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506篇
海洋学   228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长江三角洲内部极化效应及浙江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内部的极化效应,表现为浙江和江苏的生产要素在向上海的移动。找出了促进极化的3个因素:一是我国的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强化了极化效应;二是来自上海方面对于生产要素的吸引;三是周边省份的生产扩张。阐述了上海极化作用为浙江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的四大机遇,即房地产业、休闲旅游业、服务业、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浙江在应对极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结的构调整战略,即规模战略、层次战略、国际化战略、地域整合战略和市场主导战略。  相似文献   
142.
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已经有多种,包括考古学文献情报检索系统,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各种文物的考古学资料数据库和文物管理信息系统。但前三类系统各有其局限性,第四类系统尚在探索阶段。本文即是对浙江的文物遗存进行分类,确定文物遗存的编码方法的第四类系统的一个探索。即对文物进行6个方面属性的编码描述, 包括文物类别、埋藏地点、经纬度、文物年代、文化类型、保护级别等,以及对每一个文物遗存长短不一的文字描述; 并运用相关的Visual Basic,ComGIS,MapObjects,Multi-Scale GIS等技术建立含文件建立、编辑、查询及帮助等功能的浙江省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另系统还运用了虚拟技术,对文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进行遗存分布特征的研究,向公众展示文物遗存和文物遗存数据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3.
长江三角洲(江南)地区新近纪地层划分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对长江三角洲 (江南 )地区多年来积累的古地磁、孢子花粉、微体生物化石、同位素测年等资料的重新研究 ,并结合岩性特征、地层层序进行区域地层对比 ,发现区内新近纪地层较齐全 ,自下而上将新近系层序厘定为中新统洞玄观组 (N1 d) /白龙港组 (N1 b)、六合组 (N1 l) ,上新统新建干窑镇组 (N2 g) ,并将第四纪 /新近系界线划在磁性地层极性柱的 M/ G之间 (距今大约 2 .6 Ma)。  相似文献   
144.
我国海岸线绵长,所属岛屿众多,除了台湾岛和海南岛两个大岛外,还有数以千计的中小沿海岛屿及众多的珊瑚岛,如我国三沙市的南海诸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等。根据多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该海区的调查研究,对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海区的海藻区系进行初步的植物地理学研究,以探讨我国该海域海藻区系的温度性质,以及与邻近海区海藻区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底栖海藻区系与北太平洋西部海藻相同种数最多的是区系性质为热带性的南海南区,因此海藻区系的温度性质具有很明显的热带性。另外,三沙市南海诸岛海藻区系与印度洋海藻区系有很多共同成分,两地共有种数高达184种,为南海诸岛海藻总数的63%,进一步证明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区系属于暖水性印度—西太平洋区,印—马亚区。  相似文献   
145.
简要研究了2012年国际法院最新判例——尼加拉瓜诉哥伦比亚领土和海洋划界案,总结了本案中国际法院关于海上争议岛屿主权判定把握的要点,国际法院受理该案件的理由和受理的内容。国际法院用三阶段方法确立尼加拉瓜和哥伦比亚海上边界。提出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必须研究国际最新判例相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6.
为了研究土壤和稻米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影响稻米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主要因素,对浙江省东部农田根系土-稻谷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研究区均有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值,尤其是温州南郊地区的Hg、台州泽国地区Cd、绍兴北郊地区的Hg,其质量分数分别是背景值的6倍、5倍及9倍;7个研究区中,只有嘉兴新胜地区的As质量分数超过背景值。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工业化进程迅速,人为活动频繁,污染较严重。绍兴北郊、嘉兴新丰、嘉兴新胜和桐乡崇福地区稻米中As、Cd、Cr、Hg、Se和Pb质量分数均未超过标准限值。稻米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主要受土壤有机质、pH、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组成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土壤有机碳越丰富越有利于稻米对As、Cd、Cr和Ni的吸收;稻米对As、Cd、Mn和Ni的富集系数随着pH上升而下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组成与水稻As、Cu、Hg、Mn、Pb、Se和Zn的富集系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7.
