门市为例,以生态优先为前提,利用林业、测绘、统计部门的数据,采用特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不同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应用GIS技术提取评价因子并对单因子进行评分,进而对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计算综合得分,据此评价厦门市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提取市域内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和生态敏感、必须重点保护的区域,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9.
应用厦门内湾东西3个口门断面(五通—下店、嵩屿—鼓浪屿、鼓浪屿—轮渡)一个潮周日走航ADCP资料的空间插值潮、流调和分离结果,分析占主导的M2分潮流与余流沿断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约束的3个断面M2分潮流均以往复流为主,断面深槽为主流通道,M2分潮最大可能流速均沿主流深槽向左右岸递减,三断面中以鼓浪屿—轮渡断面最为强劲,平均值为46 cm/s,五通—下店断面次之为43 cm/s,嵩屿—鼓浪屿断面最弱,仅为33 cm/s.该半日潮波进入厦门内湾首先在鼓浪屿—轮渡断面达到最大值,出现时间在月中天后2.1 h,其次为五通—下店断面2.7 h,最后为嵩屿—鼓浪屿断面3.3 h.再者地形变化剧烈的嵩屿—鼓浪屿断面M2分潮非线性运动较强,浅水分潮的幅度增大.潮波的非线性效应又衍生了非周期性的潮致余流,该余流在厦门内湾东西口门有较为稳定的存在,且表现为近岸区流幅大,潮流通道内小,嵩屿—鼓浪屿与鼓浪屿—轮渡断面均值为9 cm/s,五通—下店断面均值为5 cm/s,同时各个断面余流均存在使内湾海水正常更替,沿断面法向一分为二,一进一出的态势.基于本次观测结果计算出一潮周日厦门内湾东西口门余流通量为76.156×10^6m3,净潮通量为69.591×10^6m3,相对偏差小于8.6%.  相似文献   
90.
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价值的科学评估对海洋与海岸带开发决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盛行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从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效用的角度衡量生态系统的价值,而缺乏从生态系统自身的角度进行客观评估.首先分析了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内涵,提出基于能值和ecoexergy两种系统生态学方法的价值评估框架,建立了一套海洋生态系统内在价值较为有效的评估方法.该框架先通过能值计算将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及物种多样性转换为能值货币价值,再通过eco-exergy来体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过程,并转换为eco-exergy货币价值.最后将该评估框架应用于厦门湾海洋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厦门湾海洋生态系统的本底内在价值为1.16×10^11CNY,全年创造内在价值为9.24×10^10CNY,总计2.09×10^11CNY,远高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7.27×10^9CNY和厦门海洋产业GDP 2.47×10^10C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