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32篇
测绘学   1154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870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This paper presents a tramework for road network change detectlon In order to upctate the Canadian National Topographic DataBase (NTDB). The method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road extraction from IRS-pan images (with a 5.8 m spatial resolution) by using a wavelet approach. The feature matching and conflation techniques are used to road change detection and updating. Elementary experiments have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could be used for developing an operational road database upda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72.
基于灰度形态学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线性目标时影像预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灰度形态学的Top-Hat运算和灰度膨胀运算,用Top-Hat算子除去影像的噪声,再利用灰度膨胀增强影像目标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使目标更易于识别。经过处理的遥感影像,能够更有效地提取影像的目标。  相似文献   
73.
基于模糊算子理论的道路半自动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算子理论的道路半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在对小比例尺影像进行Sobel边缘检测的基础上,定义了12种模糊算子表示2维道路的各种可能的结构,然后在给定道路种子点附近形成的一定范围内进行搜索,提取出道路的中心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速度较快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4.
GIS数据辅助下的线状目标自动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遥感影像中线状目标骨架自动提取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然后结合老的GIS数据,提出了一种算法来实现遥感影像中线状目标骨架的自动提取,算法主要包括影像预处理、GIS数据与影像的配准、骨架跟踪、编组连接与数据简化等步骤。最后又利用遥感影像和相应的GIS数据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针对传统的边缘提取方法大部分不适应高光谱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光谱空间密度分析边缘提取的思想。在分组主分量变换提取第一主分量作为特征维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二次判别边缘的方法,通过立体判决将光谱空间中低密度超椭球体集群视为真实边缘点集群。试验表明,此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基于物方影像匹配和概率松弛的断面自动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基于物方影像匹配的断面提取,为了提高匹配的可靠性,引入了概率松弛法,最终获得了高精度的断面.  相似文献   
77.
基于三角网渐进式简化的等高线多尺度综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渐进式简化的等高线多尺度综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其不仅可以较好地保留地形特征,而且可以完全避免等高线相交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78.
等高线拓扑关系的构建以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提出了等高线拓扑关系的描述框架 ,其规范化描述形式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使用三角网作为工具设计了建立拓扑关系的算法。以提出的拓扑关系描述为基础 ,具体实现了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 ,处理过程可以同时考虑开曲线 (包括断线 )和闭曲线 ,提高了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并进一步将断线连接为完整目标 ,减少了人机交互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79.
从分析ETM各波段图像的信息特征入手,在黄土覆盖等环境因素干扰严重的地区,利用遥感技术对其铀矿化的信息进行了提取.在ERDAS软件的支持下,应用图像融合、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光谱指数等技术方法,对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其中,图像融合与传统的图像融合略有不同,是在进行图像融合前将原始图像(ETM1~5,7)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使得融合后的图像既保留高分辨率数据的空间信息,又保留低分辨率数据的光谱信息.在对研究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增强处理后,选取有利波段组合,圈定了有利铀成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80.
We seek to identify the depth to which water is extracted by the roots in the soil. Indeed, in an isotopic steady-state condition of leaf water, transpiration introduces into the atmosphere a vapour whose isotopic signature is identical to that of root water. In the isotopic models of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it is classically allowed that the signature of transpiration belongs to the meteoric water line. This supposes that the water taken by the roots has escaped with the evaporation of the soil and comes thus from the deep layers of the soil. At the time of experimentation carried out on maize plants (Nemours, Seine-et-Marne, France), this extraction depth was inferred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ignature of the water measured on the level of the first internode of the stems of the plants and the isotopic profile of water in the soil. When the flow of transpiration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the plant uptakes water resulting from precipitations and which preserves its non-evaporating character after having quickly infiltrated in the deep layers of the soil. This relates to only 55% of the flux transpired by the canopy, the remainder presenting an evaporating character more or less marked according to ambient conditions. This experiment invalidates the classical hypothesis used in isotopic models of gener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temperate regions. In fact, only half the amount of water vapour transpired by the canopy during the day presents a signatu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rainwater sampled in deep soil layers. To cite this article: Z. Boujamlaoui et al., C. R. Geoscience 337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