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79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从一株来源于西南印度洋沉积物的噬菌体BVE2基因组中得到了一条全长702 bp,编码噬菌体内溶素的基因Lysin132,编码的蛋白共含有234个氨基酸残基,预计分子量为25.74 kDa;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结果表明BVE2 Lysin132具有多个酰胺酶活性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BVE2 Lysin132是一种N-乙酰胞壁酰-L-丙氨酸酰胺酶。将Lysin132克隆到pEASY-Blunt E2 Expression Vector中,构建了E.coli-pEASY-Lysin132表达菌株。成功用IPTG诱导表达,得到了大量带有6×His标签的重组BVE2 Lysin132。经镍柱纯化后进行SDS-PAGE电泳,得到单一目的蛋白条带。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重组BVE2 Lysin132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在中高温下热稳定性良好,在10~50℃下孵育90 min,仍能保持70%以上的酶活力;最适pH为7.0,在pH 6.0~8.0时均能保持80%以上的酶活力,表明该酶有较宽的pH作用范围;Na+、Mg2+可以使酶活力显著提高20%以...  相似文献   
992.
红树林是具有重要碳汇功能的生态系统,其保护和修复成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适宜的生境条件是红树林生态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红树植物物种和种植措施等也决定了修复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发展.本研究综述了红树林生态修复固碳功能的特点,分析了生境条件、物种和种植措施等因素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效果的影响,以期为红树...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深海真菌Aspergillus puniceus A2发酵产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A. puniceus A2中分离鉴定出6个呫吨酮并双呋喃环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Austocystin I(1)、Austocystin G(2)、6 methoxyl Austocystin A(3)、Austocystin F(4)、F02ZA 1593B2(5)、Austocystin A(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通过细胞毒性和抗炎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2、4和6在20 μmol/L浓度时,对肝星状细胞LX2显示出毒性作用,提示其可能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化合物2、3、5和6在20 μmol/L浓度时,能显著抑制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泌NO,显示出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94.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可清除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效地预防氧自由基对有机体的伤害。本研究从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性腺中克隆了两种SOD基因的全长cDNA, 分别为线粒体型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pmtMnSOD)和细胞质型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pcytMnSOD)。SpmtMnSOD基因cDNA全长1 154 bp,编码218个氨基酸,含有16个氨基酸的靶向线粒体的信号肽;SpcytMnSOD基因cDNA全长1 184 bp,编码286个氨基酸,未发现信号肽序列。两种MnSOD均含有锰型SOD的标签序列,以及4个保守的锰离子结合位点。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pmtMnSODSpcytMnSOD均主要在代谢活跃或参与免疫的心脏、鳃、卵巢和肝胰腺等器官中表达;均在卵巢O6期(完全成熟期)显著高于其他卵巢发育阶段,在精巢发育过程中表达量低,且没有显著性差异,推测其主要参与卵巢成熟过程自由基的清除。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感染后,SpmtMnSOD的表达量在鳃中(12 h)有所增加(P<0.05),SpcytMnSOD的表达量在肝胰腺(12 h)和鳃(3、12 h)中显著升高(P<0.05);在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刺激后,SpmtMnSOD的表达量在肝胰腺中(3、6、12 h)显著上升(P<0.05),SpcytMnSOD的表达量在肝胰腺(3、6、12 h)、鳃(6、24 h)和血(6、12 h)中均显著上调(P<0.05);在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Poly I:C)刺激后,SpmtMnSOD的表达量在肝胰腺(6、12 h)、鳃和血(3、6 h)中均显著增加(P<0.05),SpcytMnSOD的表达量在肝胰腺(12 h)、鳃(6、12 h)和血(3、6 h)中均显著增加(P<0.05)。推测这两种SOD参与了青蟹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对青蟹清除免疫应激产生的自由基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薄板蟹隶属于十足目,短尾下目,膜壳蟹科,是一类小型蟹类,主要分布于印度洋 西太平洋区域,目前已报道了27种。突额薄板蟹新种发表时仅有一雌性标本,缺乏雄性个体特征,至今无人报道,然而雄性特征是螃蟹分类鉴定非常重要的指标。作者在浙江象山港海域采集到2只该种标本(包含一只雄性),雄性个体为该种的首次记录,其主要鉴别特征有:头胸甲近三角形,长大于宽;额向前突出形成三角形额角,具明显的额腹脊;颊区具一三角形小叶;爱德华兹开口仅愈合不到一半;步足细长,指节后缘具浓密的刚毛,近末端具2齿;腹部分5节,尾节三角形;第一腹肢背缘近末端具2根短刚毛,腹缘则具7根长刚毛。