1949—2009年登陆和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业  丁骏  卢美  王晶  王勤 《海洋预报》2012,29(2):8-13
通过对1949—2009年61年间登陆和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影响路径等的分析,发现在7—9月份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占登陆总数的92.5%,7—9月份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占影响总数的82%。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中登陆福建或在台湾海峡消失的热带气旋占的比重最多。虽然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生成个数近年来大幅减少,但登陆浙江的强台风有明显增多的趋势。随着气候的变暖,海水温度的增高,热带气旋生成的时间提早,结束的时间偏迟。另外通过对热带气旋影响时各海岛、沿海和内陆站的大风、暴雨的分析,发现热带气旋影响期间容易引起大风天气的是大陈和嵊山站;容易引起暴雨天气的是温岭、临海和温州站。本文还分析了验潮站最大增水超过1m、2m、3m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8.
Karst cave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tourism of Zhejiang Province,China.I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karst cave tourism resources,it is crucial to develop a scientific system for optimizing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This study conducted an analysis of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struc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Nearest neighbor index(NNI) method and accessibility index method were used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scale,strength,combination,and accessibility of karst cave tourism resources.Results indicated that karst cave tourism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a significant regional influence,and that resource quality and exploitation are diverse in different regions.Among the regions,Jinhua had the highest exploitation proportion of over 60% and the lowest NNI value of 0.098.Furthermore,regional analysis inferred that different karst caves demonstrate diversity in accessibility to tourism markets,among which the Lingshan Cave,Fengshui Cave,and Xianqiao Cave reveal the highest accessibility index of 2.41.Finally,we put forward a karst cave tourism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Growth Pole Theory and set up an overall scheme for karst cave tourism development.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analysis,the study refined the methods for regional resource research and provided a strategic proposal for karst cave tourism in Zhejia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149.
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4000 cal. a BP前本区史前文化遗址在空间上不断扩大, 较为显著的扩大曾发生过两次, 一次发生在马家浜-河姆渡文化时期, 另一次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同时以河流谷地为通道, 史前文化从西向东不断向沿海扩展。4000 cal. a BP后, 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各史前文化地域明显收缩, 东向沿海扩散的趋势终止, 同时伴随有南北两种不同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转变。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分布与全新世海面波动有显著的关系, 尤其是杭州湾两岸的史前文化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的关系最密切, 7000 cal. a BP 以来的低海面-海退成陆过程为史前居民提供了广阔的陆地生存空间。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变迁与环境变化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 对比天目山千亩田泥炭和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环境演变记录表明, 4000 cal. a BP前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东向地域扩展是在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背景下进行的, 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共同作用下的扩展和延伸;而4000cal. a BP后史前文化的地域收缩是在气候干冷和沿海海洋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以上初步证明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扩张和收缩与环境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气候环境变化正是引起上述这种变化以及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气候环境成为浙江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 其对文化的分布、传播、扩展和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0.
利用MODIS产品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监测城市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卫华  胡德勇  曹冉  邓磊 《地理研究》2013,32(7):1325-1335
选用多时序MODIS数据产品和晚间灯光指数数据,采用CART数据挖掘方法和改进的Niblack 阈值分割技术,对2001-2010 年之间的浙江省城市扩张情况开展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在多时序数据信息挖掘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灯光指数局部阈值,可以有效地分割城镇和非城镇类型,从而提高城镇专题信息提取的精度;从2001 年到2010 年,浙江省城市扩张迅速,年平均扩张速度为297.35 km2/a,平均扩张速度以余杭、萧山和绍兴为中心,以宁波和瑞安为次中心递减;扩张强度最大的是衢县,其次是开化县和海宁市。以杭州为例分析城市扩张的空间特征,其城市空间紧凑度从0.38 上升到了0.48,空间结构趋于紧凑;城市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约3km,揭示着其向西北方向扩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