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44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61.
强潮环境下悬沙对底部边界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韫玮  高抒 《海洋科学》2010,34(1):52-57
对杭州湾金山深槽附近两个定点站位的大潮期间同步水文、泥沙观测结果进行了粉砂分布区再悬浮效应的分析,提出了根据再悬浮过程反演底床切应力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强潮动力、高悬沙质量浓度环境下,即使无密度成层性,悬沙质量浓度对底部边界层的影响仍然存在,表现为底部切应力的减小。在这一条件下,如仍然采用卡门-普朗特模型(κ=0.4),则估算的底部切应力将大大高于实际的数值。  相似文献   
662.
蓝文陆  黄凌风  郭丰  潘科 《海洋学报》2005,27(6):131-137
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对厦门岛东海岸黄厝沙滩底栖甲藻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进行了为每月一次的调查,共鉴定甲藻种类46种,其中底栖种39种,常见种14种,优势种4种.Amphidinium britannicum和Adenoides sp.为冬春季优势种,Herdmania litoraris和Peri-dinium quinquecorne为夏秋优势种,优势种的季节更替比较明显.夏秋季节的种数多,冬春季节的种数少,细胞数量高峰出现在春夏季,秋冬两季数量很少,由夏季的200多个每克干沙减少到冬末的0~4个/g干沙;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双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10和2月,谷值出现在12月和7月.空间分布上,底栖甲藻的总细胞密度和优势种的细胞密度呈现由高潮带向中、低潮带增加的趋势.分析了影响厦门东海岸沙滩底栖甲藻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沙滩底栖甲藻与近岸赤潮及着色砂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