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究西北印度洋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内壳的形态特性,利用2019年9—11月中国灯光罩网作业在西北印度洋海域采集的594尾鸢乌贼样本,通过内壳结构研究生长特性及不同性别间生长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内壳长(gladius length, GL)、翼长(vanes length, VL)、尾锥长(cones length, CL)、尾锥宽(greatest width of cones, GWC)和叶轴最大宽度(greatest width of proostracum, GWP)可作为描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内壳外形变化的特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除VL外所有特征参数与胴长(mantel length, ML)的生长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所有特征参数与体重(body weight, BW)的生长关系也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根据方程拟合与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比较,内壳的参数与胴长和体重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用线性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表示。由于内壳参数测量相对于胴长测量误差小更准确,因此内壳参数可用于鸢乌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对比不同头足类内壳结构与胴体的函数关系的差异,可用内壳参数作为种群划分的参考,也为利用内壳结构研究鸢乌贼渔业生物学及资源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八放珊瑚广泛分布在近岸浅海到深海,以及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等高纬度海区,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八放珊瑚呈现不断衰退趋势,忽视海洋生态系统原生物种自然禀赋的现象明显,尤其是八放珊瑚可供头足类产卵附着的生态功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综合梳理了八放珊瑚的结构和分类、繁殖特性和生殖方式、影响生态因子和退化原因等研究现状和问题,提出针对性保护和修复八放珊瑚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8.
李顺群  夏锦红  王杏杏 《岩土力学》2016,37(Z2):337-342
基于应力理论,设计了一种能测量土中三维应力状态的三维土压力盒,由一个开槽的十二面体基座和6个常规土压力盒组成。根据任一方向上正应力与常规应力表示方法6个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维土压力盒测试数据与常规应力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矩阵,给出了由测试数据到常规应力状态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误差分析。考虑基座加工便利性和测试过程的便利性要求,着重阐述了等菱形十二面体三维土压力盒的工作原理、制作过程、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等关键环节。对某不饱和重塑土进行了一维压缩,并用测试装置测量了土中6个方向的正应力,推演出了对应的常规应力表达值。结果表明,常规应力表示方法中的两个水平应力基本相等且小于竖向应力,同时水平面和两个竖直面上的剪应力很小,与一维压缩的力学特点吻合,测试装置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999.
Anchoring is a fundamental method for supporting tunnels. It reinforces the original rock mass and reduces the deformation along the tunnel surface. The topological complexity of its layouts renders a design methodology difficult. A numerical approach to reinforce the host ground becomes desirable. The present paper proposes a topology optimization method based on a two‐phase cell model and finite‐element discretization of the host ground. The element consists of the original rock and the reinforcing material. The design issue involv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inforcing materials. The relative ratios of the two phases in various elements will be optimized to reduce the compliance of the tunnel. The method enables the computer‐aided design for the support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method are demonstrated by the designs to support a deep tunnel under various in situ stress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riented reinforcement is neede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largest absolute value of the principal stress.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0.
"2003.6.2"十堰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和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吴涛  黄锐  舒防国  蓝天飞 《气象科学》2005,25(6):629-637
利用714C天气雷达回波和数值模拟资料,结合其它天气资料,分析了2003年6月2日发生在十堰境内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天气形势背景下,由复杂地形触发出初始单体并发展为多单体强风暴产生冰雹和大风天气,雷达回波特征明显。风暴回波强度强,回波结构紧密,顶部有旁瓣假回波,低层存在弱回波区(WER),环境风的垂直切变较强。中β低涡的产生为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和维持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