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69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波束角偏差是影响多波束系统测量精度的因素之一,严重时导致测量的海底地形成凸凹形状的伪地形。论述了波束角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多波束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介绍了借用EM系列多波束系统配置的横向参数校准软件对波束角偏差进行校正的方法,经实际应用,该方法很好地校正了波束角偏差,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52.
The designing of retaining walls requires the complete knowledge of earth pressure distribution. Under earthquake conditions the design needs special attention to reduce the devastating effect, but under seismic conditions,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mostly uses the pseudo-static analytical solution as an approximate to the real dynamic nature of the complex problem. This paper show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seismic passive earth thrust behind a cantilever retaining wall with inclined backfill surface by pseudo-dynamic analysis. A planar failure surface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variation of parameters such as soil friction angle, wall friction angle and back fill inclination have been explored. A complet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ime dependent non-linear behaviour of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method results in more realistic design values of earth pressures under earthquake conditions. Results are provided in tabular and graphical non-dimensional form and compared thoroughly with the existing value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53.
建立竖板-栓钉连接钢管混凝土(CFST)柱-钢筋混凝土(RC)梁节点试件(SSJD)拟静力加载试验有限元模型,并在节点损伤情况、梁端荷载-位移曲线等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RC梁混凝土强度、配筋率ρs和连接竖板长度Lb及界面连接情况等对CFST柱-RC梁节点梁端塑性铰区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C梁混凝土强度对试件SSJD塑性铰区域受力性能的影响较小;适筋范围内RC梁配筋率增加可适当提高试件SSJD承载力和延性;随着连接竖板长度的增加,梁端塑性铰区域外移,梁破坏荷载增大;本研究给出的RC梁与CFST柱之间的界面抗剪承载力模拟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可用于界面抗剪设计。  相似文献   
54.
在对多波束测深常用声线跟踪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声线跟踪算法,即沿声线传播的圆弧路径进行积分来求取层内的平均声速,进而推导了严密的多波束测深波束脚印位置的计算公式。理论推导表明,常用的声线跟踪算法的平均声速是将声线的圆弧传播路径当作对应弧段弦时的改进算法平均声速的近似解。实验表明,改进的声线跟踪算法比常用的声线跟踪算法更严密。  相似文献   
55.
基于MAC层的定向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于Ad hoc无线网络的协议APRP协议,协议考虑了MAC层和网络层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改进了动态源路由协议DSR的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机制.采用NS2工具对协议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APRP协议不仅可以利用定向技术能量利用率的优势,而且还能较好地保持节点移动情况下的吞吐量,降低端到端数据包延时和路由开销  相似文献   
56.
利用多普勒频移效应,通过线宽2MHz窄线宽激光与锶原子束在大角度作用下的荧光信号分析,测量了锶原子束速率分布。比较和分析表明,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楼板空间作用对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带有楼板和不带楼板的两跨三层SRC柱-钢梁框架,选取2组天然波和1组人工波对其进行弹塑性分析,对比2种框架结构的型钢应力分布、混凝土板损伤、层间相对位移角以及框架基底剪力,分析楼板在结构抗震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楼板可以有效增加框架抗侧刚度,最大可使层间位移角降低38.7%;同时可以减小核心区梁端塑性区域的面积,减缓型钢上翼缘应力发展速度;而且楼板的存在可使最大基底剪力提升60.7%,有利于减小结构损伤和提高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8.
袁晓洒    张力    刘方    贾腾飞  贾星亮   《世界地震工程》2021,(1):034-40
为了研究不同跨高比多层钢框架内填混凝土深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在钢框架内填混凝土深梁滞回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利用ABAQUS对六层纯钢框架(结构一)、钢框架内填跨高比为2混凝土深梁结构(结构二)和钢框架内填跨高比为0.75混凝土深梁结构(结构三)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内填混凝土深梁使结构整体刚度明显增大;在地震波的作用下,结构二的最大顶点位移降低可达58.3%,结构三的最大顶点位移降低可达89.3%,内填混凝土深梁,结构的抗侧移性能得到了极大改善,且随着深梁跨高比的减小而大幅度提升;结构二滞回曲线饱满,呈现纺锤形,混凝土深梁充分起到了第一道防线作用。经济合理的钢框架内填混凝土深梁结构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以6个1/2模型RCS梁柱节点拟静力试验为基础,研究不同轴压比下RCS组合件的滞回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梁铰破坏时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优于构造破坏;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滞回环愈加丰满,初始刚度有所增加,承载力有所增大;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刚度退化速率变慢,且梁铰破坏时随着轴压比增大,刚度退化速率变大。基于试验结果和现有恢复力模型理论,建立的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与实际试验骨架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能较好的反映轴压比对其滞回特性的影响,可为该RCS梁柱组合件的弹塑性分析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相对于常规射线层析速度建模,基于波动理论的层析速度建模考虑了波的带限特性,反演分辨率更高。波动理论层析的核心在于波路径(有限频核函数)的计算。文中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高斯束算子计算有限频核函数的方法,分析了初始束宽度和高斯束出射角度间隔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并针对高斯束近源处误差较大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束参数以提高近源精度;详细分析了初始束宽度和角度间隔对改进高斯束方法的影响及改进高斯束的聚焦特性;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缓变介质中计算有限频核函数的可行性,计算效率较高且可处理回折波的核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