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采用两次复位的方法解决了“不完全复位噪声”的消除问题;在综合分析1728CCLID输出级的复位噪声源的基础上,应用相关概念分析了CDS抑制技术的物理基础、实现条件及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据此设计出了比传统的CDS电路性能优越、实用、可完全消除1728CCLID复位噪声的CDS电路。  相似文献   
82.
硬玉和透辉石的光吸收谱和颜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若干天然硬玉和透辉石的光吸收谱,并在配位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其致色原因。铁离子和铬离子均可使硬玉和透辉石呈现绿色。铬含量低但铁含量较高的样品(如Di-17)呈暗绿色。透辉石(Di-17)的偏振光吸收谱表明,这些样品的颜色与Fe~(2+)(M_1)→Fe~(3+)(M_1)荷移跃迁和配体→金属荷移跃迁密切相关。翠绿色样品含铬量相对地较高,其频色主要取决于Cr~(3+)离子在可见区内的自旋允许跃迁。红色和黄色硬玉的颜色与很强的配体→金属荷移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83.
高岭石的胶体稳定性与其电荷零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朝良 《矿物学报》1989,9(4):358-363
高岭石的胶体稳定性与其表面电荷性质有密切关系。高岭石既带有正电荷又带有负电荷,高岭石与腐殖酸复合可增加负电荷,降低电荷零点,增加粒间斥能,提高了它的胶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
阐述了在有水地段喷砼中的排水措施,砼配合比的合理选择方式和喷砼操作方法,在施工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为保证水工隧道混凝土浇注质量所采用的方法,分析了水、水泥、砂子、石子四种材料用量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了确定水泥最优用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6.
87.
深层岩体松动爆破中不耦合装药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李小春  石露  方志明 《岩土力学》2008,29(10):2837-2842
基于冲击波在交界面两侧压力和速度必须各自相等的连续性条件,求解爆轰产物中适用的反射波方程和介质中适用的冲击波方程,得到药包周围介质中冲击波的初始参数.通过波的传播机理,把集中药包应力波随距离的衰减公式扩展到延长药包,并计算耦合与不耦合装药爆破时距爆心相同距离处岩石中冲击波的参数.由计算结果可知:(1)耦合装药爆破时形成的冲击波压力超过岩石抗压强度极限几十倍以上,药包周围岩石形成粉碎区;(2)与耦合装药爆破相比,不耦合装药爆破可以降低孔壁处岩石中冲击波初始压力,但可以增加孔壁后岩石中的冲击波压力.合理的不耦合系数,可使岩石不形成粉碎区,大幅度减少能量耗散;(3)水一般认为是非线性弹性介质,因此水介质成为炸药爆轰产物与岩石间的弹性缓冲层,增加了能量传递,延长了冲击波作用时间,加大了爆炸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88.
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是导致其损坏的主要原因。质子磁力仪电源系统向用户提供了防止过充电和欠充电的铅蓄电池浮充电源、避免过放电的终止放电报警器和恒流输出式地磁分量补偿电源。介绍了该电源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认为,使用该电源系统,不但可降低蓄电池的容量配制,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避免了充电和分量补偿电流调节的繁琐操作。  相似文献   
89.
A series of amphiboles along the magnesioriebeckite—Na2Mg3Fe3+ 2Si8O22(OH)2– ferri-clinoholmquistite—Li2Mg3Fe3+ 2Si8O22(OH)2 - join, defined by the BLiB Na–1 exchange vector, wer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t 700°C, 0.4 GPa, NNO + 1 redox conditions. Powder XRD and SEM-EDAX showed a very high (> 90%) amphibole yield for all samples. X-ray patterns were indexed in the C2/m space group; refined cell-parameters show a linear decrease of a and as a function of chemistry. IR spectra in the OH-stretching region show four main and rather sharp bands; these are assigned to Mg and Fe2+ at M(1,3), and indicate that the obtained amphiboles depart from the nominal octahedral composition (M1,3Mg3). The IR spectra also show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filling-up of the A-site for increasing Na in the system (increasing solid-solution toward, arfvedsonite). Mössbauer spectra show four well-defined quadrupole doublets which are assigned to Fe3+ at M2 and to Fe2+ at M1, M3 and M4, respectively. The Fe3+/Fe2+ content derived from fitted peak areas show variable Fe3+ concentration along the series. Mössbauer spectra also show a distinct alteration of 57Fe hyperfine parameters with changing Na–Li at M4. The most evident variation is observed for the quadrupole splitting of Fe3+ at M2, which increases by 50% from ferri-clinoholmquistite to magnesio-riebeckite; this suggest that the M2 octahedron in ferri-clinoholmquistite is much closer to the ideal geometry than the M2 octahedron in magnesio-riebeckite. Mössbauer spectra show also a well-defined increase in the Fe2+ quadrupole splitting of the M1 and M3 octahedra,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Na–Li distribution at the B-sites.  相似文献   
90.
塔中117井储层烃包裹体研究及油气成藏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一个烃包裹体视为一个小小的“油气藏圈闭”。若已知油气藏烃组分,应用 PVTpro4.0油藏烃类流体相态平衡软件,可以获取油气藏圈闭的组分 PVT 相图及捕获压力参数。本文首先对 TZ117井盐水包裹体和烃包裹体进行观察分析,将TZ117烃包裹体分成三期,然后在-170℃条件下利用喇曼测定烃包裹体中烃组分的相对含量,并输入 PVTpr04.0油藏烃类流体相态平衡软件中做出烃包裹体 PVT 相图,确定烃包裹体捕获压力。根据烃包裹体捕获压力,恢复三期烃包裹体形成时的深度,结合 TZ117埋藏史,研究 TZ117井油气成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