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36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合成了丁二酰化壳寡糖稀土(La,Nd,Eu)配合物,并考察其稀土配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及其还原能力。实验表明: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依次为:稀土配合物丁二酰化壳寡糖壳寡糖。在低浓度下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顺序为:丁二酰化壳寡糖稀土配合物壳寡糖,高浓度下丁二酰化壳寡糖和壳寡糖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急剧下降,而稀土配合物的清除能力稳定。这可能是由于稀土配合物的稀土离子含量及稀土离子性质、分子电荷密度以及对自由基清除机理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2.
强俊  杨弘  马昕羽  王辉  徐跑  何杰  朱志祥 《海洋与湖沼》2015,46(5):1166-1174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SM),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亚硝酸盐(0.02—2.8mg/L)和养殖密度(1—5尾/10L)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指标(MDA含量,SOD与CAT活力)的联合影响。整个实验周期持续35d。结果显示,本实验条件下,亚硝酸盐和密度的一次效应和密度的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特定生长率随着亚硝酸盐或密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之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亚硝酸盐浓度和养殖密度分别为1.65mg/L和3.28尾/10L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同时较高。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的一次效应对MDA含量和两种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二次效应对两种酶活力的表达有极显著影响(P0.01);亚硝酸盐与密度对SOD和CAT活力有互作效应,高浓度亚硝酸盐与高密度环境会抑制SOD和CAT活力的表达,增加肝脏MDA含量。因子与响应值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384、0.9004、0.9520和0.9650(P0.01),可用于响应值预测;亚硝酸盐含量比养殖密度对养殖鱼的生长影响更为明显。建议在罗非鱼集约化养殖中,保持溶氧充足,降低氧化胁迫,提高罗非鱼的生长与抗氧化力。  相似文献   
103.
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过程中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褐藻酸降解菌为病原体研究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带的小孢子体不同时期体内的活性氧——超氧负离子自由基 (O-·2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和抗坏血酸 (ASA)等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海带活性氧 (O-·2 )含量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初期表现为升高 ,随后表现为下降。并且 ,随着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浓度的升高 ,活性氧 (O-·2 )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推测活性氧 (O-·2 )是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有效防御手段之一。SOD,CAT,ASA在感染的初期起着积极的抵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作用 ;APX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前期没有发挥其抗感染的作用 ,而是在后期显示出了一定的抗感染作用。此结果可为海带病害的机理及幼苗集约化培养过程中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对虾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的重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对虾素是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一种抗菌肽。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对虾素(CHP)的功能并为制备特异性抗体作准备,采用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方法,进行了对虾素原核表达的研究。根据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对虾素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中国对虾素成熟肽基因(CHP),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在E.coli BL21表达融合蛋白GST-CHP.结果表明,不同表达菌株的融合蛋白表达量为30%—34%,同一菌株在诱导5h后能达到最高表达量。利用GST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用凝血酶裂解以得到CHP,其分子量约为5.6kDa,N-端测序结果与期望的成熟对虾肽序列一致。用液体生长抑制方法检测活性,表明重组GST-CHP蛋白及CHP均表现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不同辐照强度的UV-B辐射对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 Tseng)生长、光合色素和两种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强度辐射处理的绿色巴夫藻在正常培养后生长有所恢复,经辐照强度为2μW/cm2的UV-B处理的藻在培养第10天的吸光度与对照接近,大于6μW/cm2的UV-B处理的藻基本无法恢复生长;(2)处理组叶绿素a(Chla)含量均低于对照,且随辐射强度的增大不断下降,辐照强度为12μW/cm2处理组比对照下降了85.20%;(3)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随辐射强度的增大先升高后下降,最高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8.55%和49.41%;(4)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辐射强度的增大不断升高,辐照强度为12μW/cm2处理组是对照的7.98倍。UV-B辐射对绿色巴夫藻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CAR,SOD和POD可能在绿色巴夫藻抵抗UV-B辐射中起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鲅鱼(Spanish mackerel)加工后的废弃物富含蛋白质,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酶解这部分蛋白质制取抗氧化活性肽。本实验室已经筛选出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y-2,以其发酵水产加工废弃物得到了具有较高抗氧化性的产物。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物的抗氧化性,作者以该株产蛋白酶芽孢杆菌Hy-2为出发菌,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的方法筛选出1株突变菌Hy-23,以鲅鱼加工后的废弃物为原料,接种该突变菌株进行发酵,得到了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的发酵产物,酶解物总抗氧化活性提高了12.4%。经遗传稳定性测定,该芽孢杆菌突变株在传代8次之后其遗传稳定性仍然良好。  相似文献   
107.
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生物的主要原理是絮凝作用,但水体中未被去除的微藻对改性粘土有怎样的生理生化响应尚不清楚。本文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模式生物,考察了改性粘土絮凝后水体中残余小球藻生理生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经改性粘土或原土絮凝后,残余小球藻的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迅速上升,改性粘土组的MDA含量高于原土组。除了原土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相比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外,改性粘土组和原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等酶活,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并稳定在较高水平的变化趋势。原土组各酶活普遍低于改性粘土组,但GSH-PX活性则相反。结果表明,改性粘土不仅能高效去除水体中的小球藻,而且能够刺激残余的藻细胞积累较多的O2-·和H2O2,从而对藻细胞造成过氧化伤害,抑制未被去除部分海洋微藻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强心安神方对阿霉素性慢性心力衰竭大鼠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mRNA、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 mRNA的影响,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及强心安神方大、小剂量组,每组15只,对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法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予药物干预4周,检测各组大鼠心衰指标NT-proBNP及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结果:强心安神方大、小剂量组NT-proBNP水平、GRP78 mRNA及CHOP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项指标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心安神方大、小剂量组组内比较,大剂量组NT-proBNP水平及GRP78 mRNA表达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P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安神方可降低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从而保护心肌,抑制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09.
养殖期中国对虾抗菌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根据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抗菌肽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首次对中国对虾养殖期(PL11期仔虾~稚虾)抗菌肽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各时期样本所提取的总RNA中,均扩增出一条长度约为200bp的特异性条带,表明中国对虾养殖期不同阶段均有抗菌肽的表达,提示中国对虾抗菌肽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并可能是中国对虾抵抗微生物感染的一个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0.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浓度(0.005、0.01、0.025、0.05和0.1 mg/L)菲暴露96 h后,对斜生栅藻的生长、自由基含量、抗氧化系统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影响.结果表明,0.01 mg/L菲开始对藻细胞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此浓度下电子自旋共振检测到的自由基信号(g=2.0033,幅宽10.15 mT)显著增强;在浓度设置范围内,超氧化物酶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被显著诱导,显示出抗氧化系统的应激机制.谷胱甘肽和MDA含量均在0.025 mg/L时被显著诱导.这说明斜生栅藻对菲暴露比较敏感,0.01 mg/L即已显示胁迫效应,自由基的诱导是斜生栅藻产生损伤的重要原因,藻细胞的生长量是比较敏感的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