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0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1476篇
测绘学   250篇
大气科学   270篇
地球物理   432篇
地质学   3365篇
海洋学   431篇
天文学   485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刘建军  聂俊兵 《铀矿地质》2009,25(6):361-365
采用因子分析对下庄铀矿田的航测K、U、Th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指出第一主成分反映母体的原始放射性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状况,并利用U在PC1上的因子负荷反映铀的原始沉积。  相似文献   
932.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锰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锰的含量及其成因,笔者采集并分析了352组地下水样和13组地表水样。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的锰含量在未检出至8.32mg/L之间,平均浓度为0.34mg/L,超标率达49.4%。在该区9个地级市范围都存在地下水锰超标现象。区内地下水的锰含量与总溶解固体(TDS)、化学需氧量(COD)以及HCO3ˉ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E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中锰含量的分布与该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以及所处的补、径、排条件密切相关。影响该地区地下水锰含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有氧化还原环境、酸碱条件、地下水的总溶解固体、上覆盖层性质、地下水径流条件以及含水层介质等。  相似文献   
933.
对贵州某地的玄武岩型氧化铜矿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对氧化矿采用的硫化浮选方法经试验不适合本矿,故采用离析浮选.采用离析、一次粗选的试验指标为:铜精矿品位26.70%,铜回收率84.36%.  相似文献   
934.
A study has been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sulfur in geological samples by coupled analytical techniques. Two measurement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one using an electric furnace coupled to an ion chromatograph (electric furnace-IC) and another using infrared (IR) and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QMS) for evolved gas analysis (EGA) coupled with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r (TGA). In the electric furnace-IC method, measurement was performed without any sample pre-treatment. The measurement conditions were optimised by varying sample quantity, type of catalyst (WO3, Cu, W and V2O5) and sample/catalyst ratio,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10 μg g−1. Sulfur ores decompos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However, TGA-EGA allowed identif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forms of sulfur in the sample, even when they were found in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because the sulfur was continuously analysed. The develope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allowed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several sample components, such as S, Cl and F, with a low detection limit. The method was much faster and more specific than the method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results of the sulfur determination had low scatter, possibly because the samples underwent little handling during analysis: the operator only weighed and placed the sample in the furnace, the rest of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was fully automated.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both the developed methods have been validated by using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comparison with combustion-IR spectroscopy, a standar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tal sulfur in a sample.  相似文献   
935.
研究区东部属低山丘陵区及山前侵蚀堆积阶地,西部为黄河冲、洪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是灵武矿区的主要水源地,但由于地下水中氟离子含量较高,给地下水的利用带来了影响。通过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中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地下水中氟的含量与水化学类型关系不明显,与PH值及钠/钙值呈正相关关系。初步探讨了影响地下水中氟含量的富集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区内潜水含水层氟含量变化大,常发生突变;承压水含水层则多呈渐变形式;地下水中氟含量的高低主要与补给源中氟含量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936.
文中简述了岩浆热液型460金矿和扫子山金矿、斑岩型流沙山钼(金)矿、斑岩型公婆泉铜矿、斑岩型白山堂铜矿含矿埃达克质岩体的特征。简要讨论了甘肃北山埃达克质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和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37.
根据矿床的化学成分特征,成矿构造环境的研究,认为热香铜矿为地壳源区的缺水环境中在板内岩浆作用下花岗岩系列最晚期演化阶段形成的铜矿,它们的形成没有来自俯冲板片的流体参与。  相似文献   
938.
经过几辈地质工作者的努力,终于认识到拉拉地区地质构造不是简单的向南倾斜的单斜,而是一个轴向近东西,向西缓倾的复式向斜。铜矿体大致沿前震旦系河口群落凼组分布,层位和构造控矿明显。这一新认识使与拉拉铜矿合作施工的第一个深孔见到厚大的铁、铜矿体。  相似文献   
939.
本文以云南德钦羊拉铜矿床为例, 借助Surpac矿业软件建立了矿床地质数据库, 并运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 通过分析羊拉5号矿体铜品位分布规律, 计算出了厚度、倾向、走向3个方向的实验变异函数, 并进行了理论变异函数的曲线拟合, 确立了矿床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克立格法和距离平方反比法分别进行了储量计算, 再结合传统的块段法计算出的储量, 将三者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了三种方法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误差的根本原因, 最后认为运用克立格法计算储量具有先进性和使用性。文章还分析了铜矿体的品位-吨位曲线图, 为矿山合理确定经济品位和吨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0.
四川那朗地区地处三江成矿带,区内出露三叠系灰岩、板岩及火山岩,有闪长岩岩株侵入其中,地表见铁帽。岩体蚀变分带明显。通过激发极化法工作,由视极化率处理后异常显示,原始数据圈出了激电异常,推测为铁帽下部之矿(化)致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