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5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426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442篇
地质学   560篇
海洋学   156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48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低氧/缺氧已成为严重威胁河口/近海与陆架浅海生态系统安全的要素之一。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大量耗氧与水体分层限制表、底层水体交换是河口/近海低氧/缺氧问题的直接原因;而河口/近海和陆架海的各种物理过程控制了营养盐和有机质输运、水体层化,成为导致低氧/缺氧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先讨论了近几年来国内外主要大河河口/近海和陆架浅海低氧现象发生的物理机制:径流冲淡水、潮汐、风、环流对低氧的影响,以及低氧对海-气大尺度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再以长江口为例,重点分析了水动力过程对长江口夏季底层低氧的具体影响,同时对溶解氧统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对长江口外海夏季底层低氧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2.
青岛近海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7年4月在青岛近海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中共获得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89种,其中多毛类41种,甲壳动物32种,软体动物5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类群动物5种。群落中优势种以日本美人虾(Callianassa japonica)和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us)贡献率较高。平均生物量和丰度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近岸海域。群落结构聚类分析表明,15个取样站的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都非常低,为10%~30%,仅有S10站和S13站、S3站和S9站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达到40%。ABC曲线表明,S6,S7,S12,S13站的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中度扰动,其它各站ABC曲线状态正常,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基本未受干扰,处于较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93.
渤海南部沿岸水运移及渤黄海水体交换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渤海及附近海区的曲折岸线变化以及水文资料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特点,使用四维客观分析LOESS方法得到逐月气候态盐度场。结果表明:渤海南部沿岸水扩展和运移受季风影响显著。冬季沿岸水向渤海湾和莱州湾堆积,形成沿山东半岛龙口海岸东向爬行的水舌,该水舌在蓬莱水域向东扩展;夏季沿岸水向渤海中部冲溢,特别是在黄河口附近,其核心区厚度可达8 m,可扩展到119°30′E处,同时莱州湾内的沿岸水向湾内西部收缩。冬季渤海海峡呈现显著"北进南出"水交换态势;夏季渤海海峡定常流方式的水交换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4.
2008年12月4~5日,山东半岛出现了1次冷流暴雪过程,渤海上的辐合带对这次暴雪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对这次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渤海辐合带的发展演变机制及对山东半岛冷流暴雪的影响,并分析了太行山脉对渤海辐合带的影响。结果表明,渤海上空生成的西北东南向的中尺度辐合带造成了以烟台-牟平-文登为中心的西北东南向的降雪带。太行山脉的阻挡作用使绕太行山的西北气流在太行山背风侧形成辐合,同时在低层大气存在1个暖脊,所以在渤海形成了1个西北东南向的辐合带。在西北风的水平平流和非地转风的作用下,渤海辐合带向东北移动,当渤海西北岸出现北风后,渤海辐合带西北部在北风的水平平流作用下向南移动,而渤海辐合带东南部在西北风水平平流和非地转风的作用下,继续向东北移动并与山东半岛北部的海岸锋辐合带合并增强,渤海辐合带西北和东南两部分移动方向的不同造成了辐合带的波动。渤海辐合带增强后登陆山东半岛,造成山东半岛西北东南向降雪带。对这次冷流暴雪个例的分析发现,太行山脉通过形成背风低压中尺度系统直接影响渤海上的中尺度辐合带的发展,而渤海辐合带与山东半岛北岸附近海岸锋的耦合使辐合加强,增强了降雪强度。  相似文献   
995.
996.
根据闽浙沿岸沉积物的实验室分析资料,从物理性质和力学特征对海底沉积物的综合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本区沉积物以淤泥和淤泥质黏土为主,含少量细砂、粉砂、黏土和粉质黏土等,总的表现为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强、塑性大和强度低。从微观结构、物质来源、物质成分、水动力条件等方面对沉积物的工程特性进行了成因分析,这些因素是造成本区沉积物工程性质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Environmental qualities of coastal water and bottom sediment were assessed at Jordan's northernmost tip of Gulf of Aqaba to evaluate possible impacts of the bordering fish pen cages in Eilat.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urface and bottom water in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variables in the different months of the year (2004-2005). Chlorophyll a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bottom water when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offshore water. Nitrate and ammoni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bottom water than the surface water at each individual station. The upper 2 cm of sediment sample recorded higher values of total phosphorus and organic matter. Seasonality affected the content of total phosphorus, organic matter, redox potential and color especially at the sediment layer below 3 cm of the sediment core.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showed slight modification of water and sediment qualities but no clear sign of eutrophication was observed. However, to maintain sustainability of health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t the northern tip of Gulf of Aqaba potentials of any possible environmental risks arising from the fish farms or any other coastal investment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998.
The structure of wind-sand flow under different total sand transport rates was measured with field vertical anemometer and sand trap on the crest of typical coastal transverse ridge in Changli Gold Coast of Hebei Provinc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coastal aeolian distribution regions in China and famous for the tall and typical coastal transverse ridges.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conditions of approximate wind velocities and same surface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s, some changes happen to the structure of wind-sand flow with the increase of total sand transport rate on the crest of coastal transverse ridge. First, the sand transport rates of layers at different heights in the wind-sand flow increase, with the maximum increase at the height layer of 4-8cm. Second, the ratios of sand transport rates of layers at different heights to total sand transport rate decrease at the low height layer (0-4cm), but increase at the high height layer (4-60cm). Thir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and transport rate in the wind-sand flow can be expressed by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at the height layer of 0-40cm, but it changes from power function model to exponential function model in the whole height layer (0-60cm) and changes into polynomial function model at the height layer of 40-60cm with the increase of total sand transport rate. Those change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limit of sand grain size of wind flow transporting and composition of sand grain size in the wind-sand flow.  相似文献   
999.
依托首都铁路、航空枢纽的优势,天津又是全国最大人工海港,滨海新区,曹妃甸相继建成。秦皇岛、黄骅成为晋煤海运专运海港。营口、烟台、东营等港口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大连、青岛分别辐射东北亚,大西北,与京、津互为崎角之势,形成向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大都市圈的优势组合。2005年跨越海峡的火车轮渡开始营运,海岸高速公路南北全线畅通,鸭绿江引水渡海方案,也在酝酿之中。渤海海上油气资源丰富,但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恶化,反差强烈,亟需加强区域协调,统筹兼顾,修复生态,共同实现繁荣富强、和谐宜居,创业环境之梦。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潮汐模型NAO.99Jb和FES2014确定了山东邻海的深度基准面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NAO.99Jb模型确定的深度基准值L10的中误差为23.28 cm,FES2014模型确定的深度基准值L13的中误差为34.37 cm,长周期分潮的相对误差过大导致加入长周期分潮改正项后深度基准值中误差分别增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