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滋补精血、温肾暖宫中药治疗卵巢功能异常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平台获取具有滋补精血、温肾暖宫作用的桑椹、覆盆子、小茴香的活性成分和靶点;网络药理学方法涉及“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的构建和靶点预测。运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确定桑椹、覆盆子、小茴香与卵巢功能异常疾病集群网络的重要信号通路。采用分子对接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接,预测主要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度。结果:筛选出欧前胡素、β-谷甾醇、槲皮素等10个有效成分,对应于桑椹、覆盆子、小茴香的196个靶点。此外,549个基因与卵巢功能异常疾病密切相关,其中87个与桑椹、覆盆子、小茴香的靶点重叠,被认为与治疗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桑椹、覆盆子、小茴香主要作用于卵巢功能异常疾病相关的炎症、卵巢类固醇生成及生长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欧前胡素、β-谷甾醇、槲皮素与靶点均能自发结合。结论:具有滋补精血、温肾暖宫作用的桑椹、覆盆子、小茴香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治疗卵巢功能异常疾病,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桑椹、覆盆子、小茴香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蠲痹历节清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蠲痹历节清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连续8d氧嗪酸钾100 mg/kg腹腔注射和次黄嘌呤500 mg/kg灌胃的方法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实验第4天给予造模剂30 min后,各组分别予对应治疗药物干预,连续5 d。检测各组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并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UA、BUN升高(P<0.05),肾脏病理改变明显,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蠲痹历节清方低、中、高剂量组SUA、BUN均降低,且随着剂量升高,SUA水平下降越明显(P<0.05),各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SC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可改善模型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保护肾功能,且降尿酸作用与肾损伤的治疗效果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越显著。  相似文献   
83.
《海洋科学》2012,36(1)
以日本七鳃鳗(Lampetrajaponica)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和探讨类淋巴细胞原代培养条件。采用Wright氏和Giemsa氏染色法对日本七鳃鳗外周血液有形成分进行显微观察,可鉴别出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高纯度的七鳃鳗类淋巴细胞。经条件优化后确定最适培养液L15+20%FBS(5%七鳃鳗血清)+0.46%NaCl,在18℃,pH6.8~7.0的条件下对日本七鳃鳗类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大多数类淋巴细胞半贴壁生长,细胞状态较好,最长可以存活近一个月。类淋巴细胞的原代培养为日本七鳃鳗细胞体外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4.
实验室条件下测定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淋巴渗透压、血蓝蛋白、血糖、己糖激酶(HK)以及丙酮酸激酶(PK)活力的影响。以蜕皮间期对虾为实验材料(初始湿体重为(2.485±0.303)g),设盐度30为对照组,4个不同的盐度突变幅度(为2、4、6、8)为处理组(用S2、S4、S6和S8表示),于降低盐度和恢复盐度至30的不同时间点采样,实验持续7d。结果表明:(1)凡纳滨对虾血淋巴渗透压会随盐度变化而变化,S4组对虾血淋巴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较低水平;(2)随着盐度突变幅度的增加,血蓝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的采样点增多;(3)S4组对虾血糖含量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S6、S8组对虾血糖含量相对较高;(4)整个实验过程中,S4组对虾肝胰脏中HK活力处于较低水平,而S6与S8组对虾肝胰脏中HK活力处于较高水平;(5)S2、S4组对虾肝胰脏中PK活力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6和S8组对虾肝胰脏PK活力在盐度突变后与对照组肝胰脏PK活力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5.
在28℃、33℃两种温度下,用海豚链球菌人工感染尼罗罗非鱼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两个温度水平病鱼的血清总蛋白(TP)随时间延长都呈现升高趋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33℃实验组ALT、AST活性比28℃实验组达峰值时间短,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钾(K+)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后降低,钠(N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肌酐含量呈上升趋势;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28℃实验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3℃实验组呈升高趋势;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33℃实验组各个时间点基本高于28℃实验组;球蛋白(GLO)随感染后时间延长呈现升高趋势,至120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温度组间各时间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33℃实验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28℃实验组肝细胞出现嗜酸性小体;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嗜酸性的红色小体,颗粒变性。表明感染海豚链球菌的尼罗罗非鱼肝脏、肾脏均有损伤,造成功能障碍,高温时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86.
