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9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舟山本岛城市热岛安全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超  桂峰  赵晟 《海洋科学》2019,43(10):134-141
海岛城市化导致不透水面快速扩展,增加了城市热环境风险。城市热岛安全度评价,在维护海岛城市独特的气候资源禀赋及城市环境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舟山本岛为例,利用2015年两景Landsat8影像,反演出研究区高温及低温情景中的地表温度,并使用均值—标准差法将地表温度划分冷岛、绿岛、正常区、次热岛及强热岛5个等级。针对舟山本岛城市热岛强度空间差异较大的特征,将城市划分为12个地理子单元。在构建热岛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突变级数法计算了各个子单元的热岛安全度。结果表明:(1)高温情景中强热岛面积比重(17.7%)高于低温情景(12.0%),总热岛面积比重季节差异不大;(2)东港、定海老城、白泉及沈家门受到社会经济因素扰动最大,城市内部热岛安全度最低,展茅、小沙及马岙热岛安全度最高。本研究旨在为岛陆土地资源紧缺的舟山本岛应对城市热环境问题,实现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建议。  相似文献   
82.
舟山群岛-宁波深水港群遥感综合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TM/ETM+和SPOT开展港口现状、海岸类型和仓储场地的调查;利用ERS-2SAR调查探测锋面和内波等海洋环境要素;利用TM/ETM+和NOAA探测调查区的悬浮泥沙分布情况。最后,结合常规调查数据,对舟山群岛—宁波深水港群港口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舟山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内在关联,在2019~2020年对舟山附近海域12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丰度、生物量、相对重要性指数(IRI)、Cluster聚类以及PCoA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主要影响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航次共在舟山海域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6种,其中多毛类动物28种,甲壳动物8种,软体动物7种,棘皮动物6种,刺胞动物3种、纽形动物2种,星虫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两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6.32ind./m2和5.59g/m2,纽虫(Nemertea)是丰度的最大贡献者,而星虫爱氏海葵(Edwardsia sipunculoides)和棘刺锚参(Protankyra bidentata)则是生物量的最大贡献者;2020年大型底栖动物的总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高于2019年,且两年舟山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总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舟山邻近海域。与舟山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最相关的环境因子是水深、底层水盐度和硝态氮(NO3),这三个环境因子彼此相关性显著,随着盐度的增加,水深逐渐增加而硝酸氮含量则显著降低,群落物种数、丰度和丰富度则显著增加。通过对舟山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内在关联的研究,有望为东海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近50年影响舟山的台风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50年影响舟山的台风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台风具有明显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影响路径主要有登陆型和海上转向型两种;台风影响程度与其移动路径、登陆时的中心强度以及登陆后的维持时间密切相关.台风暴雨地理分布呈现出北部少,南部多,东部少,西部多的特点,灾害性台风大风分布却正好相反.近海转向类、登浙类及登闽类台...  相似文献   
85.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Zhoushan Archipelago sea are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ased on the field data including tidal current,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grain size of surface sediments,the transport mechanism and movement trend of sediments are analyzed using the method of flux decomposition and Grain Size Trend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and flux of suspended sediments decrease sharply from the Hangzhou Bay to the offshore area.The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advection transport including average current transport and Stokes drift-induced transport and the gravitational circulation transport.The surface sediments are transported from the entrance of the Hangzhou Bay to the offshore area in general; meanwhile,the sediment transport has two obvious transport trends in the offshore area.The interaction of tidal currents,residual currents,the East China Sea coastal current,Taiwan Warm Current and wind waves appear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ediment transport.Furthermore,the sediment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Zhoushan Archipelago.  相似文献   
86.
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观音湾海滩地区发现了大量发育良好,深达60cm的泥裂构造。年代学结果表明,该泥裂构造形成于31.2~30.4kaBP期间。孢粉学和粘土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构造揭示了研究区域曾经发生的一次强烈的冷干事件,事件发生时植被衰落。这极可能是第四纪晚期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气候快速变冷事件Heinrich3事件的一个直接的景观证据,为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7.
舟山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海岛型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海岛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舟山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群岛,是典型的旅游资源复合型旅游地,海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发展颇具代表性。该文分析了海岛旅游地节点、通道和域面的要素集合,具体阐述了舟山群岛的旅游资源要素结构、旅游交通结构、旅游集散地以及核心景区普陀山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的三种途径:1)旅游资源的空间串联整合和并联整合;2)旅游交通及线路整合;3)动态旅游产品的整合——旅游节事活动。  相似文献   
88.
舟山群岛冬半年灾害性大风的成因与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舟山市1994—2003年的实测风资料分5类统计了舟山群岛冬半年大风的发生规律。对一次冷空气个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风是强冷平流、高空急流、动量下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一次低气压引起的大风的分析认为涡度平流、温度平流、潜热释放对低压发展有重大贡献。根据大风的成因和预报经验选择有关物理量进行t统计分析, 选择有异常表现的物理量作预报因子。最后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预报模型, 并进行了试报, 试报误差都在4.5 m/s以下。  相似文献   
89.
Knowledge of the sediment flux deriv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s critical for interpreting the sedimentary records associated with large river sedimentary systems. For the Changjiang River system, previous studies hardly focused on the sediment load from the adjacent Zhoushan Archipelago (ZA). Based on four prediction models, aiming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ediment load from the ZA during the Holocene, we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sediment flux of the ZA ranges from ~0.7 to 26.5 Mt·yr-1,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0.7 Mt·yr-1, and the islands with a relatively large area or high relief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total flux. This sediment load 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but it i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local small rivers.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southward dispersal pa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plume, the ZA also influences the sediment transport into Hangzhou Bay and over the Zhejiang-Fujian coastal seas. On the Holocene temporal scale, e.g., for the period from 6 ka BP to 2 ka BP, the sediments discharged from the ZA had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the shelf sedimentary system.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for an important role an archipelago can play in terms of sediment supply and transport in coastal and inner continental shelf regions.  相似文献   
90.
本文根据1989年7月至1990年5月北黄海长山群岛海区四个航次(春、夏、秋、冬)水质及底质14000余个数据的分析测试结果,探讨了测区水质、底质各要素分布特征,并对其环境质量现状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环境质量良好.南部海域环境优于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