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76篇
  免费   4398篇
  国内免费   6584篇
测绘学   3665篇
大气科学   4185篇
地球物理   7079篇
地质学   13876篇
海洋学   4036篇
天文学   6137篇
综合类   2145篇
自然地理   4435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881篇
  2021年   1091篇
  2020年   1253篇
  2019年   1602篇
  2018年   1104篇
  2017年   1368篇
  2016年   1384篇
  2015年   1493篇
  2014年   2043篇
  2013年   2346篇
  2012年   2105篇
  2011年   2337篇
  2010年   2010篇
  2009年   2669篇
  2008年   2606篇
  2007年   2556篇
  2006年   2439篇
  2005年   2006篇
  2004年   1803篇
  2003年   1515篇
  2002年   1178篇
  2001年   1047篇
  2000年   931篇
  1999年   865篇
  1998年   789篇
  1997年   588篇
  1996年   498篇
  1995年   443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374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33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25篇
  1973年   17篇
  197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8 毫秒
991.
Advances in energy-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cently, two new instruments for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XRF) with interesting features for geochemical applications came to the market. Both instruments were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peak to background ratio, the principal factor limiting the sensitivity of XRF. Total reflection XRF (TXRF) was designed to analyse extremely small sample amounts. An instrument, using polarised X-rays (P-XRF) for excitation, is designed to reduce scattered background in spectra of bulk samples. The performance of both instruments w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XRF-methods and ICP/MS. Results for GXR-1, GXR-2, GXR-3, GXR-4 and GXR-6 obtained with TXRF and P-XRF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literature data. The effective amount of sample, analysed by TXRF was 200 μg only and detection limits of ~ l μg/g were achieved. P-XRF shows considerable improved detection limits (0.25–0.5 μg/g) for bulk samples for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s 42–51 (Mo-Sb)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XRF-methods.  相似文献   
992.
张麻井铀钼矿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铀矿床,围岩蚀变广泛发育,其中黄铁矿化在该矿床分布虽 较为局限,但是与铀钼成矿关系密切。为了研究黄铁矿化蚀变与铀、钼成矿的亲缘关系,文章对张麻井的黄铁矿化蚀变岩 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选择Yb作为不活动组分,使用质量平衡迁移计算方法, 利用Grant公式对其组分迁移进行定量 计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铁矿化蚀变岩的TFeO含量极高,介于11.24%~24.57%之间(平均18.45%),其中Fe2O3含量 10.78%~25.25% (平均18.64%)、FeO含量1.43%~1.90% (平均1.69%),Fe2O3/FeO比值平均为10.99,有可能受到后期氧 化。黄铁矿化蚀变岩在Isocon图解上等浓度线斜率小于1,表明整体发生了组分的带入,带入的主要组分为大量的TFeO (131倍),成矿元素Mo(884倍)、Pb(11倍)、U(4.9倍)、V(2.8倍)、Ta(0.44倍)、Cu(0.64倍),碱金属Na2O(0.45 倍),以及Cd(424倍)、Bi(13倍) 等;带出的主要组分有碱金属Li(-0.73)、K2O(-0.17),成矿元素Zn(-0.38)、Cr (-0.37),以及Eu(-0.58)、Sc(-0.25) 等。其中SiO2略微减少(-0.03),带入的Mo含量远大于U的含量,据此认为黄铁 矿化与钼成矿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93.
粘性土微观结构简易定量分析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作者根据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基本原则,探索出一套粘性土微观结构简易定量分析法,经检验,这种方法简易,有效,对推广岩土结构定量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化对北京平均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本文利用北京(观象台)及周围几个气象台站月平均气温资料,滑动平均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再进行倾向性分析,探讨了北京城市化对气平均气温的影响,估算对北京(观象台)气温记录的影响约为0.21℃/33a推断市中心二环路以内强烈地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影响上海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区位因子分析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杜德斌  徐建刚 《地理学报》1997,52(5):403-411
本文采用GIS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土地批租地块为样本,分析上海市地价与城市区位因子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南京路,市中心和淮海路是影响上海市寺价空间差异的主要区位因子,外滩,次级商业中心和交通结节点对地价的影响很小,表明上海市地价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向心性。  相似文献   
996.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及其若干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马虹 《干旱区地理》1997,20(3):30-35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是空间属性数据库,而管理,分析和应用数据库中数据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应用模型则是发挥数据库作用的关键部分。衡量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不仅决定于其数据库的数据质量,数据量和更新速度,关键要看其空间功能是否强大,实用具有灵活性。一般来讲,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97.
地区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设计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振国  吴楚材 《热带地理》1997,17(3):225-232
选定地区发展水平衡量指标,测度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或发育程度是一项有重要的工作,本文试图为量度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提供一套昼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衡量和计算,由此说明地区的区内发展程度的差异,划分区域发展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998.
三峡库区历史上就是滑坡、崩塌作用强烈的地带,在调查分析秭归县滑坡、崩塌对梯田稳定性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四种不稳定梯田培坎的特征、性质和现状,提出了利用优势植物固土护坎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9  
王学军 《地理研究》1997,16(3):70-74
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两种有效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大大拓展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使得迅速发展的空间分析得到GIS的有力支持,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二者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鄱阳湖铁路特大桥桥址位于鄱阳湖入长江的交汇处。该区地质情况复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因此地质勘探对桥址方案的比选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有效地利用了综合物探,采用多种方法查明了岩性分区和地质构造格局,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充分显示了综合勘探、综合物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