Blood samples were withdrawn from dorsal aortic cannulae in shortfin eel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cute exposure to hypoxia and to forced swimming. Both hypoxia (PIO2 < 40 mm Hg) and forced swimming at 24 cm s‐1 abolished apnoeic periods and increased ventilation. The fall in PaCO2with hyperventilation, raised pH and thus increased the oxygen carrying capacity of arterial blood. The Root effect influences shortfin eel blood up to pH 8.0, at 17°C and has an effect on arterial oxygen content. It cannot be responsible for all of the increased oxygen content during swimming and in recovery from swimming and hypoxia; ventilatory and/or circulatory changes must account for the rest. Hypoxia, but not swimming, produced a rise in dorsal aortic blood pressure. The bradycardia of hypoxia was deeper than that which accompanies apnoeic periods in air‐saturated water.  相似文献   
87.
定常情况下,本文利用球坐标系(λ,φ,r)的动力、热力学方程导出三维速度场(vλ,vφ,vr)的动力系统.这种包括摩擦力和热传导的不可压缩大气运动的动力系统,无论从定性上还是从定量上都能描述由赤道和极地间的加热不均匀造成的三圈环流.定性上表明,在北半球经向速度vφ和纬向速度vλ同符号,地表刮北风(vφ<0)和刮东风(vλ<0)相对应,刮南风(vφ>0)和刮西风(vλ>0)相对应.在南半球,经向速度vφ和纬向速度vλ符号相反,刮北风(vφ<0)和刮西风(vλ>0)相对应,刮南风(vφ>0)和刮东风(vλ<0)相对应.定量分析表明球面上的压力场p可以用球调和函数plm(sinφ)cosmλ来表达.当取l=6,m=0时即可导出三圈环流.在经圈剖面(φ,r)上,地表的φ1=±56°和φ2=±28°左右,以及赤道是速度场的奇点,它们都是鞍点,说明在副热带是下沉运动,在中纬度是上升运动,这正是三圈环流中的Ferrel环流的特征.这样经向速度vφ和纬向速度vλ相联系,经向速度vφ又和垂直速度相联系,那么三圈环流的三维速度场就构成了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88.
多层螺旋CT作肾动脉造影在高血压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7例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肾动脉CTA检查,将获得的轴位扫描图像经过适当处理后,行3D后处理,包括SSD、MIP、VR,MPVR.结果:157例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肾动脉CTA图像,清晰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结论:MSCT肾动脉CTA检查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检查方法,在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查中完全可以替代DSA,常规作为怀疑肾动脉狭窄之患者的筛选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9.
In medicine, there is limited knowledge on the toxicity of nanoparticles.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there has been limited knowledge on the effect of gold nanoparticle on the human red blood cell. In this work, the author performed a study to demonstrate if gold nanoparticle can be detected inside red blood cell on microscopic test. Chulalongkorn Univesity, Bangkok Thailand.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as an experimental study. Mixture of gold nanoparticle solution and blood sample was prepared and further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is work, accumul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 in the red blood cell can be observed after mixing the blood sample with gold nanoparticle solution.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estruction of the red cell can be seen. The effect of gold nanoparticle on red blood cell can be detected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the possible chronic toxicity of the accumulated gold nanoparticle in red cell is raised.
Viroj WiwanitkitEmail:
  相似文献   
90.
南极越冬队员血压、心率、体温和体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祚 《极地研究》1999,11(1):58-63
对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的17名越冬队员四项生理指标(血压、心率、体温和体重)进行了观察。就越冬的小群体而言,他们的各项生理指标,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个例的生理变化似与某些气象要素有关,但这些生理指标测量值,由于例数尚少,有待进一步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