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4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303篇
地质学   1392篇
海洋学   420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2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面向“数字矿山”应用系统的需要,在分析煤矿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特点及其在遥感监测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遥感集成监测系统的技术思路和体系结构,强调各种监测技术手段、不同时空尺度、不同数据源和不同主题信息的集成,并针对这一集成系统实现与应用中的多目标遥感信息处理、环境传感器网络应用、遥感监测数据与专题分析模型的集成、数据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活动的深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RVD)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国外交会对接测量技术最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测量系统的原理和测量算法,并分析了光学成像测量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其测量有效性和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与否,最后讨论了未来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论述了氢化物形成的普遍性、氢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元素周期系各类元素的氢化物类型。认为一些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与硼氢化钾(钠)作用及金属锌等强还原剂作用生成氢化物。综述了氢化物的形成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应用:试样分解、分离富集、容量分析、光度分析、原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  相似文献   
44.
刘疆  白志强 《物探与化探》2008,32(4):345-349
化学地层学因其交叉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研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足都将造成测试出现偏差,成果的可信度也将出现问题。高昂的成本也要求研究者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正确的目标上。近20年研究历程却恰恰将此类性质的问题陆续暴露了出来。如采样阶段获取原生性状考虑不充分或依据不足、测试阶段缺乏校验、数据分析阶段挖潜和综合利用有待完善以及化学岩、碎屑岩和生物岩各自的基础性和针对性研究有待提高等。有些问题带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有些甚至是严重的核心技术问题。笔者结合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和系统修正。  相似文献   
45.
46.
地质和岩土工程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纤传感器与常规传感器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地质和岩土工程监测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光纤传感监测系统的种类、基本测量原理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状况,并对各种传感技术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应用于地质和岩土工程监测尚需研究的相关课题。  相似文献   
47.
ADS40地面数据处理的数据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阵CCD推扫式数字航测相机ADS40系统的引进为我国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提供了新型的数据源。对ADS40数据特点进行分析,在对数据处理软件功能测试的基础上形成了地面数据处理的数据流图,并成功用于指导相应实验测区的测绘任务。完备、正确的数据流图为ADS40作业流程的制订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48.
氧化锰矿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与微生物作用紧密相关,微生物作用可使自然环境中的Mn(Ⅱ)氧化速率提高105倍。参与Mn(Ⅱ)氧化的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已知的典型锰氧化细菌分布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或厚壁菌门,它们均通过胞外聚合物中的多铜氧化酶来催化氧化Mn(Ⅱ)。细菌氧化Mn(II)成Mn(Ⅳ)是酶催化的两个连续的快速单电子传递过程,Mn(Ⅲ)在溶液中以与酶结合的瞬时中间态出现。生物形成氧化锰的最初形态为层状锰矿物,与δ-MnO2或酸性水钠锰矿很类似,且结晶弱,粒径小,锰氧化度高,结构中的八面体空穴多,因而比化学形成的氧化锰具有更强的吸附、氧化等表面活性。环境中Mn(Ⅱ)微生物氧化及形成的Mn(Ⅲ)中间体与碳、氮、硫等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49.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naphthalene (NPH), chosen as a model of polynuclear aromatic pollutants,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presence of a layer of four water-insoluble inorganic solids which can be found in the troposphere (TiO2, Fe2O3, muscovite, and a fly ash sample). Direct photolysis of NPH is negligible at >340 nm. Dark adsorption of NPH on TiO2 (mainly anatase, nonporous, 50 m2 g–1) at 293 K corresponds to a surface coverage ofca. 50% at equilibrium. Under these conditions (saturated surface), the stationary-stat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reaches 0.4 molecule nm–2 h–1 (>340 nm, radiant fluxca. 22 mW cm–2). Dioxygen is required and its partial pressure in air is such that the degradation is zero order in O2. Water vapor markedly increases the rate. The other particulates have also an effect, less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iO2, however quite noticeable with respect to surface area unit for the fly ash sample which contains 3.2% Fe2O3. Apart from 1,4-naphthoquinone, which is the main intermediate product in all cases, 2-naphthol, phthalide, phthaldialdehyde, phthalic acid, acetophenone, benzaldehyde, benzoic acid are also formed on dry TiO2. Depending on their volatility, these compounds are transferred to the gas phase or remain principally adsorbed on the solid particles where they are further transformed. For instance, phthalic acid (or anhydride) and benzoic acid are generated from 1,4-naphthoquinone. Degradation mechanisms are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0.
三江平原旱田耕作对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累积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袁兆华  吕宪国  周嘉 《湿地科学》2006,4(2):133-137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实验场,对不同耕作年限的湿地土壤(0~20 cm)进行环境累积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渐变,物理性质方面,土壤容重和比重逐渐增大,而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年减少;化学性质方面,土壤pH值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则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降低。弃耕后土壤性质有所恢复。土壤性质在开垦初期变化较明显,而后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