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26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养殖池集污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养殖池的集污试验,研究了用于量化分析污物聚集面积的图像处理技术,并将其用于方形圆切角养殖池在边侧管式射流方式下的集污特性研究。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分割、轮廓提取四个步骤,成功获得了污物的量化分布面积。在养殖池集污特性研究方面,本文研究了射流流速为24cm/s条件下,不同射流角(射流方向与池壁夹角)对污物聚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方形圆切角养殖池存在一个最优的射流角度,本文研究条件下,最优角度约为40°。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养殖池水力驱动优化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凡纳滨对虾不同家系间繁殖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从15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留种家系中各筛选30尾雌虾,记录60 d内每尾雌虾的产卵时体质量(SW)、产卵量(EN)、卵径(ED)、受精率(FR)、受精卵孵化率(HR)、连续两次产卵间隔时间(SI),分析各家系繁殖性状的差异性和各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家系间繁殖相关性状差异显著(P<0.05),其中F415家系SW为55.36 g,显著大于其他家系(P<0.05),F413家系EN最高为26.52万粒,F402家系雌虾产卵FR和HR率均最高分别为83.19%和84.68%,F407、F401家系SI最短分别为5.03 d和5.06 d,以EN>20万粒、SI<9 d、FR>60%、HR>60%为选择标准,筛选出F401、F405、F407、F409、F413、F415六个家系雌虾作为凡纳滨对虾高繁殖力品系培育的亲虾;各繁殖性状中SW与EN间的相关系数为0.260呈极显著相关(P<0.01),EN与FR和HR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5和0.239呈极显著相关(P<0.01),SI与EN和HR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1和-0.078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和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雌虾繁殖性能具有较大的家系选择潜力;在高繁殖力凡纳滨对虾品系培育的过程中应以雌虾平均单次产卵量和连续两次产卵间隔时间作为的选育的目标性状。  相似文献   
83.
本文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比较了大菱鲆与牙鲆人工育苗的异同,在人工繁殖、发育特征、苗种培育、营养与饲料、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大力发展大菱鲆与牙鲆的人工育苗、提高苗种数量和质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4.
对虾病毒病与化学需氧量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虾池内主要环境因子与对虾病毒病相关关系的研究,发现虾池内化学需氧量(COD)太高是诱发对虾病毒病暴发流行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利用多级S型净化池可以大幅度消除水体中的COD,有效预防对虾病毒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5.
贝类四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综述了国内外贝类四倍体育种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四倍体诱导的方法主要有抑制第1极体或同时抑制2个极体的释放、抑制第1次卵裂、细胞融合、人工雌核发育和利用三倍体诱导四倍体,其中利用三倍体获得四倍体是迄今报道的获得具存活力的四倍体的唯一成功方法。四倍体育种中染色体组操作的结果除了产生整倍体外,还产生大量的非整倍体。四倍体贝类存活力较低,但具有较高的繁殖力,能产生较大的生殖细胞,并能与二倍体杂交产生100%的三倍体。  相似文献   
86.
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高产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2001年3a的高产试验结果显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虾塘中和恰当的管理下,在广西沿海进行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的集约化养殖是可行的,在平均放苗密度约74尾/m^2时,凡纳对虾的平均单位产量可达到7224.35kg/hm^2。在一定的放苗密度范围(27-81尾/m^2)和养殖期限(99-139d)内,对虾单产与放苗密度和养殖天数正相关,蛋白质水平为35%的配合饲料可以满足集约化养殖的凡纳对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7.
虾池长竹蛏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  郑升阳 《台湾海峡》2001,20(Z1):57-59
本文作者于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期间,对幸福洋垦区虾池生长的长竹蛏进行了周年肥满度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长竹蛏5~9月份较肥,肥满度在60%~80%之间,11月至翌年4月份较瘦,肥满度在55%~47%之间;根据肥满度的测定,长竹蛏的繁殖期为6~8月份.  相似文献   
88.
移植大叶藻提高池养对虾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首次用移植的方法在虾池内栽培大叶藻。结果表明,大叶藻可以净化虾池水质,改善虾池底质条件,丰富了饵料生物,促进了对虾的生长,提高了产量,每亩虾池的产量提高26.6%,纯利润提高190.5%。文章讨论了提高产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
大型藻酶解单细胞用于贝类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海藻工具酶将紫菜和裙带菜解离成单细胞作为饵料对海湾扇贝亲贝和幼体、魁蚶亲贝和皱纹盘鲍稚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湾扇贝亲贝全喂紫菜细胞其效果与喂全微藻的效果相近,亲贝都能成熟,排放精卵和正常胚胎发育。微藻与紫菜细胞混合投喂可加速性腺发育,性腺指数较高。全喂紫菜细胞能够满足幼体的生长发育和变态。但变态率、生长率较全喂微藻和混合投喂的低。(2)紫菜细胞和微藻分别或混合投喂魁蚶亲贝,都能满足亲贝的性腺发育,进行正常受精、孵化和变为D形幼体。(3)用裙带菜细胞投喂稚鲍与人工配合饵料比较,能显著提高稚鲍的存活率。研究表明。由大型藻生产单细胞饵料,在海产动物育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卵形鲳鯵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卵形鲳鯵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中,进行了不同饵料对仔鱼生长及成活率影响的试验,培育出体长3~5cm鱼苗23万尾.平均成活率为57.5%。结果表明用螺旋藻强化培育轮虫和采用二次培育方法进行卵形鲳鯵人工育苗.可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