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9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370篇
地质学   433篇
海洋学   128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4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海口市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基础上,对单项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进行改进,引入信息熵和缓冲区梯度带法,提出了自然生态影响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的概念、含义,并构建计算模型。对海口市南渡江东岸海岸带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991-2010年间建设用地增长最为明显,耕地面积减少量最大;信息熵持续增加,表明均衡度增加,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各经济产业所需的职能土地类型已逐渐产生,区域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指数能有效衡量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剧烈程度,而且能够测算这种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小,1991-2010年间偏离自然生态方向、较强变化以上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0.60%,与耕地、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以及林地转变为园地区域重合;趋向自然生态方向、较强变化以上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2.42%;东岸海岸带受城市梯度辐射和开发区、大学城飞地影响,同时也受农业比较利益和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影响。东寨港红树林面积略微减小,受城市化影响较小。研究表明:分层次、多种算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有效分析综合型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972.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反映区域产业分工现状,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洛伦茨曲线、空间基尼系数相结合,在产品层次上,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现状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农业和采掘业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相应产业,产业分工较为明确;制造业在行业层次存在同构现象,但在产品层次上,各地差异化发展明显,区域产业分工逐步显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其中基础服务业与个人消费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善,但生产和市场服务业中的金融、物流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业中的公共管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产业分工结果,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73.
王金华  董玉祥 《热带地理》2014,34(5):719-728
地处全球变化敏感地区的海岸沙地的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海岸沙地利用及其变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海岸沙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案例与技术方法,海岸沙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环境效应研究等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国内外海岸沙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海岸沙地利用变化未来发展的情景模拟、海岸沙地利用演变驱动机理的定量分析、海岸沙地利用的整体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海岸沙地防护林地的合理开发与布局等。  相似文献   
974.
根据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和2018年小浪底水库泄洪期间对黄河下游营养盐的月观测和日观测,系统的分析了黄河下游溶解态营养盐浓度、组成和通量变化.结果表明,除DON(溶解有机氮)、DSi(溶解态硅)和DIP(溶解无机磷)外,其他各溶解态营养盐浓度均呈丰水期低、枯水期高的特点.在观测期间,DSi/DIN(溶解态...  相似文献   
975.
杨林 《中国沙漠》2022,42(1):108-113
海岸沙丘形态变化及其动力学过程是认识和研究海岸风沙地貌的基础.中国海岸沙丘受季风和台风共同驱动,但梳理总结海岸沙丘形态对季风/台风的响应研究、海岸沙丘形态-动力学过程研究及其技术和方法等发现,现有研究对中国海岸沙丘受季风/台风协同驱动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季风和台风的影响分别进行研究,与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过程并不相符,季风...  相似文献   
976.
姚江-宁波平原是新石器河姆渡文化核心分布区,大量考古与古环境研究成果为深入探讨本地区7000年来的人地关系,尤其是新石器遗址文化间歇事件的原因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鱼山遗址地层记录的详细研究以及与区域多个遗址地层的空间对比,并对照该区自河姆渡文化一期以来古人类遗址的时空迁移过程,总结新石器文化演进中的海侵事件,并分析其与文化间歇的内在联系,初步认识如下:1)鱼山遗址从山麓到平原,地层记录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需要在不同的古地理位置获取剖面进行对比,才能重建更完整的古环境演变过程。2)鱼山遗址记录了2次海水入侵事件,分别发生于6300~6000cal.aB.P.和4500~3400cal.aB.P.,这两次事件与区内其他遗址文化层堆积中普遍叠压的自然淤积层或文化层缺失现象具有良好对应关系;研究区另有部分遗址在5400~5300cal.aB.P.也存在海水入侵迹象。3)新石器遗址时空分布呈现阶段性变化,河姆渡文化一、二期,遗址数量少,增幅小,主要分布于山麓缓坡地带,反映海水入侵造成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局限性。河姆渡文化三、四期的遗址数量显著增加,且向开阔平原地带扩散,表明较稳定的海平面使研究区平原成陆面积增大,古人类对海岸带的利用快速扩张。良渚末期,遗址大幅度减少,直至商周才重新增多,反映持续的海水入侵制约古人类活动强度。上述遗址时空迁移特征反映海岸带古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977.
海岸带是位于海陆结合部的复杂环境系统,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中国大陆海岸线约18000km,涉及沿海11个省,由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海岸带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面临海岸带资源无序开发、水土污染、滨海湿地退化、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灾害地质问题,已成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中国持续加大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并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等政策措施。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主导的海岸带损害评估及修复计划已实施了近30年,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规范的损害评估和修复程序、数据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等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建议加快完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修复的技术方法体系和制度体系、有序开展海岸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加强海岸带及滨海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演化和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并构建统一的海岸带基础调查数据库、建立海岸带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978.
浙江沿岸海产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分别在浙江沿岸13个地区采集了53种海产品,采用GC-9A气相色谱仪对其进行了有机氯农药(HCH和DDT)残留量的检测,对不同类别海产品中HCH和DDT残留在浙江沿岸的分布状况以及有机氯农药异构组分分布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沿岸海产品普遍受到HCH和DDT的污染,多数生物体内DDT的含量比HCH含量高,鱼类体内HCH含量高于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体内HCH的含量,而软体动物体内DDT的含量则高于鱼类和甲壳动物体内的DDT含量;(2)不同类别海产品(尤其是鱼类)体内HCH和DDT的残留量在浙江沿岸分布的差异较大,杭州湾、象山湾和乐清湾海产品体内HCH和DDT的残留量较高,而浙南的南麂和东部的普陀海产品体内HCH和DDT的残留量则较低;(3)1998年至2003年,浙江沿岸海产品中HCH含量呈微弱下降趋势,而DDT含量却呈现上升趋势(上升了107%);(4)2003年,浙江沿岸海产品中p,p′-DDT100%检出,其降解产物p,p′-DDD和p,p′-DDE也普遍检出,p,p′-DDT/ΣDDT明显升高,因此在浙江沿岸海域可能还存在DDT新的污染源;(5)浙江沿岸海产品中以p,p′-DDE的含量为最高,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其有机氯农药尚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979.
山东沿海及近海地震分形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震产生的构造机制着手,在分析山东沿海及近海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基础上,对该地区公元前70年以来发生的破坏性地震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运用非线性理论计算出了该地区M≥5级和M≥6级地震的时间分数维,论述了地震时间分数维与构造活动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依此进行地震预报的原理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0.
The coastal aquifer of the Plio-Quaternary delta sediment deposits of the Vélez river (province of Málaga, Spain) presents a highly irregular basement morphology and widely varying fill thickness (10–80 m between neighbouring sectors). The basin, which is tectonically controlled, is filled with lutite facies alternating with channel-filling rudites. This detrital aquifer is affected by seasonal seawater intrusion–extrusion processes due to increasing withdrawal of groundwater for human consumption and irrigation during dry periods.A study was performed to improve the hydrogeological knowledge of this coastal aquifer system. The study examin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impervious substratum, the facies distribution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seawater wedge. For this purpose, a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ERT) geophysical technique was used and the tomographic data were calibrated using ge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borehole studies. A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direct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35 boreholes with the indirect data corresponding to the four electrical tomography profiles. In the study, over 9660 resistivity data points were processed.The ERT profiles perfectly corroborated the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the boreholes. The profiles made it possible to detect thickness changes, lith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presence of faults. Moreover, from a hydrogeologic standpoint, this research technique is capable of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hreatic level and, in coastal aquifers such as the on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possible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enetration of seawater intrusion. Therefore, the electrica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based on ERT can be highly useful in areas lacking sufficient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or mechanical borehole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