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7篇
  免费   2642篇
  国内免费   4391篇
测绘学   2320篇
大气科学   2940篇
地球物理   3248篇
地质学   6099篇
海洋学   3369篇
天文学   1391篇
综合类   1370篇
自然地理   192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587篇
  2020年   800篇
  2019年   930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795篇
  2016年   769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1023篇
  2011年   1007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1035篇
  2007年   1226篇
  2006年   1201篇
  2005年   1058篇
  2004年   871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662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612篇
  1999年   584篇
  1998年   454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4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台湾海峡中北部上升流区各种形态磷的化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水土 《海洋与湖沼》1993,24(6):664-670
根据1988年7月调查资料讨论了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区各种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上升流中心区(即海坛岛东侧一带水域)具有低温、高盐、低溶解氧;DIp,TDP,PP,TP较高;DOP较低(0.27);及DIP/DOP比值(约为1)较高的特性。DOP是该海域磷的主要形态(占TP的49.2%),其含量分布及其形态转化与生物活动直接相关,是该海域生物生产力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2.
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58批次的人工育苗试验,总结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阐述了育苗池、育苗的环境条件、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饵料及投喂方法、育苗水质管理及生产中的操作方法等;讨论了如何解决开口饵料问题和出现3个危险期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本文用能谱方法分析了黄海的海表面水温(SST)场的准周期变化。由分析结果清楚地看出,SST具有高频准周期变化:黄海北部以2.6—3.2,1.4—1.7,3.6—3.8和6.7个月的准周期为主;3.3—3.6,5,1.3—2.3及6.7个月在黄海南部占优势。同时,两个海域都有6.7和3.3年的明显的准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06.
徐清明  穆旭 《海岸工程》1997,16(3):47-54
本文介绍的基岩水下爆破属临近重要建筑物的水下控制爆破。当岩石裂隙发育,且岩面有较厚的石碴覆盖层,其技术难度大,采取的诸如搭钢平台钻孔。塑料套管护孔,以及孔间、排间塑料导爆管雷管接力式微差起爆网路等措施,都是成功之经验,值得今后类似工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朱鑫华 《海洋与湖沼》1992,23(3):270-279
本文根据1980—1986年间鱼类生物学参数测定,结合体长分布资料的模拟分析,研究黄、渤海区牙鲆种群年龄结构、死亡动态以及在不同年龄和死亡率条件下世代资源生物量变化的规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F=1.0和t_c=6.0a时,单位补充量最大群体产量为1492g。由此认为,现阶段牙鲆资源利用的最佳策略是通过增殖放流,增加资源补充;同时应适当控制捕捞压力,减少渔具对幼鱼资源的破坏并增设繁殖保护区,以追求最大持续产量。  相似文献   
108.
把鹧鸪菜藻体切成大小不同的切段、以及任意切碎,培养于添加氮、磷素的消毒海水中,后者分10℃、15℃、20℃、25℃四种不同温度条件培养,结果全部切段、切碎片都很快再生出假根附着于基质,并再生出一至多个叶状体;叶状体长大后从基部长出新的假根成为完整的幼苗(再生苗)。试验表明,大的切段其再生苗生长快、长度大,但出苗率(一定长度的藻体长出再生苗数量)低。培养温度较高时(20—25℃),藻体任意切碎片再生速度快、附着速度快、数量多且较牢固。利用藻体切碎片来培养鹧鸪菜幼苗是可行的;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0℃以上、海水比重为1.010左右。本文还对鹧鸪菜损伤藻体再生的情况(繁殖生殖学)进行一些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109.
提要应用RNeasy animal mini试剂盒抽提大黄鱼total RNA,逆转录合成模板cDNA;同时综合分析从GenBank数据库查询到已报道的转铁蛋白(Tf)基因序列,先设计并合成扩增引物扩增出大黄鱼转铁蛋白部分基因序列,再应用RACE技术,克隆出大黄鱼转铁蛋白全长cDNA基因,全长2461个核苷酸,编码661个氨基酸。应用WCG软件包,采用DNADIST和NEIGHBOR分析方法,构建了转铁蛋白系统进化树。树图显示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大致相符,可以看出转铁蛋白在海水鱼和淡水鱼的进化上的差异,同时也显示大黄鱼Tf与真鲷的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0.
High resolution SeaWiFS data was used to detect red tide events that occurred in the Ariake Sound, Japan, a small embayment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areas in Japan. SeaWiFS chlorophyll data clearly showed that a large red tide event, which damaged seaweed (Nori) cultures, started early in December 2000 in Isahaya Bay, expanded to the whole sound and persisted to the end of February 2001. The monthly average of SeaWiFS data from May 1998 to December 2001 indicated that the chlorophyll peaks appeared twice a year, in early summer and in fall, after the peaks of rain and river discharge. The SeaWiFS data showed that the red tide event during 2000–2001 winter was part of the fall bloom; however, it started later and continued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other years. Satellite ocean color data is useful to detect the red tide; however the algorithms require improvement to accurately estimate chlorophyll in highly turbid water and in red tide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